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瓜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空间诱变育种(或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新育种技术。论述了空间诱变育种的概念、方法、机理、特点及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分析了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在瓜类育种上的应用,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等相结合而成的新兴技术。本文从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与方法上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在辣椒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太空诱变育种研究是利用太空搭载等综合技术进行的诱变育种研究工作,是集空间技术、现代化农业技术以及分子生物技术于一体的跨学科的交叉新技术,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一种崭新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抗性,创造出大批优质种质资源,是缓解植物及农作物种质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生物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现对太空诱变育种的概念特点、生物学效应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其在扩大遗传变异,创造农作物新种质,解决常规育种中某些特殊问题和培育新品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开辟了一条农作物育种的崭新途径。该研究综述了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在我国甜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对航天诱变育种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探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萱草属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萱草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从国内外育种概况及育种技术2个方面对萱草属育种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常规杂交、倍性育种、体细胞融合、辐射诱变及分子育种的技术与方法,并对我国萱草属育种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加快我国萱草属育种进程,早日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萱草新种质。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食用菌育种方法及研究进展,阐述了离子束注入生物体诱变的机理,介绍了离子束注入诱变食用菌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低能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应用于食用菌育种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落叶果树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杜学梅  李登科 《果树学报》2002,19(5):286-291
现代生物技术如胚培养、离体诱变、基因工程技术等为果树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它不仅可以定向改良果树遗传性状,而且扩展了育种范围,提高了育种效率。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落叶果树胚胎培养育种、胚乳培养育种、花培育种、离体诱变育种、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基因工程育种所取得的成绩,侧重介绍了胚培、花培、离体诱变及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4种育种方法及其培养技术,初步分析了目前落叶果树生物技术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月季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月季(Rosa chinensis)的分类与分布、育种目标以及引种、芽变育种、分子育种、诱变育种和倍性育种的具体研究成果,并针对当前我国月季育种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60Co-γ射线是目前辐射诱变育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辐射源。综述了60Co-γ射线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包括诱变后的表型、辐射材料、辐射剂量、育种成果、突变体机理研究等,探讨了60Co-γ射线在果树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60Co-γ辐射技术与杂交育种、植物组织培养、鉴定技术、功能基因组学结合提升育种和分子机制研究效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从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因素和诱变材料的选用、主要食用菌类的辐射敏感性和适宜诱变剂量及突变株筛选与鉴定等方面综述了食用菌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食用菌诱变育种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食用菌育种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食用菌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应在系统考查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与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诱变技术、单核化技术以及转化技术等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并简述了原生质体融合后融合子的几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果桑品种选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果桑品种选育研究,在多年进行果桑品种选育的基础上,结合他人已有的研究,分析与果桑品种选育密切相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以桑椹产量高、品质优及抗菌核病为果桑育种目标;以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桑品种"粤椹大10"为对照品种;重视果桑资源的搜集和评价;在选育方法上,以常规育种为主,采用杂交技术和诱变技术相结合可提高选育效率;应把果桑作为一种果树来对待,并以专用型果桑品种的选育研究为重点,加快果桑新品种的育成,促进桑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葡萄无核性状遗传与胚挽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葡萄无核性状遗传以及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是葡萄无核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已经成为葡萄无核育种主要手段,在无核葡萄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胚挽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无核葡萄育种方法,极大地拓宽了葡萄无核品种育种的范围和效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无核葡萄的类型、无核性状的遗传以及现在生产上应用的无核葡萄无核性的来源,胚挽救技术在培育葡萄无核品种、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缩短育种周期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对影响胚挽救成功的因素如品种、培养基类型及成分、接种时期及珠被处理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葡萄胚挽救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孔滢  白锦荣  尚宏忠  王乃彦 《园艺学报》2013,40(9):1837-1845
 重离子束辐射是一种新兴的辐射诱变技术。与传统的γ 射线、X 射线等相比,重离子束具有高传能线密度,能够产生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具有诱变率更高、诱变范围更大的特点。常用的离子源主要有C、N、Ne 等,不同植物材料的不同部位和发育阶段对重离子束的敏感度效果不一。通过结合植物组织培养、辐射材料处理、多次辐射和基因工程等技术,目前已对菊花、香石竹、美女樱和夏堇等20 多种植物开展了重离子束辐射育种研究,获得了新种质和新品种,部分新品种在市场推广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重离子束辐射技术在观赏植物育种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三倍体无核葡萄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赵胜建  郭紫娟 《果树学报》2004,21(4):360-364
综合有关文献综述了三倍体无核葡萄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三倍体葡萄育种的主要途径如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胚乳培养、利用2n配子和芽变选择等。概述了三倍体葡萄的无核机理、三倍体鉴定方法、胚挽救技术应用。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育成的7个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尾玲、戴拉王、蜜无核、美嶺、夏黑、无核早红和马格拉契的特征特性,并讨论了三倍体无核葡萄育种存在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重点如杂交亲本的选择、三倍体杂合胚的发育特点和无核性状的遗传规律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无核柑桔类型选育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秀新  孙绪华 《园艺学报》1996,23(3):235-240
综述了国内无核柑桔类型选育研究进展。通过芽变、实生选种及诱变育种等手段,我国已先后获得了119个无核或少类类型的柑桔品种(品系),涉及柑桔属的主要栽培种类和金柑属、黄皮属。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为获得无核或少核类型的有效途径。大多数无核变异与花粉育性下降有关,胚囊败育、倍性变异及自交不亲和也是造成无核的原因。细胞工程技术为培育无核柑桔类型开展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品种对我国的苹果进入国际水果市场和抵御外来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有关文献概述了我国建国以来在苹果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不同时期苹果育种的目标、采用的育种方法、培育的新品种及辅助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苹果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