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我省有丰富的棉籽壳、玉米芯等资源,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开拓一种高效益,大面积栽培平菇的新方法,让美味高档食品早日成为大众佳肴,我们从1985年开始进行玉米大田间作平菇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两年来的试验,取得了亩产鲜菇1750~2500公斤,玉米650公斤的好收成,比单种玉米的经济效益提高10倍以上,为玉米产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均新途径,现初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品种:平菇品种采用高温侧5,中温353,中温宁野24.玉米品种为紧凑型,叶片上冲、高  相似文献   

2.
平菇质地细嫩,甜润甘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栽培容易,产量高。是菇类含蛋白质、脂肪最多的一种。单作需要一定的设施和条件。根据平菇的生长规律和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利用黄瓜遮荫进行大田栽培,为大面积生产平菇找一条出路,于86年作了黄瓜平菇间作试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平菇     
正(舒筋活络的"膏药")平菇是一种栽培广泛的食用菌,而且栽培的方法很多,有室内床栽、玉米或大豆与平菇间作、塑料大棚栽培等。平菇主要含有脂肪、糖类、粗纤维、无机盐、磷、铁、维生素B1、尼克酸等,因其质地肥厚,嫩滑可口。平菇是制作  相似文献   

4.
粮菇间作是一种新的农业栽培技术,我们从1987~1990年进行了地膜玉米与平菇蔬菜间作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玉米平均亩产750kg 以上,平菇亩产1500kg,中间还多收了一批蔬菜,每亩纯收入4000元以上,比单种玉米提高效益15倍。现将四年的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仙桃市(原沔阳县)粮食局刘期荣,利用自己培育出的沔根杂交《双耐型》三号平菇菌种,在农村扶贫致富。农民李想春1987年10月中旬,栽培平菇45平方米,到1988年二月底止,先后长出20斤以上的单株平菇十株,10斤以上的有十多株,一般每株有3—7斤。其中最大一株有27.5斤,体积45平方厘米,菌盖直径为20—25厘米,菌柄直径1—1.5厘米,色白。  相似文献   

6.
郝永趵 《蔬菜》2000,(2):31-32
自1995年以来,我县部分菇农利用平菇、玉米间作技术进行平菇生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每66m2产平菇5600kg,玉米630kg,总收入达10800元,除去费用3200元,每667m2可获纯收入7600元。现将立体间作种植的经验作如下介绍。一、平菇播种及发菌1.菌种选择 平菇菌种宜选用生物效率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品种。当地选用品种为中温型"佛罗里达"。2、培养料的选择的及配方 适于平菇栽培的培养料较多,如棉籽壳、玉米芯、豆秸等,可根据当地情况就地取料。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使用前暴晒…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气候干燥寒冷,无霜期短。用塑料大棚栽培平菇,出菇旱,产量高,转潮快。春秋两次栽培都在蔬菜淡季出菇,可调节市场的蔬菜供应,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塑料大棚栽培平菇工艺简单,温度、湿度容易控制,一般农户都可以栽培。每平方米用料60斤左右,一般能采收40—50斤平菇,最高产量达到60斤以上。城镇近郊的菜农,春季大棚黄瓜结束后,秋季再栽一次平菇,  相似文献   

8.
李清法 《食用菌》1993,15(5):27-27
近几年,各地逐步发展起了食用菌与粮棉林菜间作的立体种植技术,成为立体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弥补了室内栽培食用菌生长条件受限制的不足之处,故产品质量优于室内栽培。现就我们实验的平菇、木耳、玉米三高产技术简介如下:玉米分大小行播种,大行1.2m 宽,小行40cm 宽,平菇距玉米行10cm 播在大行内,两边各播一条,中间留40cm 的走道,以便管理。  相似文献   

9.
我省从1979年开始人工栽培平菇,1982年全省栽培面积约10万平方米,大多集中在市郊。单位面积产量相差很大,每平方米栽培块(投料40斤棉籽壳),高的可产鲜菇40斤左右,低的只有10斤左右,一般在20~30斤,且每批产量很不稳定。在生产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平菇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是创造适合平菇生育的最佳条件和防止杂菌污染。为此,我们做了以下试验。 (一) 添加辅料本省栽培平菇都以  相似文献   

10.
生料栽培平菇时,在培养料内加少量草木灰,既能防治杂菌感染,又能增加平菇产量,一般增产20%左右。方法:每百斤培养料用2—3斤干净草  相似文献   

11.
蔡德华  宋爱荣 《食用菌》1989,11(6):25-26
为了探索食用菌与粮食作物立体种植的新路子,我们于1987和1988年分别进行了玉米,平菇、木耳大田立体种植的研究。两年的试验都取得玉米亩产超千斤、平菇亩产3000多公斤和鲜耳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每亩纯收入达5000多元,比单种玉米的经济效益提高20多倍。试验表明,玉米、平菇、木耳大田立体种植可创三高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立体农业种植模式。现将两年的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贾秀芬  李锦龙 《食用菌》1999,21(1):25-25
1995~1997年我们在日光温室栽培的中高秆蔬菜近地面行间放置平菇菌棒,设置不同蔬菜与平菇的间作试验和平菇菌棒不同投放数量试验,筛选出了适宜的间作模式,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做到了充分利用日光温室光照资源,同时收获蔬菜和食用菌两种产品,平均每亩增收3750元。 ’  相似文献   

13.
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提前下,我们在河南武陟县詹庙乡詹堤大队进行了草菇与夏玉米的间作试、验。夏玉米实种113.4尺~2,玉米总产21.58斤,折亩产1152.16斤;间作草菇72.9尺~2,收鲜菇74.35斤,平均单产1.02斤/尺~2。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兴隆县大河南村食用菌实验小组,从1983年开始在玉米地里种平菇,获得亩产平菇1813~2100斤的好收成,而且玉米增产18.7%,为玉米产区发展平菇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兴隆县位于燕山山脉雾灵山脚下,常年平均气温7.5~10.3℃,最高温度7月份22.5~24.7℃,最低温度1月份为-7~-10.5℃。一般年份春季雨水少,夏季雨水较多,且多半集中在7、8月间,平均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15.
许襄中 《食用菌》1989,(4):27-29
我们于1986~1988年进行了菇、菜露地栽培模式研究试验,初步探讨了丝瓜草菇间作和大白菜平菇轮作两种高产栽培工艺。菇、菜露地栽培,是以蔬菜轮作制为基础,间、套和轮作食用菌的一种新的栽培形式。我们所采用  相似文献   

16.
查尔琦 《食用菌》1994,16(2):30-30
阳畦栽培平菇,畦四周产量较高,而在南方普遍都在畦中间留丰产埂。为了探讨平菇高产栽培措施,我站从1991年起对平菇进行覆土栽培试验,有效地解决了平菇栽培中畦间、四周与中间的产量差异问题。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菌种:糙皮侧耳,引自市农科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栽培种均以棉子壳为主料做培养基。②培养料配方(重量比):棉子壳95%,玉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在室内床架和室外阳畦栽培佛罗里达平菇的基础上,进行室内墙式栽培获得成功。一九八六年秋正式采用此法,在两间建筑面积各15平方米的栽培室,投料五千公斤,共收鲜菇5700公斤,折百斤干料收鲜菇114斤,其中优质头茬菇占65%左右,且每丛菇重平均在3.5斤以上,最大的可达15公斤。  相似文献   

18.
平菇是一种肉质肥厚,味道鲜美;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栽培容易,经济收益高,为群众欢迎的一个蔬菜花色品种。 我省自1980年试种以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1980年为六千平方米,1981年为二万平方米,1982年扩大到三万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5倍。产量由原来每平方米20斤提高到25-30斤,有的生产单位达到每平方米40斤的高产典型。如富阳县农资公司菌种场用玉米芯栽培平菇,在155米2面积上收鲜菇6321斤,每平方米产量高达41斤。又如杭州市江干区资桥公社弄口大队第七生产队,1982年秋栽98米2面积的平菇,仅两个月就收了1768斤鲜菇,扣除成本,每平方米面积得纯利5…  相似文献   

19.
1981年10月,我厂与县良种场协作,利用桔园畦间空地套种平菇400尺~2,香菇200尺~2。截至次年3月15日止,每尺~2已收鲜平菇2.5斤,鲜香菇1.2斤。栽培方法是:在树阴下南半边整地,畦面略斜,宽2.5尺,长35尺。提前二天用0.5%的敌敌畏或  相似文献   

20.
磁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益逐渐受到国内外重视,但磁化水对平菇生长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我们于1984年1月—6月进行了初步试验,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材料采用平菇27号,以玉米杆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