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怀鲶是利用东北六须鲶作母本,当地鲶作父本杂交的优良品种,它既有母本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又具有父本耐低氧、抢食凶猛等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特点.该品种肉质白嫩细腻,味道鲜美,无肌间刺,含肉率高,其肌肉的主要营养指标均高于亲本,特别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DHA)的含量较高,商品价值很高,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北方地区养殖的名优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们在德惠市夏家店东北六须鲶良种场进行了杂交鲶人工繁育试验。本试验是利用黑龙江流域的东北六须鲶作母本,当地松花江流域的土鲶作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出子一代杂交鲶。该杂交鲶既有母本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又有父本耐低氧、抢食凶猛等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北方地区养殖的名优品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所指的杂交鲶是利用东北六须鲶作母本,当地鲶(当地俗称土鲶、鲇鱼、年鱼等)作父本杂交的新一代优良养殖品种。杂交鲶既有母本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当年在精养条件下12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可达1.5kg以上),又有父本耐低氧、抢食凶猛等适应环境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所指的杂交鲶是利用东北六须鲶(俗称怀头、怀子等)作母本,当地鲶(当地俗称土鲶、鲇鱼、年鱼等)作父本杂交的新一代优良养殖品种。杂交鲶既有母本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当年在精养条件下,12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可达1.5kg以上),又有父本耐低氧、抢食凶猛等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北方地区养殖的名优杂交新品种。2005年,笔者进行了杂交鲶的人工繁育及养殖试验,现就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杂交鲶是我省科研人员利用怀头鲶作母本,普通鲶鱼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的一个新品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耐低温、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杂交鲶在我省肇东、密山、绥化等地推广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杂交鲶是一个极具推广前景的名优鱼类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前,养殖胡子鲶品种,有本地的和引进的两种,本地的适应性强、品质好,但生长较慢,产量低;引进的革胡子鲶生长快,但适应性与品质较差。为此,我们进行了胡子鲶的杂交试验,以本地宾阳县野生胡子鲶Ctari as fuscus作母本,与引进的革胡子鲶为父本杂交。从1984年至  相似文献   

7.
本地胡子鲶与埃及革胡子鲶杂交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人工养殖胡子鲶从品种来源有两类,即本地种和引进种。本地种适应性强,品质好,然而产量低;引进种多属热带鱼,生长快,然而适应性和品质均较差。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进行了该种鱼类的杂交试验工作,取得较好结果。一、材料和方法本地胡子鲶Clarias fuscus♀×革胡子鲶Clarias leathcr♂。母本系宾阳县野生型,1-2龄,体长20厘米左右,个体重约100克,体型好,无病伤,性腺成熟度好;父本原产非洲尼罗河流域,从广西水产研究所引种,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约300克,1-2龄,生长正常,成熟度好。  相似文献   

8.
杂交鲶是我省科研人员利用怀头鲶作母本,普通鲶鱼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的一个杂交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耐低温、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2001年,我们在肇东市合居乡新江村利用一个40亩浅水池塘进行杂交鲶主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怀头鲶为母本,鲶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同时怀头鲶、鲶分别进行自交,在20~23.5℃水温条件下,三种受精卵分别以附着方式进行孵化。对受精卵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进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三种受精卵的胚胎发育以神经胚期为分界点,怀头鲶、杂交鲶在神经胚期前发育较慢,鲶受精卵发育较快;神经胚期后的器官形成期至胚体出膜阶段,怀头鲶、杂交鲶胚胎发育比鲶快。杂交鲶的胚胎各发育阶段主要偏向于母本,影响杂交鲶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怀头鲶的卵而非鲶鱼精子,母本决定杂交鲶的胚胎和仔鱼发育。  相似文献   

10.
以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为母本、鲶(Silurus asotus)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同时怀头鲶、鲶分别进行自交,在20 0~23.5℃水温条件下,3种受精卵分别以附着方式进行孵化.对受精卵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进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受精卵的胚胎发育以神经胚期为分界点,怀头鲶、杂交鲶在神经胚期前发育较慢,鲶受精卵发育较快;神经胚期后的器官形成期至胚体出膜阶段,怀头鲶、杂交鲶胚胎发育比鲶快.杂交鲶的胚胎各发育阶段主要偏向于母本,影响杂交鲶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怀头鲶的卵而非鲶的精子,母本决定杂交鲶的胚胎和仔鱼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