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果异胫小卷蛾是南非果树上重要经济害虫。珠海检验检疫局曾在南非鲜橙中截获过该虫。本文对坚果异胫小卷蛾的分布、寄主及成虫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该虫的DNA条形码检测方法。通过GenBank数据库比对分析,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及BOLD数据库查询比对,可最终确定所截获害虫为坚果异胫小卷蛾。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九洲办事处截获了一批旅客携带的南非鲜橙。经技术中心实验室剖检发现蛾类活幼虫,饲养为成虫后,经形态鉴定及分子比对,确认为坚果异胫小卷蛾(Thaumatotibia batrachopa(Meyrick,1908)),该虫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坚果异形小卷蛾分布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南非、津巴布韦等国家,目前我国未有分布报道。其寄主植物主要有:柑橘、番石榴、可乐豆、硬胡桃、海檀木、澳洲坚果、咖啡、圆滑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澳洲坚果主产区叶枯病进行采样调查和病原菌分离,得到了216个菌落。其中,81.9%为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pp.),12.5%为炭疽菌,0.6%为拟茎点霉。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拟盘多毛孢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为叶枯病主要病原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澳洲坚果叶枯病主要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室内药剂毒力测试表明,对澳洲坚果叶枯病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40 g/L戊唑醇悬浮剂、12.5%烯唑醇悬浮剂,其次为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等。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药膜法和卵卡浸渍法测定了10种蔬菜田防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常用杀虫剂对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的影响,旨在评估各药剂对该蜂不同发育阶段的安全性,为小菜蛾防治过程中杀虫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溴虫腈和杀螟丹对拟澳洲赤眼蜂成蜂有明显的触杀毒性。杀螟丹处理显著降低羽化率(0~34.37%),在卵期和预蛹期处理还导致拟澳洲赤眼蜂畸形;多杀菌素在成虫期前的各处理均显著影响拟澳洲赤眼蜂的发育;溴虫腈在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处理对拟澳洲赤眼蜂的发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氟啶脲、茚虫威、苏云金芽孢杆菌、虫酰肼和丁醚脲对拟澳洲赤眼蜂成蜂及各发育虫态均较安全,为小菜蛾生防区理想的配合药剂。  相似文献   

5.
澳洲坚果树(Macadamia ternifolia)的果实可供食用;木材红色,适宜做家具等。该树的果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桌上坚果之一。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热带雨林中,现世界热带地区均有栽种。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2022年4月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圃内发现澳洲坚果干花病, 该病害危害花序, 造成花瓣变褐、花序轴干枯甚至整个花序干枯死亡。本研究根据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菌, 并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及TEF-TUB-ITS多基因联合建树明确病原种类, 结果显示其致病菌为亚洲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asiatica与腐生新拟盘多毛孢N. saprophytica。这是亚洲新拟盘多毛孢与腐生新拟盘多毛孢造成澳洲坚果干花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景洪发生的澳洲坚果果实褐斑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为Calonectria pentaseptat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5~30℃,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0~25℃,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紫外光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不同的糖溶液可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芒果剪叶象是我国芒果的重要害虫之一.对于该虫的外生殖器形态、结构,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该虫的雄性和雌性的外生殖器进行初步描述,可供分类、鉴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金兰 《植物检疫》1993,7(3):214-214
1985年10月,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从法国引进一批林木花卉种子,计15份。经检疫,在其中3份梧桐树种子中发现了数头皮蠹幼虫(2头活虫、1头死虫),鉴于皮蠹科幼虫较难鉴定,于是对该虫进行了饲养、观察、描述与记载;对受污染的梧桐树种全部扣留销毁。该虫经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张生芳先生鉴定为 Reesa  相似文献   

10.
澳洲红铃虫     
澳洲红铃虫 Pectinophora scutigera(Holdaway)在澳大利亚是棉花的重要害虫,常对棉铃造成严重为害,有些国家对它执行严格的检疫措施。该虫在形态上与棉花红铃虫近似,我国无此虫,为便于检疫部门识别,现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