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造园艺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  廖勇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4):116-118
文章结合意大利庄园的优秀实例,分析了意大利台地园在文艺复兴的不同时期造园要素在园林中的作用与应用特点,并从空间设计和造园艺术角度分析了台地园平面布局与竖向布局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明显的特点和很高的成就。但概括地讲,以前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可以作为中西方造园艺术风格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法国的造园艺术成就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凡尔赛宫苑.它在继承意大利园林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伟大风格”,反映了绝对的君权至上.凡尔赛宫宏伟壮丽、中轴线突出、严谨对称、风格多样等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浅析岭南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以江南园林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发展成为两大不同地域风格的园林。概括性地回顾岭南发展历程,比较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思想、造园师及园主人四个方面分析岭南园林风格形成的原因,并总结了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北园林造园风格浅析张谷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是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的造园风格主要分南、北两方。南方园林主...  相似文献   

6.
艺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造园风格质朴自然,整体风格独特,意境深邃,较多地保留了明代园林的特征。通过对艺圃历史沿革、整体布局、造园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解读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竹子造园史考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考证了中国历代竹子造园的历史后认为,竹子造园同步于古典园林的发端,汉代应用于早期园林的“囿”和“苑”,六朝时期广泛用于造园,唐宋时期竹子造园进入大发展和全盛时期,竹子造园是在园林中再现自然的竹景,明清时期趋于成熟,并体现“雅”风格,借园林中竹景抒情言志。文中列举了历代著名园林中竹景之实例。  相似文献   

8.
中日古典园林虽是同源,但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引起中日两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上各有异同,形成了不同的造园风格。  相似文献   

9.
王维是唐代的杰出诗人、画家、造园艺术家,他将山水诗、山水画艺术融入到造园艺术中,对唐宋写意山水园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造园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王维的营造的作品“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写意,园林形式简约、朴素而留有余韵,意境深远,成为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
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例,论述了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特征,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相似文献   

11.
董勇强 《绿色科技》2019,(17):71-72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各具特色,阐述了18世纪以来,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分析了18世纪中国古典园林对西方园林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变化,以及20世纪西方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在中国的风行,提出了现代园林应从造园和生态两方面着手,融会中西、古今园林的优点,向着科学、艺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之外的乡村山水园与郊野园林同样是中国历史园林体系中与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一脉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民国军阀为造园主体的广西近代乡村庄园是岭南传统私家园林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将广西近代乡村庄园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庄园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在时代背景、庄园主身份、相地择址、空间格局、功能性及防御性上的共性与差异,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广西近代乡村庄园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则以期能补充及完善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体系。  相似文献   

13.
抽象式园林是40—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风格全新的园林形式.这种风格几乎完全摆脱了造园的传统风格和艺术手法.由于它应用现代主义艺术原理来探索园林的外形、色彩和结构的新形式,因此被一些艺术家称为“最为现代的园林”,但也有一些造园家对这种风格提出了种种质疑,甚至否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抽象园林的艺术观——抽象主义的态度各人不一,各抒己见,不得定论.要全面分析抽象园林,首先就必须认识抽象主义的艺术观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拙政园原始而巧妙的造园风格,探究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核心精神,总结了如何传承这一核心精神的方法,以期将传统造园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提升中国传统园林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因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独具特色,既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文要素,又扬弃融合了西方园林的造园手法。文章着重研究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布局特点,特别是中西合璧的造园手法所形成的布局样式和风格,为现代园林的设计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福州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起因、历史,并总结出福州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和造园手法,以期在继承、借鉴传统造园艺术手法上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将园林造园设计运用到民宿的景观设计中,可以使民宿具备更高的景观价值。文章阐释园林造园设计及民宿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认为园林造园设计赋予民宿景观审美情趣,民宿景观设计应强化园林诗化意境。分析目前民宿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藉此以北京市房山区“姥姥家”民宿为例,阐述园林造园手法在其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文人园林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造园特点、造园手法等方面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以摩耶精舍为研究案例,探讨了从草图到建成各阶段的造园理念及其具体造园方法,提出了摩耶精舍依山傍水的选址,园院交错的空间序列,以及从象到意的情感表达是其主要的造园特征,此乃近代文人园林蜕变时期的典型代表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中西方园林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各自形成了独有的园林风格,从山水、建筑、植物等方面分析了东西方的造园要素。通过中西方园林的深入比较,探讨了新时期园林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中西方园林由于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各自形成了独有的园林风格,从山水、建筑、植物等方面分析了东西方的造园要素。通过中西方园林的深入比较,探讨了新时期园林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