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调查襄南地区春季玉米地主要杂草种类,并分两个时期(播后芽前、苗期)分别用3种处理对玉米田杂草进行化学防除,探讨了春季玉米地化学除草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播种较迟,冬前未来得及化学除草的麦田,春季化学除草应掌握适当温度,治早治小,既可实现农药减量使用,又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2月下旬,抢在杂草很小、春季未发育时,就按照防除猪殃殃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40 ml 20%二甲四六150 ml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三原县麦田杂草群落发生较大变化,尤其是恶性杂草麦家公、猪殃殃、婆婆纳、野燕麦、节节麦等发生范围逐渐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在小麦生产中,多数群众习惯在春季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其实冬前比冬后进行化学除草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麦田杂草有2个出草高峰,冬前杂草出土量占杂草总量的90%以上,来年出土量不足10%,且年后出土的杂草因被麦苗覆盖,长势弱,对小麦生长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因而改变传统春季用药习惯,进行冬前化学除草,是有效控制麦田杂草危害的最佳做法。1冬前化学除草的…  相似文献   

4.
伊春市将化学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时间由春季改为秋季,并配套相应的秋施除草剂技术,避开了敏感作物五味子的生长发育期,除草效果也有所提高。既保障了大豆的增产,也避免了五味子遭受飘移药害的影响,挽回其受害损失40%以上。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稻田化学除草技术在日本因其具有显著的省力效果而备受重视。战前,虽有开发改良中耕除草机进行杂草防除,但仍以人工除草为主体,平均每亩耗时24~34小时,是极其繁重的作业。战后使用2,4—D丁酯以来,开始了稻田化学除草。现在稻田杂草防除是以化学除草为主体。从日本全国来看,水稻一季约施2次除草剂就能控制住杂草的危害,除草用劳力大大降低,每亩只需几小时。稻田化学除草技术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是杂草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新农药》2005,(6):47-47
蔬菜人工除草费工费时,同时也难以控制大量杂草的繁殖危害,而采用化学除草技术见效快,效果好,省工省时。下面介绍几种主要蔬菜地的化学除草技术。  相似文献   

7.
吕国强  丁存 《植物保护》1994,20(1):39-39
麦田化学除草技术要点吕国强,丁存(河南省植保站郑州450002)(河南省宝丰县植保站)1989-1992年,我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南阳等15个地(市)县对麦田化学除草技术进行了协作研究,确定了适宜不同生态类型的麦田化学除草技术规范,现介绍如下。1以猪殃殃...  相似文献   

8.
(一)化学除草是近代新兴的农业技术.1964年起我区各地先后开展了农田化学除草的试验示范工作,1965年在柳江、宁明两县开展了万亩以上的化学除草示范和推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得到落实;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化学除草工作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各地多年的宣传示范,1985年  相似文献   

9.
农田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发展值得重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泽溥 《植物保护》1990,16(5):41-41
自40年代后期发展使用2.4-滴类除草剂防除麦田及其他禾谷类作物农田阔叶杂草以来,各种新类型、新品种除草剂陆续投产,采用除草剂防除草害的技术日益受到各发达国家的重视。化学除草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随着化学除草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并相应地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是,农田化学除草也同化学防治农业病虫害一样,带来了抗药性种群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田施用化学药剂除草药害产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田施用化学药剂除草是推广免耕法、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临淄区玉米种植面积30000hm^2.杂草防除全部采用化学药剂除草、但是近几年来凶玉米用施用化学药剂除草引起的药害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玉米减产。为减少因化学药剂除草产生的药害,保证化学药剂除草技术的推广,根据调查结果.现将玉米田化学药剂除草药害产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