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福兰 《畜牧与兽医》2003,35(12):46-46
定西县关川河一带 ,15~ 60日龄羔羊常在冬春两季发生一种以慢性顽固性拉稀为特征的腹泻病 ,死亡率较高。长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 0 0 3年笔者改用注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治疗 ,治疗病羊11例 ,治愈 10例 ,有效率达 91%。临床症状 :患羊开始主要症状为拉稀 ,粪便呈灰白色、黄色、污染后躯 ,食欲减退。经抗生素治疗 ,有所好转 ,2~ 6d治愈 ,但隔 1~ 2周又出现拉稀 ;有的体温升高 0 5~ 1℃ ,有的正常 ,继续用抗生素治疗 ,效果不佳。再经 1~ 2周 ,病羔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2~ 3℃ ,腹围增大。腹部穿刺…  相似文献   

2.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新生幼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给我场造成很大损失,1986~1987年初,共死亡母犊2头。该病前驱症状不明显,犊牛精神、食欲均正常,仅排带泡沫、淡黄色或白色稀便。随之(0.5~1天)体温升高(40℃左右),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腹痛,排有恶臭味、灰色或灰红色水便,经1~3天虚脱死亡。耐过的犊牛发育不良,育成后生产能力低劣,对本病曾用氯霉素、呋喃唑酮、土霉素等治疗,效果不理想。后改用每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玛沁县雪山乡浪日合作社某牧户牛群中24头一岁半犊牛,7头相继发病,2头死亡,其余5头及时治疗而痊愈,现报告如下。1病状观察发病迅速。病的初期,犊牛在放牧中常落于牛群之后,精神沉郁,呆立不动,喜卧、吮乳停止,体温40.5~42℃。有的患犊拉稀,可见黏膜发红,鼻孔流出脓性  相似文献   

4.
犊牛缺硒病是硒缺乏引起的肌营养不良,是犊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在农户少见,多见于规模化养牛场.由于养牛场饲料单一,加之青饲料供给不足,使牛缺乏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尤其在缺硒地区,犊牛常发生缺硒病,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笔者在临床上诊治一例以运动障碍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犊牛群发性疾病,经病史分析、临床观察、剖检、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确诊为硒缺乏症,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河间市某奶牛养殖户饲养的3头犊牛,出生后9天就出现腹泻。经询问,发病犊牛为其自养奶牛所产,犊牛产后前几天精神、食欲尚可,随后食欲下降,拉稀粪。自行用药3天,不见好转,后经我局兽医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并发沙门氏菌病。经治疗,2头恢复正常,1头死亡。现就诊治过程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犊牛出生第9天开始发病,体温升高达40.5℃,呼吸和脉博数增加,食欲降低或  相似文献   

6.
犊牛腹泻,俗称犊牛拉稀,是犊牛胃肠粘膜表层乃至深层的炎症,是犊牛最为常见的一种病。此病多发于出生1周至2周内的犊牛。1症状1.1轻症的腹泻:犊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淡黄色、淡灰色、黄褐色、黄绿色或暗色的粘稠稀便,甚者排水样便。粪便中有时含有絮状粘液及血液,有的呈酸臭。犊牛肚腹卷缩或膨胀,有时出现腹痛现象,肠蠕动音多增强。一般体温、脉搏及呼吸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两月龄安格斯原种犊牛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安格斯种牛于2000年5月29日由新西兰引进安格斯肉用种牛胚胎与本地母牛进行第一批胚胎移植,2001年2月开始产犊,3月上旬产犊结束,获得健犊20余头.3月28日2头安格斯犊牛相继发病,对症治疗两日,病情未见好转. 1 症状 患病犊牛体温40~41.5 ℃,是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差,拉稀粪.结膜由于色素深不易区别,3月29日晚尿血尿. 2 诊断 犊牛产后1周便发现体表有蜱,发育繁殖较快;小牛每日的生理指数检查热型为稽留热,尿液对比检查有血红蛋白尿.颈静脉采血,实验室镜检红细胞内发现巴贝斯虫体. 3 治疗 3月29日晚10点钟,用锥黄素按体重3~4 mg/kg用生理盐水配0.5%浓度静注,辅助对症治疗,24小时后重复用锥黄素1次.  相似文献   

8.
<正> 1 发病情况笔者曾接诊多起犊牛大肠肝菌病,发生此病后,犊牛精神不好,体温40℃左右,食欲减少,下痢,呈灰白色并有水样未消化的凝乳块,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犊牛脱水、酸中毒等不良后果。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潜伏期很短,仅几个小时,根据症状和病理可分为“三型”。败血型:病犊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间有腹泻,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小时至1天内急性死亡,有的病犊牛未见腹泻就归于死亡。肠毒血型:较少见,常突然死亡,如病程稍长,则可见到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先是不安、兴奋,后来沉郁、昏迷,死前多有腹泻症状。由特异血清型大肠杆菌增殖产生的肠毒素被吸收后引起。肠型:病初体温升高到40℃,数小时后开始下痢,体温降至正常。粪便初呈奶粥样,黄色、后呈水样,灰白色,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凝血及泡沫,有酸  相似文献   

9.
正犊牛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都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又称犊牛副伤寒。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胃肠炎,胃肠炎以下痢为临床典型症状,故又称为犊牛拉稀病[1]。自2019年6月份以来在祁连县的央隆乡、野牛沟乡、默勒镇、峨堡镇、八宝镇等5个乡镇放牧牦牛群陆续出现犊牦牛顽固下痢、体温升高、腹式呼吸、迅速衰竭为主要症状,期内死亡57头,占犊牦牛总数的22.27%,经临床诊治、病料检验等方法,综合诊断为犊牛副伤寒。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2012年6月20日,驻马店确山县王某养牛场发生10例疑似牛巴贝斯虫病,一个月前引进的25头犊牛,第二天有3头出现发烧、流鼻涕的症状,该牛场技术员诊断为感冒,治疗3d后症状有所缓解。在河边放牧2d后有几头犊牛开始出现食欲减退,并出现症状,经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遂来疫控中心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