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球虫病是鸭的一种常见原虫病,主要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引起。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3~6周龄幼鸭最易感。急性球虫病的临诊病理特征为血便、出血性肠炎、迅速死亡。慢性仅见食欲减少,消瘦,贫血,偶见下病。1病原毁灭泰泽球虫(Tperniciosa)致病力最强,菲莱氏温扬球虫(W.philiplevinei)致病力较弱。  相似文献   

2.
正鸭、鹅球虫病是由不同属球虫寄生于肠道或肾脏引起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该病可造成雏鸭、雏鹅大批发病和死亡,耐过鸭、鹅生长缓漫,生产性能下降,对鸭、鹅危害较大。1病原鸭球虫病的病原种类较多,其中以毁灭泰泽球虫的致病力最强,其次是菲莱氏温扬球虫。毁灭泰泽球虫寄生于小肠,卵囊小,椭圆形,壁薄,淡绿色,无卵膜孔。孢子化卵囊内无孢子囊,有8个游离的孢子,孢子化时间为17~19h。菲莱氏温  相似文献   

3.
六种磺胺药对北京鸭毁灭泰泽球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北京地区北京鸭雏鸭在4至11月间经常暴发球虫病。据我们的调查,北京鸭球虫有两个种,即菲莱氏温扬球虫(Wenyonella philiplevinei)和毁灭泰泽球虫(Tyzzeria perniciosa),并多为混合寄生,  相似文献   

4.
鸭球虫病是主要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引起,主要侵害鸭的肠道,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寄生性原虫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耐过鸭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鸭鸳鸯等孢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Eimeria)等孢属(Isospora)球虫寄生于鸭肠道引起的以卡他性、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寄生虫病。我国各地许多鸭球虫病的报道中,危害最大的是毁灭泰泽球虫[1]和菲莱氏温扬球虫  相似文献   

6.
一、鸭球虫病全世界已报道的鸭球虫有22种之多,分别属于艾美属、等孢属、泰泽属和温扬属。大部分鸭球虫寄生于肠道,少数寄生于肾脏。其中,以毁灭泰泽球虫的致病力最强,急性暴发性鸭球虫病,死亡率可高达80%。其次为菲莱氏温扬球虫、绒鸭艾美球虫、潜鸭艾美球虫、牛头鸭艾美球虫、丹氏艾美球虫、萨塔姆艾美球虫和水鸭艾美球虫,其他种则未见引发疾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正>在北方地区鸭球虫病的发病率为30﹪~85﹪以上,致死率可达70﹪,患病鸭后期生长发育迟缓,增重缓慢,严重地危害着养鸭业。1病原学寄生于鸭的球虫包括艾美耳属、泰泽属、温扬属和等孢属的多种球虫,常寄生于肠道,少数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肾脏。对鸭具有致病力的球虫主要有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2种,以毁灭  相似文献   

8.
一、鸭球虫病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鸭业的寄生虫病。鸭球虫病为急性球虫病,多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鸭,发病率约30%~90%,死亡率约20%~70%,耐过的病鸭生长受阻,增重缓慢。1.病原。目前国内已发现的致病性球虫主要是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前者有较强的致病  相似文献   

9.
一、鸭球虫病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鸭业的寄生虫病。鸭球虫病为急性球虫病,多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鸭,发病率约30%~90%,死亡率约20%~70%,耐过的病鸭生长受阻,增重缓慢。1.病原。目前国内已发现的致病性球虫主要是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前者有较强的致病  相似文献   

10.
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的寄生虫病,各种日龄的鸭都可感染发病,主要侵害鸭的肠道,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寄生性原虫病.目前国内外报道的鸭球虫共计有4属15种,鸭球虫病是主要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引起,在北京地区多发生在3~5周龄的中鸭,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鸭球虫病的诊治探讨胡太文,苏佳惠(四川省江津市畜牧中心)前言鸭球虫病对养鸭业影响很大,尤对2~3周龄的雏鸭危害更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寄生于鸭的球虫种类很多,计有艾美耳、温扬、泰泽等4个属16种。其中主要引起球虫病的是毁灭泰泽球虫、菲氏温扬...  相似文献   

12.
倪兆朝 《中国家禽》2000,22(8):13-14
本文报道了高邮市麻鸭感染球虫的种类及感染率。共查30个鸭群,球虫阳性26群,阳性率为86.7%。共检测到1科4属14种球虫,其中艾美尔属7种;绒鸭艾美尔球虫、鸭艾美尔球虫,潜鸭艾美尔球虫、巴氏艾美尔球虫、丹氏艾美尔球虫、克氏艾美尔球虫和萨塔姆艾美尔球虫;温扬属3种;鸭温扬球虫、裴氏温扬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等孢属1种;鸳鸯等孢球虫;泰泽属3种:艾氏泰泽球虫、裴氏泰泽球虫和毁灭泰泽球虫。感染最普遍的  相似文献   

13.
1鸭球虫病 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的寄生虫病。发病率为30%~90%,死亡率为20%~70%,耐过的病鸭一般生长受阻,增重缓慢,耗费饲料与人工,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毁灭泰泽球虫卵在外界发育为孢子化卵囊的适宜温度为20℃~28℃;菲莱氏温扬球虫卵囊发育为孢子化卵囊的适宜温度为20℃~30℃。所以,本病的发病季节与气温和雨量的关系密切,北方地区在6~9月是发病高峰。一般以雏鸭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中国禽病学》的记载,致鸭球虫病的有18种之多,但在我国最主要的是2种,即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据同书报道,致家鹅、野鹅球虫病的有16种,我国发现致鹅球虫病的有4种,即鹅艾美耳球虫、有毒艾美耳球虫、稍小泰泽球虫和多斑艾美耳球虫。1流行特点鸭、鹅球虫均以入侵小肠、盲肠为主。鸭有独种寄生肾脏的,寄生肠道的往往出现几种混合感染,造成急性病症。感染后发病时间不等,鹅、鸭多在感染后5~6d发病。鸭、鹅发病  相似文献   

15.
一例黑番鸭传染性浆膜炎并发球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4~8周龄小鸭。鸭球虫病是由多种球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是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而且多为混合感染。2011年7月20日,古田县凤埔乡朱墩村岗头自然村养殖户王某饲养的330羽30日龄黑番鸭发生了一种以摇头、  相似文献   

16.
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的寄生虫病,各种日龄的鸭都可以感染发病,在华北地区多发生在3~6周龄的中鸭,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以侵害鸭的小肠而引起出血性肠炎的疾病。成年鸭感染多呈良性经过,成为带虫者和重要的传染源,3~6周龄的中鸭可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可达30%~50%,死亡率20%~60%不等。耐过的病鸭生长发育缓慢,对养鸭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本病的病原是鸭球虫。引起鸭致病的球虫种类较多,其中以"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为主,其中前者致病力较强,后者较弱。病鸭粪便中含有很多球虫的卵,叫做卵囊。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各地送检的106例鸭球虫病例进行球虫调查。结果表明危害福建省的鸭球虫主要有3种致病球虫,分别是毁灭泰泽球虫、菲莱氏温扬球虫和鸳鸯等孢球虫;在106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的病例67例(占63.21%),表明全省目前鸭球虫病是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为主;同时调查还表明家鸭球虫发病日龄以16~50d居多(占84.91%),发病时间多在每年的3~8月份,发病品种以番鸭居多,这为科学防控鸭球虫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菲莱氏温扬球虫是鸭球虫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为了寻找种特异性的遗传标记,本研究采集广东省某鸭场的新鲜鸭粪,通过Sheather's蔗糖漂浮法收集球虫卵囊,经形态学鉴定为菲莱氏温扬球虫;提取该球虫DNA样品,经过PCR扩增,首次获得了该虫的18S rDNA基因部分片段;对该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比较了该虫株与其他原虫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对菲莱氏温扬球虫序列与艾美耳科其他球虫关系较近,系统进化树分析属于艾美耳科的另一分支.表明18S rDNA基因在鸭菲莱氏温扬球虫的分类鉴定上是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菲莱氏温扬球虫是鸭球虫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为了寻找种特异性的遗传标记,本研究采集广东省某鸭场的新鲜鸭粪,通过Sheather’s蔗糖漂浮法收集球虫卵囊,经形态学鉴定为菲莱氏温扬球虫;提取该球虫DNA样品,经过PCR扩增,首次获得了该虫的18S rDNA基因部分片段;对该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比较了该虫株与其他原虫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对菲莱氏温扬球虫序列与艾美耳科其他球虫关系较近,系统进化树分析属于艾美耳科的另一分支。表明18S rDNA基因在鸭菲莱氏温扬球虫的分类鉴定上是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0.
<正>鸭球虫病是养鸭过程中的常见原虫病之一,主要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扬球虫引起,各年龄段的鸭均可感染,以3~6周龄的雏鸭最容易感染,给养鸭产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19年2月下旬,光山县李集乡养殖户柳某购入5 200只肉雏鸭,27日龄发现鸭群采食量减少,精神不振,缩头,水样腹泻、多为黄褐色或黄色、混有血液,4 d后发生零星死亡。该养殖户疑为里疫氏杆菌及病毒所引起的腹泻,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