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发布塞罕坝林场的先进事迹。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学习塞罕坝精神也非常重视,专门向全省发出了向塞罕坝林场学习的决定。认真学习塞罕坝精神,必须紧密联系省林业厅及全省林业系统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着力推进林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为林业改革和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9月3-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赴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塞罕坝机械林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研究部署支持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的政策措施。国家林草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来到月亮山望海楼、尚海纪念林、马蹄坑营林区、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了解林场生态建设、森林防火、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3.
<正>10月12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带领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在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金中的陪同下,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办公楼,出席国家林业局、全国总工会、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慰问塞罕坝林场职工座谈会,慰问塞罕坝林场退休职工代表。  相似文献   

4.
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分类经营、木材销售和人事制度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国有林场改革的大环境下,塞罕坝机械林场应明确自身定位,企业化才是塞罕坝林场改革与发展方向,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市场化的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9月19日,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赵克志强调,要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坚定信心、事争一流,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赵克志一行参观了塞罕坝展览馆,听取林场艰苦奋斗史和生态建设成就介绍,  相似文献   

6.
《河北林业》2011,(5):15-16
2011年,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改变经营机制,实施公开竞价,加强严细管理等举措,在资源消耗总量与往年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预计今年可实现增收2500多万元。9月23日,王海洋局长在塞罕坝机械林场上报的《转变经营机制谋求最大效益》的材料上做出重要批示:加强管理、内部挖潜是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塞罕坝林场在这方面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争...  相似文献   

7.
正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在百万亩林海的发源地——尚海纪念林,习总书记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塞罕坝林场林业发展不均衡,2009年林场以国家森林抚育试点项目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全面绿化”的方针,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致力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林业三大体系建设上实现了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56岁的张向忠在塞罕坝从事林业技术工作已有35年,从青葱岁月到中年,他依然穿梭在塞罕坝的山林间,奋战在林业工作一线,坚持生产技术指导和科研攻关不止,用行动诠释着塞罕坝精神,用汗水浇灌着百万亩林海。扎根基层,为生态建设默默奉献1984年7月,张向忠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当年21岁的他,还是一个稚气未脱、踌躇满志的毛毛头小伙。他怀着对绿色事业的热爱,从生活环境条件优越的唐山老家毅然来到地处偏远、生活艰苦、气候恶劣的塞罕坝。怀揣着理想抱负的他一踏进林场的瞬间就懵了:这那里像是一个国有单位啊!破旧瓦房、简陋  相似文献   

10.
正八月的塞罕坝,天高云淡。满眼苍翠,连绵成绿色的海洋。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115万亩森林深处,耸立着9座望海楼,分布在林场不同位置的海拔高点,被称作"林海的眼睛"。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  相似文献   

11.
程涛  敖楠 《中国林业》2011,(19):33-33
生态建设不仅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立场之本、发展之源,也是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和周边地区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托。为此,塞罕坝牢固树立“造林固本、经营培元”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将提升经营、发展森林资源放在林场事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摆在班子及全场工作的首位,严格落实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生态融媒记者陈梦瑶)9月22日,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最后一场全国巡讲报告,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出席活动并讲话。报告会上,河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金中,塞罕坝机械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杨丽,承德市林业局调研员封捷然,河北日  相似文献   

13.
该文论述了塞罕坝林场的基本情况,并以塞罕坝林场现有天然次生林为基础,通过对塞罕坝林场天然次生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方面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为塞罕坝林场天然次生林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一、经验和启示塞罕坝林场和安吉县生态建设创造了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互利共赢的生态文明的"时代范本",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领头雁",更是中国林业战线一面迎风飘扬的鲜红旗帜。(一)塞罕坝实现了造林保护与生态利用相统一。把国有林场当成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不追求短期效益,在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内,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走  相似文献   

15.
<正>自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被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以来,中央媒体和河北主流媒体纷纷深入塞罕坝林场聚焦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通过系列专题、长篇通讯、报告文学、微纪录片、动漫等多种形式,生动描绘了塞罕坝由茫茫荒原到绿水青山的嬗变传奇,宣传了造林营林护林的过程,诠释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据不完全统计,各大  相似文献   

16.
孙阁 《河北林业》2014,(5):F0002-F0002
4月28日,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塞罕坝林场的先进事迹。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和中国文明网同步发布。  相似文献   

17.
接骨木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第三乡林场和大唤起林场多有分布,树形圆满,其种子可入药,也可移植园林栽培,可供观赏。本文结合塞罕坝实际,对接骨木移植技术作了详细阐述。一、生物学特性1.科属。接骨木为忍冬科接骨木属。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2018年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主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塞罕坝林场主要林分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塞罕坝林场总经营面积92050.8hm2,森林覆盖率75.98%。森林总蓄积量8106388m3;有林地面积68842.5hm2,蓄积量8099222m3;疏林地面积597hm2,蓄积量7166m3。塞罕坝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81科295属603种自生维管植物;动物资源丰富,有鸟类资源、哺乳类资源和昆虫资源,其中183种野生动物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塞罕坝林场森林类型多为纯用材林、防护林和特种林,无薪炭林和经济林,幼龄林、中龄林和近成熟林比例均在30%以上。森林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多重价值。研究其组成可以为森林经营及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由坝上、坝下两部分组成。塞罕坝气候寒冷,年均气温-1.40℃,冬长,春秋短,夏季不明显,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塞罕坝在距今三百多年前曾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朝康熙年间被划为"木兰围场"。"塞罕"是蒙语,是美丽的意思;"坝"是汉语,意为"高岭"。清政府在同治年间开围放垦,塞罕坝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时,塞罕坝地区已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景象。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基础上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1968年归河北省管理,现为省林业局直属单位)。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号召,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植树约7.5万公顷,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把荒漠沙地改造成了"美丽的高岭",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成就了"生态文明建设范例",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我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塞罕坝林场植树造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故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激励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