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农田开挖防鼠沟,沟内放置捕鼠筒的沟筒法灭鼠技术,在不使用化学杀鼠剂的情况下,可以阻断害鼠向田间的迁移,达到保持田间持续无鼠害的目的。与夹捕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沟筒法捕鼠效果明显好于夹捕法,对害鼠具有持续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秋阳 《植物保护》2001,27(6):42-43
根据 1996~2000年的农田鼠情监测 ,沧源县农田害鼠以大足鼠为优势种 ,占总数的 98.3%。大足鼠一般在田梗、沟边、机耕路等处挖洞穴居 ,以取食农作物种子、根、茎为主。 5月和11月为两个捕鼠高峰期 ,年度间捕鼠率变化不大 ,雌雄性比为1∶1.35。灭鼠时机为4月和10月底至11月初的干旱季节 ,宜选用敌鼠钠盐、大隆、绿享鼠克等高效、低毒、安全的杀鼠剂 ,以稻谷作饵料为好。  相似文献   

3.
董维惠 《植物保护》1985,11(6):37-38
灭鼠方法很多,目前提倡以肠道杀鼠剂为主的综合防治。当大范围内害鼠严重时,毒饵灭鼠工效高、成本低、使用得当能够迅速降低鼠密度。提高毒饵法灭鼠的效果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如果一次灭褐家鼠效果为70%,7个月后就可恢复到原来的密度;一次灭鼠效果在90%以上,14个月才能恢复到灭鼠前的密度,相当于效果70%的两次灭鼠。 保证质量提高灭鼠效果是灭鼠实践中极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使用杀鼠剂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出现抗凝血杀鼠剂以来,杀鼠剂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通常,慢性杀鼠剂多用于灭家栖鼠,急性杀鼠剂多用于灭野鼠。正确使用灭鼠剂是提高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4.
器械灭鼠又称物理灭鼠,该法不宜大面积或鼠密度很高的情况下使用,在住宅区、仓库等建筑物中较为常用。常用的灭鼠器械有夹类、笼类、压板类、刺杀类、套扣类和水淹类等;捕鼠器械有鼠夹、鼠笼、竹套等;以及电子捕鼠器、粘鼠板以及超声波驱鼠器等新器械。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农田鼠害日趋严重,据鼠情系统监测,1991~2002年平均捕获率均在10%以上,对农作物危害严重,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的春播作物被害更为严重,1999年有的乡镇春播玉米田的被害穴率高达90%以上,不得不重新改种其他作物。2002年10~12月份农田鼠密度仍分别达11.33%、12.0%、18.0%,2003年1月份的鼠密度为11.33%,接近于去年同期的鼠密度12.67%,是春季防治指标的3.78倍(见表1,表2)。因此,春季农田害鼠发生严重,亟需选用高效、持效期长、低毒的杀鼠剂,开展适期用药防治,提高灭鼠效果和确保春播作物一播全苗、安全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频发的“毒鼠强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鼠害及杀鼠剂管理的关注,国家已下决心在年内彻底消灭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为顺利开展毒鼠强等杀鼠剂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了解杀鼠剂发生危害情况,研究鼠类生物学特征,推荐杀鼠剂新产品新技术,加强杀鼠剂的监督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1目前我省鼠害发生危害防治概况1.1鼠害发生情况目前江苏省农田鼠害发生面积6000万亩(夏秋合计),害鼠种类多、密度大。主要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等。据某疾病控制中心监测家鼠结果:褐家鼠占50%、小家鼠占40%,为家鼠优势科;黑线姬鼠、褐家鼠、黑线仓鼠为农…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温的转暖 ,一年一度的春耕春种即将来临 ,对于作物病虫鼠害的防治问题也随之提上了议程。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采取必要的综合防治措施 ,有效地降低鼠密度 ,减少病虫源 ,对全年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重大作用。1 春季灭鼠  春季是害鼠繁殖高峰期 ,春季灭鼠工作的好坏影响着春耕生产能否顺利开展 ,关系着全年的农业安全生产。因此 ,针对当前各地区害鼠情况 ,因地制宜地开展灭鼠工作 ,以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在低密度鼠区 (捕鼠率 5 %以下 )以生态控害为主 ,坚持以生态控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农田灭鼠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处于低谷时期,致使害鼠密度不断上升,严重地为害着农作物的生产、销售,咬断种苗,盗食粮食。综合今年各县(市)的统计数据,咸宁地区农田鼠害发生面积2.39万hm~2,损失粮食1.65万吨,据通城害鼠监测资料,今年鼠密度农田高达17.6%,室内高达11.3%,为近几年来的高峰期,灭鼠工作急不可待。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设施保护地害鼠监测及持续控制方法,于2014—2018年在北京市平谷区开展设施蔬菜园区TBS控鼠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线形TBS和封闭式TBS对害鼠均有防控效果,且在鼠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可用于鼠害监测。2015年应用封闭式TBS后,试验园区鼠密度得到很好控制。鼠害明显减轻,2016—2018年夹捕法调查显示园区内灭鼠效果达到100%。受周边环境影响,封闭式TBS不同方位捕鼠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地芬·硫酸钡属于非毒杀类的杀鼠剂,通过在云南丽江农田开展试验,调查了20.02%地芬·硫酸钡颗粒饵剂对农田害鼠的灭杀效果。结果表明,当地主要害鼠对该饵剂的平均取食率为67.7%,相对于小麦的摄食系数为1.07,该饵剂对当地9种害鼠均具一定灭杀效果,投饵15d后校正灭鼠率为68.13%,30 d后校正灭鼠率为76.94%。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稻区毒饵灭鼠后害鼠种群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稻作区大面积毒饵灭鼠后,褐家鼠种群密度下降很快.相对而言,小型鼠小家鼠(农舍区)与黑线姬鼠(农田区)及栖息在房屋上层的黄胸鼠,容易漏灭.在多种鼠并存而灭鼠效果较差的地区,甚至会出现灭后小型鼠捕获率上升的情况,则是先前受种间竞争抑制其活动之故,所以制定灭鼠技术方案应注意当地鼠种组成.灭鼠质量的好坏和灭鼠面积的大小,对灭鼠后的数量回升速度有较大的影响.灭鼠率越高,灭鼠覆盖面积越大,害鼠种群保持在较低水平的时间越长,害鼠种群回升的速度越慢.但无论如何,若生态环境条件不变,毒饵杀灭后害鼠种群密度总会回升,即仅单纯依靠毒饵灭鼠手段,难以持久控制鼠害.所以既要因地制宜提高化防质量以抑制害鼠数量,更应大力提倡生态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3—2014年在瓮安县开展TBS围栏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结果表明,2个TBS围栏共捕获鼠类37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小家鼠、褐家鼠等3种,以黑线姬鼠和小家鼠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捕鼠数的56.68%和37.97%,鼠种种类及种群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接近。捕鼠高峰在6月和9月。开放式TBS围栏捕鼠数量明显多于封闭式。水稻田、玉米地害鼠平均控制效果为56.67%。  相似文献   

13.
不同安装方式TBS围栏控制农田害鼠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TBS围栏不同安装方式对农田害鼠的控制效果。2013—2014年在贵州省息烽县开展了封闭式和开放式TBS围栏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结果表明,4个TBS围栏共捕获鼠类140只,隶属2目2科5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捕获鼠种种类及优势鼠种组成与息烽县历年采用鼠夹法监测结果相一致。封闭式和开放式TBS围栏捕鼠数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捕鼠情况基本一致,捕鼠数量高峰期均集中在5-7月份。封闭式和开放式TBS围栏对农田害鼠均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两种安装方式控鼠效果差异不显著,控鼠效果分别为51.95%、60.00%。由于开放式TBS围栏比封闭式在田间安装更为灵活方便,不影响农事操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杀鼠剂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辉 《植物保护》2018,44(5):85-90
杀鼠剂研究与应用是害鼠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化学治理则是鼠害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我国主要杀鼠剂种类及特征,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杀鼠剂应用技术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及以生态学理念为指导的鼠害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中,在有效避免鼠类为害的前提下,如何有效降低杀鼠剂应用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最大化发挥鼠类的生态学功能,将是害鼠生物学及杀鼠剂应用研究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剖析了玉林市2006年以来稻田害鼠发生为害加重原因,认为灭鼠工作开展不平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田抛荒丢荒现象严重、耕作栽培技术改变、捕捉猎杀害鼠天敌等是造成其发生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提出以绿色生态防鼠技术为基础、以化学杀鼠剂灭鼠为重点、以春秋季统一灭鼠为手段的控制稻田害鼠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农田害鼠(大仓鼠、黑线仓鼠和黑线姬鼠)密度夹夜、查洞方法和不同捕鼠夜次的系统调查对比,确定了以夹夜法连续捕鼠3夜是调查农田害鼠密度及研究消长规律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物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鼠又称生态学灭鼠.主要采取断绝鼠食、搞好防鼠建筑设施、消除周边鼠类隐蔽场所等.破坏害鼠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严格控制或减少鼠类的增殖或增加其死亡率.以降低害鼠密度。生态控鼠的主要措施有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搞好水利实施建设、提高耕作技术水平、做到村镇规范化建设以及对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和作物布局规范化调整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1996~2007年安康市汉滨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本区农田、林区鼠类和家栖鼠类主要种类有7种,黑线姬鼠为农田、林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6.41%;褐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6.08%;安康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3种害鼠,应将其列为安康市主要的监测对象.同时分析了4种害鼠的分捕率流行动态.  相似文献   

19.
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4—8月,在贵州余庆灭鼠示范基地开展了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和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鼠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安装方式的TBS围栏共计捕获害鼠462只,鼠种有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鼠句鼠青6种,不同TBS捕获害鼠的构成基本一致,均以黑线姬鼠数量最多。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获害鼠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以5月捕鼠数最多,6—8月捕鼠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个捕鼠筒捕鼠量分别为3.61只、4.08只、5.50只,说明采用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方法可行,具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天佑 《植物医生》2001,14(4):39-40
化学药物(杀鼠剂)是施药灭鼠的前提条件 ,毒饵摄食量多少是灭鼠效果高低的保障。选择对鼠类适口性好 ,并且经济的饵料 ,既可以减少资金投入 ,又可以达到较好灭鼠效果。因此。县植保植检站于2000年7月21日~25日在遵义县南白镇青山村对农田优势鼠种(黑线姬鼠)进行了不同饵料毒饵毒杀试验。1试验区概况及设置1.1试验区设在南白镇青山村 ,该村属于自流灌溉水源条件好 ,光照充足 ,海拔800m~850m ,耕地面积208.2hm2,农户1183户 ,农业生产走在全县前列。1.2试验区设置设试验区5个 ,分别为稻谷粒毒饵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