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桑树种植时间的延长,桑树害虫的危害也逐渐严重。近年来,对桑树造成严重危害的桑蛀虫,也迅速猖獗,已严重威胁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桑蛀虫发生的环境因素和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蚕桑通报》2004,35(4):68-69
桑树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1(14)桑瘿蚊新型防治药剂及其防治技术研究.........1(21)果桑大棚栽培试验调查.....................................1(26)桑品种育711经济性状调查分析.......................1(29)蚜虫对桑树的为害规律及其防治.....................1(35)启东市桑蛀虫的发生与防治.............................1(63)袋接地膜覆盖对桑苗成活率效应试验简报.....1(67)果用桑品种育种研究概况.................................2(01)桑树人工四倍体…  相似文献   

3.
桑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延  杨燕  袁菊新 《中国蚕业》2003,24(1):48-49
目前农药仍是防治桑园病虫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几年来.通过对启东市多种桑树害虫的发生调查和农药防治试验,运用害虫综合治理概念,成功地控制了1994年桑螟、1999年桑毛虫等害虫的暴发性危害,但在暴发性桑树害虫的治理过程中发现,无节制地使用农药会迅速破坏桑园内的自然生态平衡.是造成1994年以来桑树害虫经常性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桑疫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分为黑枯型和缩叶型,是目前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黑枯型,在射阳县已困惑数年之久,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射阳县从2006年春季开始,进行了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防治药品的筛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目前该病在射阳已基本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市桑园鳞翅目害虫发生普遍,蚕区农民虽进行了预防和防治,但效果不很理想.危害桑园的鳞翅目害虫中,桑尺蠖是吃食桑叶,与蚕争叶的主要害虫之一.2002年晚秋蚕期我市三界的府山村部分地块桑园,因桑尺蠖等虫暴发成灾,造成粒茧无收;金庭镇观下村也曾遭受猖獗的虫情泛滥而使全村165张晚秋蚕种无叶可摘,逼使倒蚕,造成蚕茧几乎无收.据不完全统计,因桑园害虫夺叶而造成蚕茧损失的,年平均每张蚕种达7~15 kg.多年来在调查观察及防治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上掌握了桑尺蠖在桑树上的发生危害规律,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调查及防治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舒衷远 《四川蚕业》2005,33(3):21-23
1.地理位置、气候及桑象虫发生为害.武胜位于四川省东北部,长江上游的干流之一嘉陵江中上游,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日均温度17.65℃,相对湿度82.99%.当地气候在20世纪直到21世纪初夏,气候逐渐变暖,相对湿度逐渐下降,日照数逐渐增加,降水量逐渐减少,有利于当地的某些桑病虫害世代繁衍,越来越重的危害桑树.桑象虫发生危害尤为严重,是当地主要桑树害虫之一.桑象虫危害与当地气候、地理位置、土壤、桑品种、修枝质量等起综合作用.见表1所示.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桑树病虫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东 《江苏蚕业》2005,27(1):24-25
<正>1桑树病虫发生现状江苏省近几年桑树病虫的发生已得到有效控制,无较大范围的桑树病虫发生,特别是各蚕种生产单位所辖桑园的病虫危害已得到根本治理,桑园全年基本做到无病虫发生。从全省调研及各地蚕业工作者的反映来看,主要发生危害的桑树害虫有:桑螟、桑尺蠖、野蚕、桑象虫、桑蓟马、桑叶螨、桑毛虫、艾枝尺蠖、天牛、桑卷叶蛾、蜗牛等,桑树病害有:桑疫病、桑膏药病、桑枝菌核病、桑拟干枯病等。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危害成灾的桑瘿蚊得到有效控制,曾经为害猖獗的桑黄化型萎缩病已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程慧君 《蚕桑通报》1994,25(1):54-54,21
桑疫病是我市常见多发性桑树病害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在稻改桑集中区域,危害十分严重,成为桑树的毁灭性病害.迄今为止,对于桑疫病尚无特效良方进行根治.为了探索桑疫病防治有效措施,我们于1992年结合养蚕,实施晚秋条桑收获,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桑树主要枝干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兴琼 《四川蚕业》2007,35(3):27-29
桑树枝干害虫在我县桑园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近年来在我县发生为害严重的枝干害虫主要是桑天牛、黄星天牛、桑介壳虫、桑蛀虫等,它们为害桑树枝干的木质部和皮层,影响桑树体内水分和养分的传输,造成枝条折断、干枯,树干上形成孔洞,从而引起桑树生长发育减弱,  相似文献   

10.
桑瘿蚊是我市的成灾桑树害虫,发生代次多,第1、2、3代危害严重,特别是第2代危害最为严重,梢危害率达59%,株危害率达95%,造成春叶减产,夏蚕定种难.防治桑瘿蚊关键在于测报准确,本文拟从物候期入手,探讨测报桑瘿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华  周晨曦 《江苏蚕业》1998,20(3):51-52
<正>我市对桑保工作坚持16年测报至今未间断,掌握了对桑树危害较重的桑橙瘿蚊、黄化型萎缩病、鳞翅目、鞘翅目、微体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摸索了棉蚜虫、棉大造桥虫、斜纹夜蛾等农业害虫对桑树的危害规律与防治方法.开展联防联治,制定了我市主要桑树病虫规范防治模式,为及时防治病虫害,控制危害程度,夺取蚕茧优质丰产起了一定作用.但近几年由于受茧丝绸市场疲软的冲击,桑园面积急剧减少,桑保工作已陷入困境,急需解决.现笔者就我市目前桑保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与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2.
<正>桑蛀虫(Paradoxecia pieli Lieu)是钻蛀桑树枝干的害虫,江浙一带发生普遍,局部地区受害严重.本研究对桑蛀虫在江苏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及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  相似文献   

13.
徐锦松 《蚕桑通报》1993,24(2):47-47,52
桑膏药病是危害我县桑树的主要枝干病害,常发生于密植、低洼的青壮年桑园中.因防治上目前尚未有较好的药剂,所以,发生面在逐渐扩大,危害程度加重,影响了桑树正常生长和产叶量.据今年春季统计,全县共发生12500亩,约占全县专桑总面积的7.15%.针对这一生产上存在问题,我们选用富阳龙中植物激素厂生产的铜氨合剂,在城南、史桥等地进行了不同浓度、不同使用方法防治试验.通过不同浓度试用和多次调查.初步得出,铜氨合剂对桑膏药病有一定防治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桑瘿纹是目前危害桑园的三大害虫之一,在我县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仅悦庄、徐家庄两乡镇受害面积就达40%以上.桑瘿纹的发生时期正值桑树旺盛生长期,它的幼虫危害桑芽,使得桑树顶芽枯萎、枝条缩短,严重影响了中晚秋蚕的产量和来年春蚕的饲育量.一般减产在30%,是制约桑园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崔延 《江苏蚕业》2010,32(2):10-14
桑病虫的发生与蚕桑生产环境密切相关,笔者根据启东市桑树病虫害各发生阶段的演变与特点,剖析了茧丝行情、蚕期布局、桑品种变化对病虫发生格局的影响,阐述了启东30年蚕桑发展历程与病虫灾害关系,从而更进一步探讨防治模式的优化与蚕农防治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桑蛀虫不同危害程度对桑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桑蛀虫被害株不同危害程度对桑叶产量的影响极大,应认真做好桑蛀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大桑蛀虫的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7.
冉龙萍 《四川蚕业》2003,31(1):34-35
1 桑粉虱的发生发展危害区域宁南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 ,金沙江畔干热河谷地带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桑树长势好 ,病虫发生少 ,枝长 5 5米 ,叶大长宽 40cm× 40cm ,1 982年曾得到国家茧丝办领导的赞美 :“宁南桑叶大如蒲扇”。随着时间的推移 ,蚕农对桑树管理轻视 ,桑树长势差 ,病虫害严重。近四、五年各种桑树病虫害均在不同区域发生 ,全县尤以桑粉虱最为严重。1 998年桑粉虱出现在我县新村乡碧窝村1社河坝百亩桑园地里 ,第二年相邻黑水河彼岸的松新五一村 1 4社遭到了同样的危害 ,短短的五年时间桑粉虱已在我县大面积危害 ,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崔延  倪永飞 《中国蚕业》2006,27(4):44-45
桑蓟马Pseudodendrothrips mori(Niwa)属缨翅目,蓟马科。该虫在国内分布于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台湾等地,是目前启东市桑园的主要害虫。历史上启东市桑园曾多次遭受桑蓟马的危害,被害叶因失水而提早硬化,危害严重的成片桑园叶片卷缩呈锈褐色。1995年全市桑园受其全面危害,许多成片桑园失水脱绿,枯黄一片,产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许多蚕农因无叶饲蚕而退种倒蚕,中秋茧平均张产量不足20kg,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该虫形体小,蚕农对其危害易受麻痹,发生频繁来势突然,防治不易彻底,对桑园威胁较大。1桑蓟马…  相似文献   

19.
杨召林 《北方蚕业》2001,22(1):31-31
桑白蚧,别名桑盾蚧,又叫桑介壳虫、黄点介壳虫、树虱,属同翅目、盾蚧科。   近年来,桑白蚧在我镇部分桑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经调查,一般发生轻的田块有虫株数在3%~5%左右,发生严重的田块有虫株数高达20%以上,对该虫的防治如缺乏足够的重视,势必给桑树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抓好该病春季防治,尤为重要。   1 危害特点:   该虫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若虫成群寄生于桑树的枝干上,以针刺口器插入皮内吸食汁液,危害桑树。严重时整株盖满介壳,层层重叠,不见树皮,有时分泌出大量的白色粉状蜡质物,被害枝干发育受阻,树势生长受抑,以致整株逐渐枯死。   2 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0.
提高育71-1桑绿枝扦插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1988年,启东市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了桑树新品种“育71—1”.经栽种,该品种显示了发芽早、发芽率高、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优等特点,其丰产性能明显优于我市原当家桑树品种湖桑32号.为了在本市逐步实现桑树良种化,更好地发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