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性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特征和规划方法,并以迁西市西山公园绿地规划为例,探析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性发展理论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山地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利用GIS软件和网络分析法原理,结合山地城市特征及城市公园绿地现状、道路和人口分布状况,在优化山地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承德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了各行政区及各街道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和服务水平,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优化依据。研究发现:(1)研究区公园绿地可达服务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分别为61.68%和60.71%,公园绿地总体服务水平不理想;(2)研究区小型公园绿地建设水平有待提升;(3)研究区缺乏大型综合性公园绿地;(4)新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仍需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策略:(1)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水平;(2)增加小型公园绿地的数量,并对其进行合理布局;(3)加强山地公园建设,弥补综合公园绿地建设的不足;(4)新城区在开展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兼顾绿地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绿化与生活》2009,(2):22-23
北京大力推进城市公园、道路、社区单位庭院、防护绿地等规划绿地建设,全年新增城市绿地518公顷,建成城市公园绿地30余处;完成150条园林景观大街建设、100个居民小区的绿化改造;建设绿荫停车场20处,实施屋顶绿化1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批新的靓丽景观。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体系建设的发展,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北京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并通过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北京规划市区内公园绿地的缓冲区覆盖范围总计为421.96km^2,约占规划市区面积的38%,存在626.46km^2的服务盲区。另外,规划市区东部、北部和西南最外围区域大多数办事处中所含的公园绿地缓冲区占其行政区面积的比例均低于10%。在分析基础上,最终还进行了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公园绿地引入市场机制下,探讨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地域文化内涵出发,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意义,阐述城市公园绿地中实施地域文化特色的营造手法及实践策略。即:梳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将山、水、城、绿有机结合,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燕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143-147
分析了影响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因素,筛选出对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各层评价因子,建立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层指标因子的权重,并对郑州市5个代表性公园绿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比较均衡,但整体水平不高,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信阳城市公园绿地管养机制改革实践进行了论述与问题分析,提出了基于现状的城市公园绿地管养机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概念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园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对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将公园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增加公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类型的生态功能;根据地理与文化对公园进行布局等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洲,有其独特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如何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成为越来越多专家甚至普通市民关注的焦点。从生态角度规划城市公园绿地,重视公园绿地系统的植物配置等,都是目前发展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概念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园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对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将公园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增加公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类型的生态功能;根据地理与文化对公园进行布局等等。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老年人生活模式的变化使老年人对城市公园绿地更具依赖性,针对广州市公园免费开放后所产生的日益明显的老年人社区问题,提出了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贵阳市常见园林绿化竹种琴丝竹为研究对象,应用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分季节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的4个地点(城市广场绿地、城市公园绿地、城郊绿地、城郊林区)的琴丝竹叶片对TSP、PM_(10)、PM_(2.5)、PM_1的吸附量,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叶片上、下表面微形态,分析不同污染背景的琴丝竹叶片滞尘能力及其季节变化、叶表面微形态与滞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污染背景下生长的琴丝竹叶片滞尘能力差异明显,依次表现为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绿地城郊林区城郊绿地;城区郊区。叶片对不同类别颗粒物的滞留能力也存在差异,4种粒径颗粒物的滞留量均表现出城市公园绿地和城郊绿地差异显著,PM_(2.5)和PM_1的滞留量在城市公园绿地与城郊林区也表现出显著差异;琴丝竹叶片滞留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的季节变化在不同地点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城郊(林区、绿地)季节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城区(公园绿地和广场绿地)则在冬季最高,春季或夏季最低;琴丝竹叶表面结构粗糙皱褶多,叶片分布条状突起,有深沟槽,被细柔毛,属于滞尘能力较强的树种,可广泛用于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而街旁绿地更是一种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活动场所,是城市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石家庄市街旁绿地现状的分析,提出现阶段街旁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已成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新需求的重要举措。当前,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已在各地迅速展开,但相关理论研究尚少,对实践也缺乏梳理。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地方工作实践进行梳理,对持续有效地推动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郑州市公园绿地和人口分布现状,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有效避难面积和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的避难承载力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规模;以碧沙岗防灾公园为例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避难容量、多渠道发掘有效资源、示范建设防灾公园等手段增加城市防灾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主要城市公园鸟类群落为研究对象,从中国观鸟记录中心获取2017—2021年间广州市主要城市公园的鸟类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干扰强度和斑块结构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揭示影响城市公园鸟类群落组成和物种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广州主要城市公园共有鸟类243种,隶属于19目58科。(2)高干扰强度下鸟类丰富度显著高于低强度(P<0.05),低干扰强度下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中干扰强度和高干扰强度(P<0.05),但Shannon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3)鸟类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公园面积、水域斑块数呈正相关,与绿地破碎度和周长面积比(PAR)呈负相关。鸟类食性集团和取食集团的分布不仅受到绿地斑块数和水域斑块数的正向影响,还受到绿地破碎度、水域破碎度和建筑面积占比率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干扰强度和斑块结构均会对城市公园鸟类群落造成显著影响,在建设城市公园时应综合考虑公园的面积、形状、水域占比率、水域斑块数和绿地斑块数,丰富公园的生境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森林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群落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和森林城市目标的实现.在综述城市森林群落配置特点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城市公园、道路系统、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等森林群落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9.
浅谈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生态学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公众关注。在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和维护过程中,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的设计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应遵循生态学原则,并为游人创造优美舒适的生存空间,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上提及的几点已成为设计师的职责。作者阐述了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进而探讨了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所应遵循的一系列生态学原则。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重庆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卫星遥感影像,在GIS支持下,计算覆盖率、分布中心、离散度、分离度、分维度、破碎度、斑块面积等指标,对重庆市主城建成区2003年、2009年、2014年的城市公园绿地信息进行量化,并对其空间分布及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4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2.49倍,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和规模均远超同期城市扩展,达8倍之多;中小型公园绿地斑块主要分布在城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大型斑块主要分布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公园绿地覆盖率从0.61%增至2.00%,3个时段的离散度分别为6.70、9.57、10.02,公园空间分布更加广泛、合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建成区公园绿地重心由内向外转移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