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西隰县长尾仓鼠的发生及溴敌隆对长尾仓鼠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溴敌隆毒杀长尾仓鼠的适宜浓度,为今后选择控制长尾仓鼠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于2006年7~12月,运用4 d4次经口灌药的方法,在山西隰县测定了溴敌隆对长尾仓鼠的毒力。结果表明:溴敌隆对长尾仓鼠的口服致死中量(LD50)为1.315 0 mg/kg,回归方程式为y=6.166 2x+4.265 9。按灭鼠药等级标准,溴敌隆对长尾仓鼠属剧毒,因此,在长尾仓鼠分布占优势的地区,可推广使用溴敌隆。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洞庭湖防洪大堤护坡和湖滩捕捉试鼠,在实验室做无选择性摄食试验。将试鼠雌雄分开,随机分组,配制0.000 2%溴敌隆毒饵进行不同时间的攻毒试验。用SPSS进行几率单位加权回归法(Bliss法)的计算,探讨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方田鼠性别之间对溴敌隆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方程y=0.07+2.65x,LFP50、LFP98、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0.94(0.43~1.33)、5.63(3.51~20.83) d和7.14(4.15~33.52) d。按WHO修订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对0.000 2%的溴敌隆毒饵食毒期超过8 d存活为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适于防治南疆农区鼠害的抗凝血类杀鼠剂, 在喀什地区疏勒县采用夹捕法、食饵法、粉迹法评估了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的防治效果, 并采用灌胃法给药测试3种杀鼠剂对家鸡Gallus domestiaus和鸽子Columba livia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连续投放毒饵10 d后, 与溴敌隆防治区相比, 杀鼠醚防治区的阳性粉块和无毒小麦取食量的下降幅度均无显著差异, 但无毒小麦取食量下降的农户比例更高;且防治后褐家鼠比例更低, 防治期间毒饵消耗量更高。连续单独投放溴敌隆30 d的灭鼠效果可达90.9%, 但10 d溴敌隆与20 d溴鼠灵联合防治防效仅为65.9%。灌胃法测试表明, 对当地家禽类的毒性从低到高依次为杀鼠醚、溴敌隆和溴鼠灵。因此, 建议优选毒性较低的杀鼠醚或溴敌隆用于南疆农区鼠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北京顺义地区褐家鼠对溴敌隆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个浓度以急性无选择攻毒的方式对捕自北京顺义区褐家鼠进行溴敌隆敏感性检验。结果表明:各浓度的溴敌隆毒饵对褐家鼠的致死率均为100%,此地区褐家鼠对溴敌隆敏感,未检测出抗药性,且致死量与药饵浓度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各浓度组试鼠死亡时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测试表明在本地区仍然可以继续使用溴敌隆控制褐家鼠。建议采用低浓度以降低鼠防成本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时间从而延长溴敌隆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毒死蜱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毒死蜱在梨果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用带有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测定其残留量。其最小检出量为0.1ng,在梨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mg/kg。在梨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5%~98%,变异系数为0.88%~3.23%,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梨上的半衰期为5.2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6d。毒死蜱按推荐剂量250a.i.mg/L和推荐剂量的2倍500a.i.mg/L使用2、3次,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7~28d,毒死蜱在梨中的残留量为0.05~0.347mg/kg,土壤中为0.05~0.102mg/kg,残留量低于我国规定的毒死蜱在梨中的MRL值1mg/kg,欧盟、日本规定毒死蜱在梨上的最高残留限量0.5mg/kg,美国规定毒死蜱在梨上的最高残留限量0.05mg/kg。建议毒死蜱在梨上按推荐施用剂量250a.i.mg/L,施药2~3次,安全间隔期为7d。  相似文献   

6.
小家鼠、灰仓鼠为伴人鼠种,广泛分布于温泉县的农作区和城乡建筑物内,是农区重要的害鼠。据2003~2004年监测数据表明,在农舍内以小家鼠、灰仓鼠为优势种,平均鼠密度为19.3%,高峰时达40%~50%,可造成每个储粮户损失110kg以上。害鼠打洞破坏墙体、咬坏人类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7.
应用0.005%溴敌隆膨化颗粒毒饵防治花生地害鼠试验结果表明:0.005%溴 敌隆膨化颗粒毒饵对花生地的墨 线姬鼠,黄毛鼠及社鼠适口性很好,投饵后进行3d取食率在37.8%-57.4%;平均为45.2%。投毒饵后15d采用夜夹法测定灭鼠效果,0.005%溴敌隆膨化颗粒毒饵灭鼠效果达93.54%。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区地黄地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黄对百草枯和扑草净表现出较强的抗药性,百草枯或扑草净分别用600 g a.i./hm2或1 600 g a.i./hm2时,药害等级均低于2级,且药害症状消失较快。扑草净残留测定结果,种植块根的1年生地黄春季土壤处理用40%扑草净2 kg/hm2和4 kg/hm2,秋季收获(施药后152 d)的烘干块根中,扑草净残留量分别为0.042 7mg/kg和0.059 0 mg/kg。  相似文献   

9.
采用夹捕法和开洞堵洞法对隰县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西瓜田鼠害进行调查研究,共发现害鼠9种。其中地面活动害鼠8种,以子午沙鼠、长尾仓鼠为优势种;地下害鼠1种,为中华鼢鼠。从总体看,以中华鼢鼠和子午沙鼠为害最大。因鼠为害造成西瓜缺苗率超过7.5%,果实损失率达2.5%左右,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54.6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周措吉 《中国植保导刊》2015,35(2):40-42,32
2014年,在铁盖乡七台村设立TBS示范点。结果表明,近5个月时间内,共捕获132只害鼠,鉴定并分析出共和县优势鼠种为小家鼠、褐家鼠、高原鼠兔、长尾仓鼠、黄胸鼠等。根据农作物生育期害鼠种群波动情况,确定了最佳灭鼠适期为5、8、9月。田间示范结果表明,在示范区,TBS技术对害鼠的控制率达75%,防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