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徂徕山不同立地条件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进行调查,并进行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利用回归分析和数量化理论Ⅰ确定了徂徕山刺槐生长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坡向、坡度和土层厚度;构建了徂徕山刺槐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Y=1.677+0.251X4+0.019X2+0.033X3。利用这一模型将徂徕山立地分6类,并对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得分值大于16.698 1的立地适宜发展刺槐,而得分值小于16.698 1的立地则不适宜刺槐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巩义市林场有人工刺槐林300公顷,从一八八六年起对刺槐成、过熟林进行了了更新采伐,经过人工采伐后的刺槐林地,于春季到四月底为第二代萌生林萌发期,第一代萌生林的明显特点是:萌发量大,林地郁闭快,生长迅速比人工造林生长量增长一倍以上。针对纳一代萌生林生长发育特性,生长发有过程中应主要抓好如下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泾川县刺槐退化林分现状及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泾川县现有刺槐纯林39 187hm~2,其中退化林分面积13 533hm~2。实施刺槐退化林分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分抗性,提升林分防护效能,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泾川县刺槐退化林分现状和退化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改造方式及技术要点,为同类型地区刺槐退化林分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林业科技》1992,(4):51-51
<正> 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林场邵泽坦于1981~1983年对刺槐栓皮栎混交林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①混交林中刺槐和栓皮栎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均大于刺槐纯林和栓皮栎纯  相似文献   

5.
在泰安地区大汶河沿岸,刺槐林面积为21837.9亩,占有林地面积的23.9%。为加强经营管理和抚育改造这部分林子,以及今后造林达到适地适树,我们根据大汶河沿岸低产林分改造调查资料,编制了刺槐林立地质量数量化表。 立地质量数量化表也称多因子数量立地质量评价表。是以环境因子为依据预测林地质量的数表。本表根据数量化的立地因子与树高生长相关关系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而编制的,其方法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6.
徂徕山林场地处鲁中山区的中心位置,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近年徂徕山林场出现了松树的枯死现象,影响了徂徕山松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景观。为探究徂徕山松树死亡的原因,分析松树死亡是否与松材线虫病有关系,本研究调查了徂徕山10个林区,采集了969个样品,从线虫形态学、分子序列测定方面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研究显示,在徂徕山衰弱、病死木中未发现松材线虫,但是发现了大量的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mucronatus)。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代萌生人工刺槐林林分质量退化的问题,采取近自然转化和培育技术,增加刺槐优良品种种、适宜树种的占比,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多种效益。通过人工诱导、疏伐补植、渐进式树种置换等方法,将萌生矮林转化为实生乔林,形成刺槐、油松、蒙古栎等树种的混交林分,抑制林分退化,改善养分循环,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刺槐栓皮栎混交林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代末期,徂徕山林场营造栓皮栎纯林200余公顷,由于造林成活率较低,补植了部分刺槐,从而形成不周混交类型和比例的混交林。为了总结刺槐和栎类树种,混交造林的效果,为今后山区造林提供依据,我们于1981~1983年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别黄土沟壑区不同生境刺槐林持续发育潜力,以延安地区纸坊沟和柳林镇公路山的刺槐群落为对象,对阴坡、阳坡生境造林后10,25和40年的刺槐人工林建群种径级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水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阴坡和阳坡刺槐人工林在经过25年发育,林木达到成熟阶段,个体平均胸径、高度和林下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水分达到比较稳定状态;刺槐人工林造林后,随着时间推移,建群种树高、胸径增加迅速,体现群落生境质量参数也迅速增加,但25年以后增加不够明显。阴坡与阳坡生境的人工刺槐林比较,阴坡生境的林分,建群种在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生长发育良好,均具有足够数量萌生幼苗,林地物种多样性丰富,土壤养分水分相对优越,群落具有持续发育潜力。而阳坡刺槐人工林建群种个体发育不良,缺乏足够幼苗数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土壤水分养分相对较差,不具备持续发育特征。未来该区域刺槐人工林培育,丘陵沟壑区应尽量避免在阳坡营造刺槐林,现有刺槐林也应该通过更换树种,改造成稀疏灌木-刺槐林。在现有阴坡刺槐林经营管理中,造林25年后就可以适当间伐一些劣质木、病虫木,促进幼苗萌生更新,促进群落向异龄方向发展。间伐中,应尽量减少对灌草层破坏,完善群落复层结构,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小皱蝽(Cyclopelta parva Distant)很少有成灾记载,但1962年在我省徂徕山林场曾猖獗成灾,全场34,000多亩刺槐人工林均遭不同程度的危害,据在光华寺林区5,400亩林内调查,枯死木占14%,枯梢引起衰弱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中对刺槐林实行皆伐利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据调查,刺槐皆伐后.翌年春每根伐桩上可萌生15株以上的幼苗,每公顷达49500株以上。萌生苗生长迅速,1年生苗高即达2.om以上,平均地径2.ocm;2~3年生高平均可达4.om,地径4.ocm。另外,刺槐萌桑次生林还具有年龄结构单一、林相整齐、郁闲度高等特点,能有效防止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我们在生产实践中,依据萌生林的特点和经营单位状况,对萌生林的经营划分为封育型、抚育型、改造型和利用型4种管理类型(见表1),具体措施如下。衣1刺槐次生林经营类型(1)封育型刺槐林皆伐后,应及…  相似文献   

12.
山地不同起源刺槐林生长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为刺槐萌芽和根蘖更新提供依据,在泰山北坡用标准地和标准木法,调查了两种起源刺槐林的生长。本文分析了调查结果,说明刺槐第一代萌生林生长量明显大于实生林;两种起源的林分中,30年生林木均有基部心腐现象,心腐率10%左右,萌生林稍高于实生林;在山地中层土条件下,培养刺槐中小径材,两种起源的林分均以30—35年主伐更新为宜。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刺槐串皮虫的学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槐串皮虫在我省曾猖撅发生于七十年代初期。其分布见于宁阳、泰安、胶南及费县境内的高桥、徂徕山、环海及大青山等林场的刺槐林内。是刺槐主干和粗枝皮下的严重害虫;有时也在加杨树干伤口处皮下见到。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曾在宁阳县高桥林场对其形态、生物学及防治做过研究工作,并获一定资料。当时,由于在国内查不到有关该虫的文献,根据其危害特点,暂拟称“刺槐串皮虫”。1983年9月份,中国科学院动  相似文献   

14.
沂山刺槐人工林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低产林分改造的研究课题组(山东省林科所)刺槐是山东省山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强,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较大。因此,合理选择造林地成为提高刺槐林分生产力的关键技术。1991年我们在临朐县沂山林场对现有刺槐林进...  相似文献   

15.
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徂徕山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特点、种类、分布和园林用途,并对开发利用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提出几条建议,为丰富徂徕山风景旅游资源和城市园林绿化资源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当地的2个刺槐品种与引进的2个刺槐品种进行留茬试验,通过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萌生株数及生物量对比分析,筛选出速生、萌芽能力强且生长良好的刺槐能源树种,为当地大力发展刺槐能源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徂徕山沙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徂徕山土地沙化退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多因素综合量化分析评价.从微形态特征评价土壤的质量,研究适合试验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为该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水土流失的防治、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给陕西渭北黄土高原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以尧山林场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等3种主要人工纯林为对象,利用常规测试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林地土壤肥力进行了测定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腐殖质层pH值显著高于其他土层;刺槐林碱解N含量随土层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腐殖质层有效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油松林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侧柏和刺槐林;刺槐林土壤pH值和碱解N含量显著高于油松和侧柏林,速效K含量显著低于油松和侧柏林;土壤有效P含量油松林>侧柏>刺槐林;3种林分土壤综合肥力差异较大,肥力综合分值油松林(1.01)>侧柏林(-0.34)>刺槐林(-0.99);油松林有机质含量高、刺槐林碱解N含量高;油松和侧柏林地土壤碱解N亏缺,刺槐林地速效K缺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刺槐林分在山地条仵下萌芽、根蘖更新特性和更新效果。刺槐萌芽和根蘖形成的第1代和第2代萌生林的生产力不低于实生林。刺槐的根蘖受其侧根粗度。所在土层深度等的影响,刺槐具有很强的萌生能力,与其相毗邻的松、栎类林分极易被演替。  相似文献   

20.
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植被的林地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地(包括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是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的主体,在水土保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蔡家川流域林地枯落物和土壤的分析与测定,研究比较了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植被的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最大有效拦蓄量的大小排序为:虎榛子林(2 85mm)>沙棘林(2 38mm)>刺槐林(1 88mm)>油松×刺槐林(1 31mm)>油松林(0 77mm)。不同植被类型0~60cm土层的林地土壤最大拦蓄量为:虎榛子林(248 2mm)>油松×刺槐林(241 0mm)>刺槐林(210 2mm)>油松林(198 1mm)。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植被的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为该区水土保持林的合理经营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