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性炭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国内外均应用于污水处理。文章从水处理活性炭种类、活性炭水处理的影响因素、活性炭水处理设备、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等方面论述活性炭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的种类日益增多,水源污染对现有水质净化技术提出挑战。数据显示,现有净化技术不能保证饮用水质的安全性。在混凝沉淀工艺环节,水中胶体颗粒难以脱稳,混凝剂的投加量大大增加,有机污染物难以从水中去除,水处理成本大幅度上升。在过滤工艺环节,水中有机物的增加,致使滤池中的滤料表面受到有机物的污染,表面性质发生变化.部分或全部失去了对胶体杂质的吸附和截留作用,过滤作为工艺中的关键屏障作用极大减弱。浊度、有机污染物在过滤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截留。  相似文献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高毒性等特点的有机物。近年来POPs的水体残留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对于环境介质中大多数的POPs,目前主要采用吸附法进行去除和降解。基于此,阐述和总结了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沸石3种典型的微孔吸附剂在水处理中去除POPs的最新进展,并为当下开发一种新型、高效且环保的吸附材料去除环境中POPs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技术与市场》2006,(11):14
专利号:200410043956.6目前中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的种类日益增多,水源污染对现有水质净化技术提出挑战。数据显示,现有净化技术不能保证饮用水质的安全性。在混凝沉淀工艺环节,水中胶体颗粒难以脱稳,混凝剂的投加量大大增加,有机污染物难以从水中去除,水处理成本大幅度上升。在过滤工艺环节,水中有机物的增加,致使滤池中的滤料表面受到有机物的污染,表面性质发生变化,部分或全部失去了对胶体杂质的吸附和截留作用,过滤作为工艺中的关键屏障作用极大减弱。浊度、有机污染物在过滤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截留。在消毒工…  相似文献   

5.
针对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分别采用铁-碳微电解、膜处理、连续流活性炭吸附及大孔树脂吸附4种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4种深度处理工艺均能有效降低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处理后其CODcr可满足企业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由于环境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需求,电吸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电吸附技术的发展、原理以及各种电极材料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电吸附技术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生态浮床技术已广泛运用在水质修复的工程中,但由于其静态处理的特征,处理效果缓慢。在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系统以及立体结构的设计,建立了具有自动循环功能且水处理效果显著的立体浮床。在水处理的同时,具有使静态水体循环、过滤截留杂质、美化环境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纳米技术的内涵和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综述了纳米技术及材料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如芜催化纳米材料、纳滤膜等可用于处理有机或无机废水,较传统的水处理技术有较大的突破,并指出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以及该领域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石油化工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氨氮、富含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的废水,组成复杂、处理难度大的催化剂废水治理已经成为制约催化剂厂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分析了现有水处理技术特点及比较其应用在催化剂废水处理方面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石油化工催化剂生产废水处理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以期减少石油化工催化剂生产废水氨氮、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排放量和废水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景观水体的污染原因:传统设计理念的局限性、内源污染及外源污染。阐明了景观水体的传统水处理技术的技术原理与技术局限。综述了目前景观水体常用的生态水处理技术:生态浮床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稳定塘技术及生物-生态联合处理技术。探讨了景观水体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Cd2+、Pb2+的污染,对自然和人类都存在极大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快速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是水处理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综合评述和归纳了黄粉虫中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应用前景,介绍了壳聚糖在生产和研究中的一些应用。研究表明:壳聚糖是线性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游离氨基的存在,其反应活性要比原先的甲壳素强得多,可生成多种衍生物,并且它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吸湿性及较好的鳌合性和吸附性,探讨了其在水处理中重金属的去除等方面的应用,并进一步分析了吸附机理以及交联剂对壳聚糖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克  张书良  胡伟 《绿色科技》2019,(4):115-117
分析了微污染水的水质特点,在现有的微污染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法,即采用活性污泥法对微污染水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微污染水,处理效果好,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总有机碳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82%和87.09%,最终出水CODmn和TOC平均值为2.644mg/L和2.993mg/L,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人工湿地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同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多种途径,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最终将污水处理工程打造成为生态景观工程。通过有效的运行维护管控,可对污水处理厂尾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去除,减轻出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离子交换与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反渗透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系统的经济性的对比,阐述了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在当前工业补给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以铁氧化物为对象,梳理了应用不同铁氧化物为处理材料对水中锑的吸附去除作用,分析了铁氧化物吸附去除水中锑的反应动力学、反应热力学以及pH值、共存阴离子种类等影响因子对吸附效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铁氧化物对水中锑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不同铁氧化物与锑的反应机制有所差异,以期为发掘铁氧化物在环境功能领域的潜能以及水中锑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晓阳 《技术与市场》2009,(8):126-126
加拿大科学家将两种昂贵的污水处理方法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该技术能更廉价、更有效地去除污水中难以清除的污染物。加拿大雷克海德大学材料和环境化学系副教授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高铁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助凝、杀菌、除臭为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阐述了高铁酸钾的制备、特性以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特点,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展望了研究其高效、低耗、联用技术的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VOCs联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吸附浓缩-催化氧化技术、吸附浓缩-冷凝技术、吸附-光催化技术、吸附-吸收技术和等离子体-光催化技术,总结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工艺特点、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我国城镇污水问题,包括污染类型复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其中,绝大部分城镇的污水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从深度处理、能源回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种工艺流程简单、设计合理、水处理效果好的可以将污水处理为直饮水的水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是:城市污水通过生化处理成为中水,再将处理成的中水引入后续水处理系统,后续水处理系统则包括相互串联的O3催化氧化、改性无机复合阴离子交换滤料、改性无机复合阳离子交换滤料及核电纳滤,通过该电纳滤出来的水则成为直饮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