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沼液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适宜作根外施肥,其效果比化肥好。沼液喷施在作物整个生长季节都能进行,当农作物及果树进入花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效果更为明显。对水稻、麦类、棉花、蔬菜、瓜果、果树都有增产作用。沼液既可单施,也可与化肥、农药、生长剂等混合施  相似文献   

2.
沼液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因而适宜作根外施肥。其效果比化肥好:沼液喷施在作物生长季节都能进行.特别是当农作物以及果树进入花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效果更为明显:对水稻、麦类、棉花、蔬菜、瓜果类、果树都有增产作用。沼液既可单施,也可与化肥、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微肥对农作物具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农药残留等作用,使用方法一般有喷施、拌种、基施3种方式。喷施以300—600倍液为好,拌种则以1%为好。从增产效果比较,喷施优于拌种和基施。谷物在拔节期喷施,棉花、花生、大豆在初花期喷施,水果类作物在幼果期喷施,每亩用稀释液50千克左右,增产幅度可达10—15%;拌种的增产效果一般为5—10%;而基施的可达10-15%.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微肥对农作物具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农药残留等作用,使用方法一般有喷施、拌种、基施3种方式.喷施以300~600倍液为好,拌种则以1%为好.从增产效果比较,喷施优于拌种和基施.谷物在拔节期喷施,棉花、花生、大豆在初花期喷施,水果类作物在幼果期喷施,每亩用稀释液50千克左右,增产幅度可达10%~15%;拌种的增产效果一般为5%~10%;而基施的可达10%~15%.  相似文献   

5.
1 精河县棉田使用沼液效果 2001年,精河县开始农村沼气建设试点,2003年建成沼气池3000多座.精河县在沼气试点过程中,沼气户自发尝试用沼液喷施棉田,发现沼液喷施棉花可有效防治棉花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目前沼气工程存在的沼液处理难、现代农业化肥施用过量的问题,将不同稀释比例的沼液进行微生物菌剂预处理,获得不同浓度沼液液体肥,探究不同浓度沼液及其施用方式(叶面喷施和浇灌)对盆栽小白菜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沼液通过叶面喷施可以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发育,施用稀释15~20倍的沼液效果最优;2)高浓度沼液通过浇灌方式能够明显提高小白菜的各项生长品质指标,效果优于仅施尿素的化肥处理组,最佳施用方案为稀释1.5倍;3)在相同氮素水平下,高浓度沼液浇灌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低浓度沼液叶面喷施。高浓度沼液具有可替代化肥的潜力,低浓度沼液可作为追肥施用,对作物养分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利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的沼液液体肥栽培小白菜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其生长品质,还能够部分代替化肥施用,对农作物增收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功 《农家致富》2014,(16):46-47
一、沼液叶面施肥技术沼液经过充分腐熟发酵,其中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均宜作根外施肥,其效果比化肥好。作物生长季节都能进行。即可单施,也可与化肥、农药、生长剂混合施。1.取自正常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澄清、纱布过滤的沼液。2.沼液要澄清过滤好,以防堵塞喷雾器。喷施时,以叶背面为主,有利于吸收。例如沼液喷施葡萄,展叶期开始,至落叶前结束,7-10天1次,1份沼液加1份清水。喷施后果实膨大一致,可增产10%左右,兼治病虫害。二、沼液喂猪沼液喂猪就是将沼液作为饲料添加剂拌入猪饲料中,  相似文献   

8.
沼液经过充分腐熟发酵,其中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因而极宜作根外施肥,其效果比化肥好,作物生长季节都能进行,特别是当农作物以及果树进入花期、孕穗期、灌浆期、果实膨大期,喷施效果明显,对麦类、蔬菜、瓜果都有增产作用,沼液既可单施。  相似文献   

9.
张琳  肖平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602-602,604
施肥力高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水稻产量,以水稻分蘖期1 次喷施或于分蘖期、圆秆期作2 次喷施肥力高30kg/h m 2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10.
5 容大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替代追肥?在正常施用基肥的前提下,阔叶作物,如烟草、棉花、甜菜、玉米.瓜类、叶菜类、豆类等。凡叶面大的作物,吸收养分能力强,整个生长周期如能喷施3-5次,经验证明是完全可以替代化肥作根际追肥。还有那些可不断收摘不断生长的作物,如茶叶、桑叶、茄果类蔬菜,10-15天左右喷施1次.  相似文献   

11.
<正>沼肥是一种缓速且优质肥料,可增强作物抗旱、防冻能力,提高秧苗的成活率,生产绿色食品。由于人畜粪便及秸秆经过密闭发酵后,在产生沼气的同时,还产生一定量的沼肥,施用沼肥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也有利于  相似文献   

12.
<正>1.水蓼。将全草制成药粉,将药粉微至田间,可防治稻苞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效果达80%左右。也可防治蚜虫。2.蓖麻。是农民朋友熟悉的特种作物之一。用其叶秆切碎加2倍水浸液,可用于防治红薯金花虫、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棉花幼蚜虫;用其10倍水浸液喷施,对棉花的角斑病、小麦的秆锈和叶锈都有较好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 ,在整个生育期内 ,除满足棉花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外 ,还应根据棉花生长的需要补充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在棉花生产中 ,使用微肥具有吸收运输快、肥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使用方便等特点 ,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应用效益好的农业技术。我们选择了福乐定、施丰乐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三团农科站对棉花进行了喷施 ,旨在了解二者的喷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三团农科站 ,试验地土壤有机质 1 .0 2 5% ,全氮 0 .0 63% ,…  相似文献   

14.
棉花生长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而且需要锌、硼等各种微量元素。棉花缺锌时易在老组织上首先出现斑点,叶小簇生等不正常现象。为检验宏昌微量元素水溶肥的效果,在棉花上进行此次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肥料在棉花移栽时基施2kg/亩、苗期和花铃期各用50g/亩(1000倍液)喷施,可显著改善棉花的生长与发育营养,对提高棉花的产量,有一定效果,皮棉增产可达8.58%~12.15%。  相似文献   

15.
沼肥是一种缓速兼优的好肥料,可增强作物抗旱、防冻能力,提高秧苗的成活率.由于人畜粪便及秸秆经过密闭发酵后,在产生沼气的同时,还产生一定量的沼肥,施用沼肥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也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但施用沼肥要注意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6.
<正>基施。每亩用0.5-1千克硼砂与15千克干细土或有机肥、化肥混合均匀,作基肥开沟条施或穴施。施用时,应避免硼肥与种子直接接触。浇施。将硼肥与人畜粪水肥或化肥水溶液混匀,于播种时浇入播种穴内作为基肥或在油菜生长前期、中期浇到油菜苗上作追肥,浇施硼肥的效果较干施或叶面喷施的效果更好。叶面喷施。叶面喷施的时期宜早不宜迟,油菜开花后叶面喷施硼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应在苗后期(花芽分化前后)和抽薹期(薹高15-30厘米)各喷一次0.1%-0.3%硼肥水溶液,这是喷硼的关键时期。如用硼砂,先以40℃温水溶解,再用水稀释。如用速乐硼,则可在任何温度下快速溶解喷施。用量以喷雾均匀、叶面充分湿润有水滴为止。一般苗期每亩用肥液约50千克,后期约80-100千克。喷硼应选择晴天傍晚或早晨进行,喷施后36小时内遇降雨应重新喷施。硼肥与有机肥和氮、磷肥  相似文献   

17.
沼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肥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施用沼肥不仅能改良土壤,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良好微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增强作物抗冻、抗旱能力,减少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不同时间沼液浸种、不同浓度沼液叶面喷施、沼液和化肥追施等农艺措施组合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和追施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其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依次是浸种>追肥>喷施.其中沼液浸棉种8 h、1 hm2追施150 kg尿素和15 t沼液对促进棉花产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根施氮肥结合叶面喷施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滴灌棉花为对象,设置3个处理,研究根施氮肥结合叶面喷施氮肥后棉花株高和茎粗、 SPAD值和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施氮肥结合叶面喷施氮肥能够显著的增加棉花株高、SPAD值等生长指标。同时该处理的产量也比对照增加15.86%。根施氮肥结合叶面喷施氮肥对促进棉花生长发育起到了显著作用,而且能够提高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沼气建设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沼液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在生产中逐渐应用推广。通过对沼液在日光温室番茄和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60%液或根施100%沼液增产效果好,建议在保护地番茄和黄瓜生产中采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对菘蓝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有机肥、沼气渣均能促进板蓝根及大青叶生长和产量形成.沼气渣(3万kg/hm2)、尿素(112.5 kg/hm2)配施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产量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加45.4%和23.7%.沼气渣和尿素配施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和沼气渣.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板蓝根药材生产大田施肥为沼气渣3万kg/hm2和尿素11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