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甲鱼市场价格下跌,大多数养殖者无利可图,养鳖户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养鳖业受到严重挑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技术也许会给一些养鳖者带来福音。一般经过半年的饲养,鳖均重可达450g以上;每平方米可产鳖3kg,现将室外露天快速养鳖技术作如下详细介绍:1...  相似文献   

2.
鳖病的防治,一般通过换水或使用常规药物,防治技术很落后,没有一套成熟的或先进的防治措施。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养殖场1995年开始探索防治措施,1995年亲鳖的死亡率为30.2%,1996年减为14.75%,1997年减为10.35%,两年减少亲鳖死亡16000多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万元元,增加间接效益500多万。有关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预防措施1.1做好鳖地、幼鳖、饲料、食台、工具等的常规消毒工1.1.1鳖池的消毒对新建鳖地,每亩用60kg~75kg生石灰或加用13kg~5kg漂白粉进行消毒。对连续饲养多年的鳖池,每隔两年对池地至少D后习清理消…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方法饲养中华鳖,一般要经3年左右方能养成商品鳖。采用控温法饲养中华鳖,给中华鳖提供适宜的水温,只需14~16个月便可将稚鳖养成商品鳖,每只体重达500克左右,可获纯利70~80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于下:1.控温饲养中华鳖原理:控温养鳖是在鳖池上加盖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增温、保温,在越冬前后期推迟鳖的冬眠和提早结束冬眠,从而达到延长有效生长期的目的。通常在8月上中旬投放推鳖,9月中旬水温低于27℃时开始控温饲养,鳖他顶部加盖双层薄膜,保持水温为25℃~30℃。10月以后地内水温不低于22℃。待12月外…  相似文献   

4.
近期由于甲鱼市场价格跌人低谷,养鳖户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养鳖业面临挑战,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技术也许会给一些养鳖者带来福音。其技术特点是成本低、周期短、成活率高(可达95%)、易管理、风险小、效益好。一般经过半年的饲养。鳖均重可达450克以上,每平方米可产鳖3-4千克。现将露天土池的养鳖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怎样养鳖     
鳖的营养丰富,有多种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巨大,价格居高不下,养鳖已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广阔。1鳖的生活习性鳖喜湿,适于摄食和生长的温度为21~30℃。鳖生性怯懦、贪食、残忍好斗,在十分饥饿或人工养殖密度过大而食物不足时,会引起相互撕咬,特别是体形大小不一时,情况更加严重。因此,人工养殖应分级饲养,鳖的冬眠对养殖不利,通过人工控温可改变。另外鳖为杂食性动物,畜禽内脏、鱼虾及人工配合饲料均可喂养。2鳖的饲养管理2.1稚鳖的饲养管理2.…  相似文献   

6.
许多养鳖户的实践证明,利用温水养鳖,可以促进鳖的生长。过去,在自然条件下养的鳖,一般需要4年才能长到1kg以上,这样,由于鳖的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不停鳖池利用率低,而且经济效益很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鳖每年要冬眠,鳖进入冬眠后,不吃食,不生长,甚至要消耗体内养分,体重逐渐减轻。而采用温水养鳖,可以使鳖不再冬眠。这样,鳖在一年中的生长时间,便能由原来的5、6个月,增加到12个月,生长速度加快,可以双在自然条件下,快3-4倍,因此,温水中饲养1只幼鳖,如果要长到1kg只需一年。 温水养鳖…  相似文献   

7.
普通稚鳖在7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壳,10月中旬水温降至15℃以下时,进入冬眠期,到第二年4月份停止生长。如果加温饲养,改变稚鳖冬眠不生长的状况,使鳖整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一般经过一个冬季的加温饲养,一只稚鳖可长到200克左右,当外界气候适宜时再移至室外饲养,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鳖。  相似文献   

8.
鳖的孵化技术鳖的人工繁殖是发展规模养鳖生产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指亲鳖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自行交配产卵,然后经人工采集,在室内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孵化。现将常用孵化方法介绍如下。1.常规沙埋孵化法:采用此法对沙的粗细要求较高,一般为0.6mm左右,沙子过细,...  相似文献   

9.
团鱼,又名甲鱼或又称鳖。当前,农村养鳖户增多,有的赚钱,有的赔本。总结经验,笔者认为广大农户养鳖应注意把握以下九个环节: 1、建池:鳖喜静怕惊,喜暖畏冷,池要建在环境安静、避风向阳的地方,大小根据养殖规模而定。池底最好掺些细沙,四周要砌1米高的围墙,墙脚要入土20~40厘米。池内搭若干个晒台和摄食台。 2、选种:从外购苗必须注意质量,伤鳖、病鳖或用钩、药、电捕的鳖都不能作种。此外,冬眠受冻的和恒温室养的鳖也不能作种。最好是从可靠的养殖场或可信的专业户购买种苗。 3、分级饲养:大小鳖不能混养,否则易造成大鳖咬伤甚至吞食小鳖,而小鳖难以抢到食物,生长发育不良。有条件的,最好是将稚鳖、幼稚鳖、成鳖及亲鳖分池饲养。 4、亲鳖搭配比例:一般雌雄比例以3:1或4:1为佳,雄鳖过多、过少或混养小规格的鳖,都会影响亲鳖的交配和受精繁衍。 5、控制密度:一般每亩水体放同一规格的苗种100~200公斤,具体投放量应视养鳖者的管理水平而定。  相似文献   

10.
稚鳖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由于鳖的繁殖期较长,使稚鳖孵出的时间不一致,个体大小也不一。一般稚鳖孵出后不久,往往气温就逐渐下降,适宜鳖的生长期通常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等不到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加之刚孵出的稚鳖体小(约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力弱,使当年稚鳖的死亡率增高,是养鳖的一个困难阶段。为提高稚鳖的成活率,在饲养  相似文献   

11.
由于鳖的繁殖期较长、稚鳖的出壳时间电不一致、个体大小不一,每年秋后稚鳖孵出不久,有的还没能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由于刚出壳的稚鳖体小(一般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较弱,死亡率较高。如何提高稚鳖的成活率成为养鳖的技术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饲养稚鳖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科学投喂 饲养稚鳖要求选用优质、新鲜、营养全面、适口性好、蛋白质高的饵  相似文献   

12.
七、鳖病的预防(下) 2、健康养殖措施。健康养殖是预防鳖病的根本措施。水产动物的疾病经历了治病阶段——生了病去找药治疗;防病阶段——以药物预防为主;健康养殖阶段——从养殖开始抓防病。这是全新的概念,即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使鳖体健壮、代谢机能  相似文献   

13.
庭院养鳖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因此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很需要地域方面的沟通和技术方面的交流。笔者1996年开始从事鳖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积累些经验,所以此文从鳖的生物特性、人工繁殖、稚鳖培育、成鳖饲养等诸方面详细论证了鳖的先进养殖方法,希望对广大养鳖场(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姚蕾  邓芳 《当代畜牧》2023,(11):118-119
随着生猪饲养数量的日益增加,弓形虫病害逐渐高发。该病是人兽共患病,不但会对养殖场户效益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对饲养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笔者对生猪弓形虫病的诊治、处理及其预防措施展开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大蒜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病作用,在水产养殖中是防治鱼病的良药。许多养鳖户也用大蒜治鳖病,却往往造成很大损失。这是因为鳖的生理特性不同于一般鱼类。鳖的神经和感觉系统还处于较低水平,但鳖的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均很发达,特别是位于前端长吻的鼻腔内有较发达的嗅囊,其嗅觉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16.
蜜蜂白垩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北京市林业局蚕蜂管理站(100029)刘进祖一、预防措施白垩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加强蜂群饲养管理1、饲养强群,尽量缩紧巢脾,使蜂多于脾,增强蜂群抗御病害的能力。2、选用抗病力强的蜂种,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王,淘汰易...  相似文献   

17.
鳖病的诊断与治疗(上) 鳖发病后身体各部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灶、病变,并表现出行为异常。为了有效地治疗,首先须进行正确的诊断,确诊后对症下药。 一、鳖病的诊断方法 鳖病的诊断分为调查、检查、分析和确诊几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羊李氏杆菌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于牲畜群以及饲养员的人身安全都会产生相应的威胁,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就会造成幼羊出现脑炎干扰现象,造成怀孕的母羊出现流产现象,造成羊群饲养的经济利益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加强对羊李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预防,是羊群饲养过程中必须着重注意的问题。本文将以具体事件为例,针对羊李氏杆菌病的发生以及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牛的饲养中,会因为病毒以及细菌等感染产生疾病,要根据各类牛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养牛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鳖白底板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浙江省工厂化养鳖发展很快,随着饲养密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鳖病流行也较严重,鳖白底板病是其中的一种。近几年在我省杭州、绍兴、金华等地发病较多,病鳖主要表现底板发白,肠道出血,腮腺充血、出血等症状与病变,发病率、死亡率高,严重危害鳖业生产。为此,笔者结合浙江省科委下达的“养殖鳖主要病害防制技术研究”课题对该病作了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流行病学特点1996年5月~1999年12月,通过对我省杭州、宁波、金华、湖州等地13起鳖白底板病例的临床调查及病理、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