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4种途径远距离传播节节麦的能力。结果表明,商品麦种是节节麦最重要的远距离传播途径,携带率为20%,平均携带量0.51个小穗/kg;联合收割机携带量随疫区节节麦发生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不同部位携带量不同。割台、粮仓(含卸粮筒)2个部位携带量最大;小麦秸秆和收获的籽粒可以大量携带节节麦种子,但其一般不直接进入农田,危险性略低。  相似文献   

2.
土壤处理防治小麦田杂草节节麦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节麦是我国冬小麦田中的一种恶性杂草。本文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了有效防治节节麦的土壤处理剂,为冬小麦田节节麦的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温室试验结果发现:氟噻草胺、噁草酮和异丙隆对节节麦毒力较高,GR50值分别为37.2、15.7和349.3 g/hm2,均低于各自田间推荐剂量,但其在小麦与节节麦之间的选择性指数为0.6~1.1 (< 2),说明安全性差。异丙隆与噁草酮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后,对节节麦联合作用类型均呈现加成作用,其中以质量比4 : 1复配后的除草活性高于异丙隆单剂,且各单剂对小麦的安全性有所提高,选择性指数达2.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异丙隆与噁草酮复配后在有效成分600~900 g/hm2剂量下于杂草出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药后60 d对雀麦、节节麦、猪殃殃和播娘蒿的防除效果达86%以上,增产效果明显,达13%以上,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3.
麦圆叶爪螨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麦圆叶爪螨对小麦的为害有秋、冬季和春季两个明显时期.秋、冬季为害和春季为害均随着麦圆叶爪螨发生数量的增加,而使小麦产量下降.产量损失率(秋、冬季为害产量损失率y4',春季为害产量损失率ys)与麦圆叶爪螨发生数量(秋、冬季为x1;春季为x2)均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关系武分别为y4'=0.030 0x1-0.882 5,y8=0.016 2x2-0.275 7.拟定350 kg/667m2产量水平下,小麦越冬期和春季麦圆叶爪螨的防治指标分别为33cm单行长小麦上螨口112头和170头.  相似文献   

4.
有害杂草——节节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节麦AegilopssquarrosaL.属禾木科(Gramineae)山羊草属(AegilopsL.),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杂草之一。我国原无节节麦,后在我国西安,新乡、山东及山西零星发现,最近河北苍州地区的小麦地里也发现不少此草,对小麦的产量和质?..  相似文献   

5.
张凤景 《植物医生》2009,22(2):41-41
冀州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为2万hm^2,历年以来,并未发现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在麦田造成危害。2002年首次发现节节麦危害,之后逐年增多,到2008年发生面积达1,4万hm^2,其中重发生面积2666.7hm^2,发生范围已遍及全市11个乡镇,全市草田率38.5%,一般密度每m^2为2.3株,最高密度7.2株。从调查情况看,目前节节麦、雀麦恶性杂草虽然密度较低,但由于该草多发生在高水肥麦田,适应性强,繁殖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部分麦田已成为优势杂草种群,对冀州市的小麦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是麦田难治杂草,研究环境条件对节节麦发芽的影响对预测其适生区域及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以采自陕西、山东和河南的3个节节麦种群为对象,通过室内和室外萌发试验研究了水势、pH、盐分和播种深度与节节麦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节节麦种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相似的萌发及出苗特性,其萌发对水势敏感,发芽率随水势的下降而降低,当渗透势小于-1.0 MPa时,种子不萌发;节节麦萌发对pH要求不高,在pH 3~10条件下发芽率均超过70%;其萌发具有一定的耐盐性,盐浓度为0 mmol/L时,发芽率最高,盐浓度大于420 mmol/L时,节节麦不能萌发;节节麦出苗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播种在土壤表面时,出苗率最高,播种深度大于10 cm时,未发现节节麦出苗。3个节节麦种群发芽对上述不同环境因子的反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为北方麦田恶性杂草之一,由于其为小麦D染色体组的供体,选择性化学防治难度较大,发生严重的地块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综述节节麦在我国的分布及危害,并从节节麦生物学特性、与小麦的竞争、遗传多样性、防除与利用现状等方面阐述其研究概况,展望节节麦在杂草防控方面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节节麦化学防治及综合防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节节麦是一种恶性杂草,对小麦生长危害大,其发生面积在鲁南地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节节麦的发生规律及逐步蔓延的原因,提出了草害的有效防治对策,对防控鲁南地区节节麦草害的恶性蔓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警惕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蔓延危害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节节麦是一种进境危险性植物杂草,近年来在河北等省区麦田发生危害,面积迅速扩大,以目前节节麦传播蔓延的速度,节节麦将在各适生区域泛滥成灾,严重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和粮食安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节节麦的来源和成灾原因,提出了应急措施和控制节节麦危害蔓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麦田泽漆对小麦危害造成产量损失,通过试验得到麦田泽漆密度(x)与小麦产量损失率(y)之间为双曲线关系,即:^y=x/(8.9920 0.0181x)。根据生态经济阈值的定义,建立了麦田泽漆的生态经济阈值模型,按目前淮北麦区的小麦产量、价格及除草成本、效果等,计算得出高、中、低产麦田泽漆的化学防除指标分别为30株/m^2、40株/m^2、65株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其防治经济阈值,本文通过田间淘土监测及剥穗调查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小麦吸浆虫虫口密度所对应的小麦产量损失,建立了小麦吸浆虫出土虫量x与小麦产量损失率y之间的回归方程y=-0.000 043 x2+0.103 957x+1.404 1(F=238.01,P0.01,r=0.985 6)。在小麦产量300 kg/667m2,选用48%毒死蜱乳油防控,成虫期防治1次的经济阈值为4.41头/样方(10 cm×10 cm×20 cm),蛹期防治1次的经济阈值为8.07头/样方。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杂草密度对蒜薹和蒜头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产量损失与杂草密度关系方程:y=0.000 05x2+0.008 3x+0.16。根据防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得出杂草经济危害损失允许水平为0.62%,从而确定蒜田杂草生态经济阈值为43.84株/m2,在此阈值以下,可不施药。  相似文献   

13.
小麦田节节麦的识别及防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农户自行串换麦种,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先后传入丰县赵庄、师寨、欢口、凤城等乡镇。该草小穗头极易逐节自然脱落掉人土壤,成为田间主要感染源。节节麦分蘖力强,繁殖率高,人工防除难,加之其遗传基因亲缘关系与小麦较近,多年来未找到防除它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吐伦球坚蚧Rhodococcus turanicusArch.种群密度与杏树产量的调查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得出:40%毒死蜱·机油乳剂对其防治效果较好,7d后的防治效果可达83.99%;初步探明了吐伦球坚蚧的为害损失率,建立了杏树损失率与吐伦球坚蚧种群密度的回归模型为y=24.671Ln(x)-16.56(y为杏产量损失率,x为种群密度,单位为头/30cm),相关系数(R2)为0.82,并制定了不同价格下吐伦球坚蚧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笼罩法测定了小菜蛾在秋甘蓝不同生育期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建立了产量损失率与小菜蛾虫口密度的回归关系式。结果表明,在秋甘蓝苗期、莲座期、结球始期和结球中后期秋甘蓝损失率(y)与小菜蛾虫口密度(x)关系式分别为:y=9.480 6x-2.586 2,y=3.621 8x-0.790 2,y=-0.210 7x2+6.698 1x-1.906 5和y=0.081 1x2-0.147 9x+0.405 4。根据经济阈值模型,秋甘蓝不同生育阶段的小菜蛾幼虫经济阈值分别为苗期0.54头/株,莲座期0.91头/株,结球始期0.67头/株,结球中后期6.08头/株。该研究为秋甘蓝小菜蛾的防治策略和经济阈值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早春播娘蒿对小麦的危害损失和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研究了鲁西平原麦区播娘蒿(Deseurainia sophia L.schur)与小麦的竞争关系,通过两年试验,得出了播娘蒿有关生物性状与小麦产量结构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播娘蒿密度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为幂函数曲线回归,即:y’=0.5226X~(0.6635)并求得当地生产水平下经济危害允许损失率(EIL)为2.56%,播娘蒿经济防除阈值(ET)模型:  相似文献   

17.
节节麦防除药剂及其增效助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能有效防除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除草剂及助剂,通过室内盆栽法评价11种除草剂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分析比较15种不同助剂对其中2种除草剂甲基二磺隆和异丙隆的增效作用,并明确其最适配比。结果显示,在供试11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异丙隆对节节麦具有较的好防除效果,当其施药量分别为13、1 000 g(a.i.)/hm2时,对节节麦的鲜重抑制率分别达68.40%和76.46%,其余9种除草剂的防除效果较差,鲜重抑制率在4.62%~35.95%之间;筛选到对甲基二磺隆有显著增效作用的2种助剂——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有机硅408,其最适用量分别为甲基二磺隆喷液量的0.5%和0.2%(体积比),增效分别为15.21%和26.52%;筛选到对异丙隆有显著增效作用的3种助剂——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聚醚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乙基和甲基酯植物油,其最适用量分别为异丙隆喷液量的0.1%、0.05%、0.25%(体积比),增效分别为26.24%、21.80%和25.99%。表明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可用于防除节节麦,添加助剂可进一步提高其对节节麦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麦纹枯病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点系统观察与成熟期分病级测产相结合,对鄂北麦区当家小麦品种受小麦纹枯病为害后的产量损失率及防治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鄂北麦区小麦纹枯病防治指标为病株率40%,病指17,防治适期为4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桃小食心虫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苹果不同品种桃小食心虫危害的经济阈值,为合理制定苹果桃小食心虫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卵果率作为防治指标,对卵果率和苹果产量及产量损失的统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产量损失率(y)与卵果率(x)呈正相关,其线性回归式分别为:‘津青’,y=0.650 8x+2.091 6(R=0.994 06*);‘黄元帅’,y=2.099 5x+0.984 5(R=0.986 0*);‘乔纳金’,y=0.589 1x+2.373 3(R=0.910 9*)。[结论] 应综合有关因素确定不同品种苹果不同产量水平的经济允许产量损失率,制定出相应的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了临汾市植保部门秋末和初春应用新型除草剂3.6%甲基碘磺隆钠盐·甲基二磺隆可分散粒剂防治麦田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的防效情况,以及不同用量、不同时间的药效情况.并提出了宜秋末冬前推广使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