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加压滴灌是依靠自动调控的手段,控时、控流的给水系统,由首部装置(水泵、过滤器、施肥罐)、输水系统和田间滴灌带三部分组成,通过水源处加压,由首部设施进入地埋干管到地面支管,在0.05~0.07MPa压力下流入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均匀地滴入棉花根层土壤,直接供根系吸收,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与喷灌技术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方法 1、试验材料与水源 (1)滴灌系统:由首部装置(包括:水泵、过滤系统、施肥罐)、输水系统和毛管三部分组成.结构:机井--计量装置(压力表、水表)--离心过滤器--施肥罐--网式过滤器--干管(地埋PVC管)--支管、附管(地面PE黑管)--迷宫式滴灌带--滴孔(滴孔间距40cm、滴水量1.8L/hm2).  相似文献   

3.
滴灌是当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它是利用滴灌系统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滴头,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的灌水方法。一、膜下滴灌的工作原理简介压力水流经滴灌首部枢纽净化处理后,进入输配水管网,管网包括干管、支管、辅管、毛管(滴灌带或滴灌管),一  相似文献   

4.
滴灌工程施工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滴灌系统组成滴灌系统主要由供水装置、输水管道(干、支管)和滴灌管(带)3部分组成。1.供水装置指水源、水泵、流量和压力调节器、施肥罐。进入滴灌管道的水必须具有一定压力才能保证灌溉水的  相似文献   

5.
鞠凤霞 《新农业》2014,(1):63-64
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与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滴-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  相似文献   

6.
节水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精准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区“十一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显著的高科技农业新技术。目前,我区推广应用的滴灌节水技术主要有四类,其各自优缺点评介如下。1高标准渗灌节水技术1.1渗灌节水系统包括首部设备、主干管、分干管、支管、辅管、毛管等。水源通过首部过滤、增压后输送到地下的干管、支管、辅管、毛管,由安装在分干管上的控制阀控制灌水,再经毛管上部的出水孔渗出,均匀浸润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吸收利用水分。1.2其管网结构全部为地下管道,具体系统工艺流程:机井——水泵——离心过…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通过机械作业,一次性完成开沟、深施肥、精量播种、喷洒除草剂、铺设滴灌输水、覆土、镇压、铺膜等工序。该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滴灌带,再由滴灌带上的滴水器逐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建平县从2011年开始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试点示范,现已实施玉米膜下滴灌61.5万亩,取得较好效果,不仅具有  相似文献   

8.
陈旭东 《新农业》2012,(2):61-62
重力滴灌系统是一种不靠动力驱动的滴灌设备,主要由蓄水池、阀口控制部分(闸阀、水表、过滤器)、输水管道、滴灌管等部件组成,它利用重力原理,靠水源高度产生的自身压力,通过主管道、支管道及供水管网实现供水。该系统将传统的灌溉设备与先进的滴灌技术相结合,既不受水源和布设规模的限制,又可移动灌溉,经济实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草莓膜下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在大棚或温室内,将草莓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栽培技术。滴灌利用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使灌溉水  相似文献   

10.
膜下多孔管喷灌,可节水、省工、省地,设备投资小,安装简易,便于维修管理,可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能延缓和减轻黄瓜病害发生,是目前大棚黄瓜较好的灌水方式,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膜下多孔管喷灌,就是通过管道系统将低压灌溉水(以自来水作灌溉水源可不必加压)输送到多孔管灌水带中,灌水带沿畦长方向布置在畦面上,上面覆盖地膜。灌水时在0.2—0.3公斤/厘米~2的工作压力下,水从出水孔中喷射到地膜上,反弹落入作物根际附近的土壤中,被作物吸收利用。下面仅就其布置、安装及管理中的有关问题作一介绍。一、膜下多孔管喷灌系统的组成膜下多孔管喷灌系统通常由水源(井水、河水或自来水)、水泵、过滤器、输水管道、灌水带、水表、闸阀及连接配件组成。输水管道分干管和支管两级。干管为内径40或50毫米、支管为内径25或40毫米的硬质塑料软管,可据灌溉面积、灌水量的大小选用。灌水带为内径25毫米的薄壁多孔软带管。过滤器是灌水系  相似文献   

11.
徐勇 《农村科技》2014,(5):54-55
<正>滴灌技术成熟,设备过关,已被广泛用于大田生产中。新疆为内陆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作物需水量较大,积极推广节水滴灌技术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出路。一、滴灌管网布设地埋式滴灌也被称为耕层地下滴灌,是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灌水器,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向土壤渗水,以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葡萄地下滴灌管网采用鱼骨型布置,管道系统分为干管、分干管、支管、毛管、集水管5级管道。干  相似文献   

12.
王军君 《中国农资》2014,(31):18-18
<正>前不久,应以色列化工集团(ICL GROUP)邀请,浙江爱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织核心经销商对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以色列沿路都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输水干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根据田间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养分检测仪器发出的水肥状况信号,电脑自动把肥料、农药参入灌溉系统,随灌溉水滴入植株根部,滴灌使每寸土地都融入了高科技,真正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这种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借助土壤毛细管力的作用,使水分在土壤中入渗和扩散,供根系吸收利用。且滴水的强度小于土壤入渗的强度,所以不会形成径流。以色列农业强调"灌溉植物"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正> 1 日光温室滴灌系统的设计 该系组是由水源及供水设备、输水管道、分水管道、滴灌管、连通组件和施肥器组成。合理的设计是确保滴灌质量的关键。 1.1 水源及供水设备。华北地区一般采用地下水灌溉,利用棚区现有的灌溉设施,无需增加较多投入即可实现温室滴灌。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供水形式。 1.1.1 棚区内已安装地下输水管道的,可将滴灌系统输水管道直接接在其出水口上。 1.1.2 棚区内没安装地下管道的,可统一规划铺设,每栋棚内或相邻两栋棚间设  相似文献   

14.
一、简易滴灌系统的布置 用管径15毫米塑料管做毛管,管壁上每隔35厘米距离扎有孔径为1.2毫米的水平单孔;用管径25毫米塑料管做支管,用管径38毫米塑料管做主管.在大棚一端主管上安装控制阀,并与水源接通,构成了简易滴灌系统。该滴灌系统,在棚内可以有2种布置:  相似文献   

15.
重力滴灌系统是一种不靠动力驱动的滴灌设备,主要由蓄水池、阀口控制部分(闸阀、水表、过滤器)、输水管道、滴灌管等部件组成,它利用重力的原理,靠水源高度产生的自身压力,通过主管道、支管道及供水管网实现供水。该系统将传统的灌溉设备与先进的滴灌技术相结合,并不受水源和布设规模的限制,使用灵活方便,又可移动灌溉,经济实用,投资回收期短,使用寿命长,适合温室大棚、庭院作物及水池、集雨水窖使用,并可节省人力和减少劳动强度,是农村在不改变现有耕作条件下可应用的新型滴灌设施。  相似文献   

16.
<正>(续第10期第30页)2.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就是将滴灌系统与随水施肥系统结合的设施。一是建设园内滴灌施肥首部系统。首部系统包括水源、增压泵、过滤器、沤肥池、施肥罐、注肥泵等设施。水源可以是河水、井水和池库蓄水,但要求能保证水量供给、水质合格,一般通过水泵抽提和增压泵增压后供葡萄园使用。  相似文献   

17.
支管轮灌滴灌模式在大田应用中的优点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新疆大田滴灌使用的滴灌均是按轮灌形式进行设计,一般有支管轮灌和支管 辅管轮灌两种形式,经我们近两年来建设使用支管轮灌与以往使用支管 辅管轮灌相比其优点比较多,值得推广和应用.滴灌一般由水源、首部枢纽、各级管网、滴头(在毛管或带上)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雷雨  王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186-190
针对干旱缺水灌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地下水超采、无电牧区农业以及丘陵山地灌溉困难的现状,结合滴灌系统,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管道输水的自压滴灌系统是解决当前农业灌溉问题的绿色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以新疆农业为例,总结了自压滴灌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可为大型自压滴灌系统在现代农业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膜下滴灌主要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地面给水管道,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管带,滴灌带上设有滴头,使水不断地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以减少土壤的田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它是现代节水灌溉中一次新的突破,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方案设计1.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四道河子镇,带压滴灌试验面积80公顷,种植新陆早13号;自压软管灌试验面积27公顷,种植新陆早13号;对照区面积67公顷,种植新陆早12号。自压软管采用干、支、毛三级管网铺设,干管间距80米,支管间距50米,干管选择地势较高的位置,与农渠垂直方向铺设,支管与干管垂直方向用四通连接,使用寿命1年,年投入90元。带压滴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