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区蕹菜白锈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安全蕹菜的生产,通过整理、汇总历史资料和病菌接种试验,总结出蕹菜白锈病的发生规律、影响年度间发生程度的气象要素、病害发生的预测预报要点,摸索出最佳防治适期为三叶一心期,筛选出防治效果稳定、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用药品种与使用浓度。该技术应用于指导田间生产,全年防治面积减少70%,蕹菜增产、增效15%~30%。  相似文献   

2.
蕹菜别名空心菜、竹叶菜、通菜、藤藤菜,属旋花科1年生或多年生植物,食其嫩叶和嫩茎,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夏秋季重要的绿叶蔬菜。由于蕹菜耐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供应期长、产量高、品质好、种植成本低,深受菜农和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在南方得到广泛种植,北方一些地区亦有栽培,并逐渐增多。随着南方栽培面积的扩大和北方保护地种植的普及,蕹菜病害也日趋严重,2003-2004年我所蔬菜研究室对吉安、泰和、永丰等地的蕹菜进行了病害调查,发现吉安市蕹菜病害主要有沤根、猝倒病、白锈病、褐斑病、轮纹病及花叶病等,现将这些病害的识别与防治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泉州市地处闽东南沿海,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蔬菜种植面积5.3万hm2,蕹菜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种植后,由于其营养价值较高,对人体有明显的食疗作用,并且抗高温,产量高,深受农民欢迎,成为夏季种植的主要绿叶蔬菜.全市种植面积3 333 hm2以上,占常年蔬菜种植面积6.3%.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蕹菜白锈病日趋严重,一般叶发病率在12%~30%,严重的40%~50%,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以上.为了有效控制其危害,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吉安蕹菜优势虫害田间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全国无公害蔬菜永丰县生产示范基地及全国最大蕹菜籽生产基地在吉安的建立,蕹菜尤其是吉安大叶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蕹菜害虫为害也日趋严重,影响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识别蕹菜害虫及其发生为害规律,并掌握其可行的防治方法,1999-2002年我所进行了田间蕹菜虫害识别调查和综合防治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防治蕹菜白锈病的理想药剂,本文比较了甲霜·锰锌、嘧菌酯和代森锌对该病害的田间药效和残留,结果表明,400倍液的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00倍液的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效果好于400倍和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样品均未检测到农药残留。从持效期和农药使用准则考虑,在生产中可选用400倍液的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00倍液的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蕹菜白锈病,两种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
南昌县蕹菜的主要病虫有白锈病、褐斑病、轮斑病、病毒病、斜纹夜蛾、甘薯麦蛾等,本文分别阐述了其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科学指导蕹菜生产,帮助菜农增收。  相似文献   

7.
研究制定病虫测报调查方法(即调查标准),是全国和省级病虫测报站的主要职责之一,做好这项工作对保证和提高预测预报质量十分重要。一、制定调查标准是病虫预测的前提大凡预测,都是从现在推未来,从已知求未知。预测农作物病虫害的“现在”和“已知”条件,就是影响病虫种群消长的病虫发生数量(基数)、作物抗性、耕作栽培及气象等环境条件的历史资料、现实资料及部分的预报资料,可统称为病虫调查资料。“推”“求”  相似文献   

8.
薛德乾 《植物医生》2002,15(3):20-21
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又称马苋 ,马齿草 ,是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状草本野生蔬菜 ,具有提神、清热利湿、滋补凉血、杀菌防病之功效 ,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市场上供不应求 ,人们经过驯化栽培使其成为栽培蔬菜 ,满足市场的需求。白锈病是马齿苋栽培上最主要的病害 ,一般叶病率3%~35% ,重者60%~80% ,严重影响商品的外观和食用价值 ,以往有关此病的报道不多 ,为了有效地掌握该病的发生和防治 ,笔者于1999年至2001年对白锈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症状马齿苋白锈病主…  相似文献   

9.
张原 《湖北植保》1998,(1):10-11
1998年武汉市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武汉市蔬菜病虫测报站(430023)张原随着蔬菜种植面积扩大,特别是棚栽蔬菜面积扩大,以及品种结构调整,栽培措施更新,蔬菜南调北运大市场流通,使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蔓延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根据我站历...  相似文献   

10.
山葵黑心病和白锈病田间发生及危害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葵黑心病 (PhomawasabiaeYokogi)和山葵白锈病 (AlbugowasabiaeHara)属我国大陆新传入的病害。田间调查结果 :山葵黑心病严重 ,株发病率为 93%~ 1 0 0 % ,叶发病率2 8%~ 78 9% ,病情指数 9~ 4 1 8;1年流行 2个高峰期 ,即 5~ 6月和 1 1~ 1 2月。白锈病呈零星发生 ,株发病率 2 1 %~ 4 3% ,叶发病率 5 7%~ 1 3 8% ,病情指数 0 83~ 3 5;发生期于 5月份。将两种病原菌分别对 1 4科 34种果蔬作物进行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试验 ,均未见发病。调查了 9科 1 8种田间杂草也未发现病害症状。初步认为 ,这两种病原菌专化性强 ,对寄主作物有较严格的选择性 ,由于山葵黑心病的发生严重 ,可成为引种山葵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是发展柑桔生产的适宜区。现在本市两县(荣县、富顺)三区(沿滩、大安、贡井)种植柑桔1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4万亩。矢尖蚧(Unaspisyanonensis)为本地柑桔重要害虫之一。1986年全市发生3.21万亩,占投产面积的80.25%,造成柑桔产量损失4012吨。为搞好此虫的测报和防治,成立课题组,自1987—1990年进行了研究。一、矢尖蚧发生调查通过1987—1990年,在4个点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岳池县近年来蔬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设施栽培发展很快,已将2008年定为设施农业建设年。近年来,笔者通过对蔬菜作物病虫的大量调查,基本掌握了病虫防治的关键技术。1蔬菜霜霉病叶菜类霜霉病是大白菜、莴苣、甘蓝等叶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3.
广西苦瓜蔓枯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葫芦科苦瓜属蔓生草本植物,既可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作为药材~([1-2]),还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瓜类蔬菜。随着苦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设施大棚栽培面积的扩大,苦瓜蔓枯病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近年来,广西部分设施大棚中苦瓜植株蔓枯病发病率超过8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蔓枯病  相似文献   

14.
蜗牛属软体动物.近几年来,在较大面积的蔬菜发生危害,尤以渡秋淡的小白菜等叶菜类幼苗受害较重,严重影响蔬菜生产.为了掌握危害蔬菜的蜗牛种类及其发生规律,以指导防治.作者于1982年起,在市郊各菜区开展了调查,发现为害蔬菜的蜗牛,以细钻螺分布广,为害蔬菜的种类多而重,其次还有同型巴蜗牛、灰巴蜗牛、双色胡氏螺、椭园萝卜螺、褐云玛瑙螺.此外还有锈花嗜粘液蛞蝓、野蛞蝓、高突足襞蝓等.细钻螺以成、幼贝在菜地浅土层中或土、石块下,枯枝落叶下,农田附近的杂草丛中越冬,于次年3—4月天气回暖后开始活动,4~10月间均见发生为害,但以7~9月高温多雨季节为害最烈,1982—1983年调查上尧等12个乡村均普遍发生为害,7月下旬~9月上旬严重为害渡秋淡的小白菜幼苗,还为害芥菜、香芹、小口白、京白、蕹菜、韭菜的幼苗,从种子萌发至三片真叶期前均波严重危害.它以齿舌将生长点或叶、茎舐磨成孔洞或吃断,引起缺苗甚至导致重播2—3次.1982年据安吉、上尧、津头三个乡的不完全统计.播种小白菜11028亩,细钻螺发生面积3025亩,占播种面积的27.4%,失收679亩,减产135.8万斤,损失种子543斤以上.该螺的低畦、潮湿、阴蔽、腐植质较多的,以及没有翻过的菜地发生为害较重,早晨太阳出之前或下午日落之后,特别此时,当菜农淋水土湿  相似文献   

15.
一、病虫测报随时代发展不断变革 1940年日本稻瘟病、稻飞虱大发生,损失稻谷46.5万吨,为了有效防治病虫为害,确保粮食生产,1941年制定了《农作物病虫测报实施纲要和要领》,把预测预报工作作为国家拨款的一项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至今已有45年历史了。随着时代发展,农林水产省曾对病虫测报纲要和要领先后进行11次修订:增补测报对象、改进测报方法,使测报工作不断适应生产制度和裁培方式变革的需要。如1941年病虫测报对象仅有稻、麦两种作物的8种病虫,1947年把马铃薯、大豆、甘薯病虫列为测报对象;1960年制定果树、茶叶病虫测报办法、1968年制定鼠害测报办法、1969年制定蔬菜病虫测报办法,  相似文献   

16.
沙县地处福建中部,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是柑橘的适生区,全县种植柑橘面积1.18万hm2。2004年沙县植保站开始承担福建省植保植检站柑橘病虫预测预报项目,按照省站“柑橘病虫调查规范”要求,结合本县柑橘病虫发生历年资料,针对不同柑橘病虫种类采取不同的测报方法,每年发布《柑橘病虫情报》8~10期,每年指导全县柑橘病虫防治面积8.26万hm2次。经过多年的柑橘病虫观测摸索和2年的系统测报实践,初步总结出一套适用本县柑橘生产实际的柑橘病虫测报技术。1柑橘病虫测报的实践1.1柑橘害螨采用镜检法测报。从2月份开始,每隔7 d检查1次。平地橘园采…  相似文献   

17.
杨少波 《广西植保》2000,13(3):13-15
近 1 0 a来 ,广西田阳县冬种蔬菜生产发展迅速 ,1 999年冬菜栽培面积达 1 .1 3万hm2 ,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有番茄、西葫芦、四季豆、黄瓜、辣椒等。由于冬菜连年种植 ,病害菌源量及虫源基数大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 ,病虫发生严重 ,给冬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笔者对田阳县冬菜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1 冬菜主要病害的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1 .1 霜霉病类  主要有黄瓜的霜霉病。历年发病重 ,一般情况下可造成减产 1 0 %~ 1 5 % ,严重时可达30 %以上。该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 ,以进入开花结果期的成株中部叶最易发病。…  相似文献   

18.
佳多虫情测报灯在测报中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大丰市一直把白炽灯诱集害虫作为水稻害虫测报的重要手段。白炽灯诱集害虫数量少,费工、费时,有时害虫鳞片损坏,识别困难。从2003年开始引进应用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佳多牌虫情测报灯,与白炽灯进行比较,研究其在实际测报工作中的优、劣。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大丰市大中镇灶圩村2组进行。面积20hm2,主要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其中水稻占80%以上。由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派专人按要求安装佳多虫情测报灯,测报灯固定在高6cm、长宽各为110cm的水泥基座上,柜门向东。水泥基座建于稻田中央。白炽灯安装在灶圩…  相似文献   

19.
稻纵卷叶螟是东台市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 ,常年发生 2代 ,四 ( 2 )代为迁入代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迁入 ,五 ( 3)代为主害代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迁出 ,一般不发生六 ( 4)代。 1 998~ 1 999年 ,六 ( 4)代稻纵卷叶螟在本市连续 2a大发生 ,每年受害面积 2 .3万hm2 以上 ,未治田块水稻平均产量损失率分别为 1 1 .71 %和1 2 .4 3% ,严重的达 30 %以上。为弄清其原因 ,近两年来 ,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 ,提出了相应测报技术的改进对策。1 材料与方法1 .1 整理害虫测报观测资料 搜集和整理本站 1 990~ 1 999年稻纵卷叶螟系统测报和大面积普…  相似文献   

20.
番茄刺皮瘿螨是近10多年来蔬菜生产上新发生为害的害螨。为研究该螨的预警技术,分析了上海市9年的测报调查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出影响该螨发生的关键因子,即春番茄5月下旬的有螨株率、7月上旬至9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6月上旬至9月中旬的累计降雨量、累计雨日、累计日照时数等。以11月旬均有螨株率为年度定案因子,建立了数值化预测模型6个。其中,最佳模型预测的拟合正确率可达99%以上。进一步探讨了在有历史数据的条件下,仅以气象要素(与均值关系)建立预测模型、简化常规测报调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