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泻,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发病率仅次子湿热泻。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按照中兽医的基本理论,把此病分为脾虚泄泻和冷肠泄泻2种证型。并拟出相应的基础方剂,随症加减,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泻,是一种特殊的泄泻。顾名思义,就是指排便次数频繁,粪便清稀如水。该病的主要特征除水泻外,还有体温不高、皮肤弹性降低、食欲降低、口色偏淡、口津多、粪渣粗大,常混有未被消化的饲草(料)等。  相似文献   

3.
泄泻也称溏泻或水泻,其特点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带水.无脓血,无臭味。临床常见的家禽脾虚泄泻,是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清浊不分,胃肠阳气下陷,而呈泄泻之症。主要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脾胃,致使升降失调,腐熟水谷的功能发生障碍,水粪共走大肠而成该病,在临床上,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家禽脾虚泄泻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脾胃气虚是指家畜脾胃功能低下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因不同,症状不一,临床上可分为脾虚慢草型,脾虚下陷型,脾虚水肿型和脾虚泄泻型。近年来,笔者共收治该病86例,治愈81例。治愈率为94.5%,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寒湿泄泻是马的一种多发性疾病 ,表现以排粪次数增多 ,水泻为主证。近年来 ,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结合治疗该病 4 8例 ,治愈 4 6例 ,治愈率96 .8%。1 病因该病主要发生于春、秋季 ,多由于饲养管理不善 ,采食了冰冷、霜冻的饲草 ,或久卧冷潮湿地 ,外感寒湿 ,伤及脾胃 ,使脾  相似文献   

6.
脾虚泄泻又叫做慢性肠卡他,是一种家畜常发性泄泻病症。造成该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家畜身体抵抗力较差、病后遭受凉气、久泄伤及脾胃、饮食不均衡等因素,会影响家畜的正常排便,不利于家畜的健康成长和发育,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家畜脾虚泄泻症状,患病家畜的康复率在95%以上,笔者对该病的致病原因以及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并结合一例诊治牛脾虚泄泻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牛的慢性泄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究其根源不外乎脾虚泄泻和肾虚泄泻两类。脾虚泄泻临床上较为多见,有关其诊疗的报道也较多,但肾虚泄泻临床上相对较少,笔者运用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之法治疗该病16例,治愈13例,好转3例,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中兽医学认为,牛若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交配过度,命门火衰,致  相似文献   

8.
猪的泄泻病是猪的常见病之一,因胃肠消化失常所引起,其主要表现是:大便溏泻、水泻或完谷不化、便次增多、少食或不食。临床上以寒湿泻:脾虚泻和积滞泻最为多见。(1)寒湿泄泻:因久喂冰冷饲料,饮水冰凉,或外感寒邪,久卧湿地,寒气过盛,以致寒湿传人脾经,脾胃受寒,脾因湿困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发生本病。患猪精神差,吃食少或不吃食,口色淡红,拱嘴色青。拉稀粪或带有泡沫,粪为黄褐色水样,无恶臭。(2)脾虚泄泻:多为饲喂失调,饥饱不均,引起脾胃虚弱,脾阳不足,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致泄泻。患猪的主要症状为精神倦怠,毛焦体瘦,喜卧地,吃食减少,口色、结膜均为淡红。肛门松弛,时时拉稀粪,有时排出稀稠不匀的粪便,粪为黄绿色水样,无恶臭。  相似文献   

9.
正牛慢性泄泻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主要病因有脾虚泄泻和肾虚泄泻两种。肾虚泄泻引起腹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笔者多年来用四神散先后收治该病12例,疗效显著。1四神散组方炒故纸60 g,煨肉豆蔻45 g,补骨脂40 g,五味子60 g,吴茱萸30 g,生姜30 g,去核大枣30枚。2典型病例2015年8月12日,大通县长宁镇后子河西村王某饲养的一头3岁黑白花奶牛,自产犊后一直腹泻,请本乡兽医静  相似文献   

10.
<正>牛的泄泻在临床上颇为多见,特别是长期持久的顽固性腹泻,病程延长,愈后不良,虽同是泄泻,但由于病因病机不相同,表现症状亦不尽同,治疗方法也各有差异。泄泻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大约有五种:即寒湿泄泻、积热泄泻、停滞泄、脾虚泄泻、肾虚泄泻。本地因气候较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在临床上寒湿泄泻比较常见。笔者,谈一下寒湿泄泻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牛的水泻症是牛拉稀疾病的一种,其临床特点是粪便溏泻,久泻不止。该病主要是由于天气变化、外感风寒、寒湿邪气侵入体内,饲喂不当、饮水失衡、内伤饮食,致使脾胃不和,脾虚不能制水,小肠水湿不能正常渗入膀胱,水停肠内,而使肠冷气虚,清浊难分,发生水泻之症。本人在临床上用“白芍车前子散”与“健脾散”合用,对症加减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12.
刘亚乔  郭磊 《猪业科学》2019,36(10):100-102
脾虚泄泻是由于脾脏运化、升清的功能受碍,以脾虚湿盛的为病机的一种疾病。目前,对该病多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研究依据脾虚泄泻的临床症状进行自拟中药复方,并进行研究,以期提供一种有效治疗仔猪脾虚泄泻的中兽药药方。本研究以仔猪为试验动物,自拟中药处方为试验药物,使用利血平对仔猪建立脾虚泄泻模型,并使用本处方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对脾虚泄泻仔猪治疗效果:高剂量组效果最优,治愈率达到70%,有效率为90%。中药复方组可以提高脾虚泄泻仔猪的末重、日增重,降低其料重比,同时提高其日采食量;升高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加味白术芍药散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的致病原因较多,但临床上以伤及脾胃多见.<景岳全书·泄泻篇>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可见肝脾所引起的泄泻,是在脾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笔者在治疗时则以治脾为主,注意顾及肝木,常兼用柔肝、升阳之法,以助其条达之性.近年来,应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27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4.
寒湿泄泻是黄牛的一种多发性疾病,表现以排粪次数增多,水泻为主证.近些年来,笔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结合治疗该病132例治愈124例,治愈率93.9%.  相似文献   

15.
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有的呈喷射状水泻的病症。它多因脾为寒湿所侵,误食霉烂、冷冻草料,或者继发于某些传染性肠道疾病例如传染性胃肠炎等。笔者使用单方缬草,治疗牛泄泻尤其是喷射状水泻,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泄泻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之症,俗称"拉稀",是耕牛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道。临床上按病因病机可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劳伤泄泻、肾虚泄泻和脾虚泄泻以及其它如寄生虫病引起泄泻等。  相似文献   

17.
补气平胃散疗效观察及其调整脾胃和免疫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气平胃散是平胃散加补脾气的党参、黄芪、白术组成,用以治疗脾虚,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笔者在临床上用本方治疗脾虚不磨和脾虚泄泻,获效尚佳,在此基础上对其调整脾胃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作了实验观察。现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8.
大家畜久泻是兽医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脱水消瘦或继发其它疾病 ,造成生长缓慢 ,经济价值降低 ,严重者可脱水自体中毒衰竭而死亡 ,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笔者自1 980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选用祛风药治疗大家畜久泻 1 0 0例 ,均获满意疗效。运用祛风药要施之得当 ,常能获良效。治疗该病要分析辨证家畜久泻的类型 ,审因求治 ,给于合理正确的治疗。根据临床经验 ,家畜久泻可分为以下类型 :湿郁气滞型、风入肠中型、脾虚湿阻型、肝郁脾虚型、肾虚泄泻型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适当配伍一些祛风药能增加疗效 ,缩短病程 …  相似文献   

19.
泄泻是多种原因引起家畜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的总称,临床所见,类型较多。牛脾虚泄泻在临床较为常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6例,均获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把犊牛腹泻病归纳为营养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乳伤泄泻、湿热泄泻和脾虚泄泻等类型.并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论述,以期对实际生产具有全面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