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格氏栲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樊后保 《林业科学》2000,36(2):6-12
在 1hm2 样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 ,分析了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外貌、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 1 1 0种 ,隶属于 42科 6 8属 ,其中单种属占 6 7% ,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 87 3%。除格氏栲种群符合随机分布外 ,其它乔木种群均服从聚集分布 ,在垂直空间上可分为 3个亚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介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  相似文献   

2.
贵州三种黄色山茶花群落的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贵州三种黄色的山茶花的群落进行样地调查,分析种子植物的区系,结果为:小黄花茶的群落中出现了46科64属78种种子植物,热带分布的科占43.5%,属占62.4%;贵州金花茶的群落中出现了34科55属72种植物,热带分布的科占50.0%,属占72.6%;离蕊金花茶的群落中出现了24科32属42种植物,热带分布的科占45.8%,属占75.0%。三种黄色山茶花的区系成分都是以热带成分为主,贵州金花茶和离蕊金花茶的群落的区系成分的相似性较高,热带成分明显大于小黄花茶的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3.
云南西双版纳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南桦是热带山地、南亚热带地区的速生珍贵树种,作为热区人工造林的一个主要树种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天然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是云南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广西西部、西南部,也是西南桦的现代分布中心。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的种类组成仍与其造林前的成分大致相同,以热带成分为主,其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属占主要地位。群落的水平结构是存在度Ⅰ占多数,为52.52% ,而存在度Ⅴ仅为6.06% ,反映出热带山地雨林的特征。垂直结构简单,乔木层即西南桦一层。下层植被发达。生活型结构特征为中大乔木占8.1% ,小乔木占5.3% ,灌木占22.2% ,草本占18.2% ,藤本植物占26.3% 。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日益突出,作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课题—生物多样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广东省2012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1/8样地资料为数据源,对广东省森林群落优势科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里共有899种植物,隶属于154科493属,其中禾本科(主要集中在草本层)为第一大科,包括45属;分布区类型以泛亚热带分布、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到亚热带分布为主;从不同气候区森林群落垂直分布来看,中亚热带、南亚热带乔木层优势科分别以杉科和松科为主,灌木层、草本层均以蔷薇科和禾本科为主,北热带乔木层桃金娘科占绝对优势,灌木层优势科植被以马鞭草科和桃金娘科为主,而草本层则以禾本科为主;从优势科在相对显著度、相对多度和相对频度的分布特点来看,不同的植物科在广东省森林群落中的分布格局存在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山地雨林采伐迹地更新的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有维管束植物109种,分属59科92属,其科属及其区系成分的数量组成已超过山地雨林(维管束植物有83种,48科76属).西南桦人工群落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均以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57.63%~60.61%和80.43%~82.15%,科、属分布区类型的温带成分分别占9.09%~11.87%和10.87%~14.28%,说明普文西南桦人工群落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具有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研究同时表明,随着森林恢复,西南桦人工群落热带分布成分具有增加趋势,人工林植物区系的丰富度与原生植被和次生植被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福建山樱花野生群落物种数量特征与区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山樱花野生群落典型样地的调查,分析了该群落植物组成、乔灌木数量特征和种子植物区系分布。结果表明,福建山樱花野生群落共有维管植物80科157属226种,但优势树种不明显,主要伴生乔灌木有拟赤杨、白花泡桐、银钟花、马尾松、青冈、构树、香桂、木和杜鹃。科、属、种区系成分都以热带成分占显著优势,群落的演化过程与泛热带及热带亚洲联系最为密切,与近代的热带大洋洲、热带非洲、北温带、东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而与地中海区、西亚、中亚没有联系。群落特有现象并不十分明显,无中国特有分布科、属、种,只有腊梅科的山腊梅和杉科的杉木2属2种。  相似文献   

7.
九连山伞花木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6个样方共1600m2面积调查统计,九连山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53科82属104种,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泛热带分布的热带性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70.73%。群落最小面积为1600m2。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5.28,均匀度为88.3%。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86.5%,以中型叶、草质叶、单叶和全缘叶占优势。该群落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显著区别,属于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类型。群落垂直结构层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非常丰富的层间植物。从群落物种重要值以及主要种群的年龄结构来看,物种重要值都较低,伞花木的重要值只有24.48,优势种不是很明显,反映本群落正处于激烈的竞争演替中。建议采取人为干扰措施,改善林内光照条件等,提高伞花木林下更新能力和竞争力,稳定伞花木在群落中建群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海南吊罗山低地雨林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地雨林群落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在发挥热带森林的生态功能中占有 重要的位置。为揭示低地雨林群落特征,在海南岛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低地雨林设立 1 ha 固定样 地。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 3 cm 的乔木树种共 3 660 株,分属于 52 科 121 属 236 种;乔木层中龙脑香 科、大戟科、壳斗科占据较大的优势,其中青皮是群落的建群种,具有明显的热带分布特征;低密度种 97 种,占样地总树种数的 41.10%;群落中植物个体数量、胸径级呈倒“J”字型,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 胸径较小,结构分层不明显;吊罗山低地雨群落特征分析至少面积要达到 6 400 m2 。  相似文献   

9.
鹅掌楸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物种多样性指标,对邛崃天台山的鹅掌楸人工林和通江县海鹰寺林场的鹅掌楸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鹅掌楸两种不同起源林分群落中合计有31种植物,隶属于26科30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20科24属25种,天然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人工林;2)群落区系属级成分中,北温带分布类型的属占20.0%,其次是世界分布类型和旧世界热带分布类型各占13.3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洲际间断分布类型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的属各占10.0%;3)在不同起源的鹅掌楸林分中,天然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林群落;4)在同一林分群落中,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层次间变化幅度,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0.
南平细柄阿丁枫天然林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南平细柄阿丁枫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植物区系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该群落种类丰富 ,维管束植物 2 7科4 4属 5 9种 ,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为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茜草科、冬青科等 ,它们绝大多数是热带亚热带科。从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来看 ,以泛热带分布属的比例最高 ,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属、旧世界热带分布属。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 ,又深受热带区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湖南阳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方法,对湖南省阳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南方红豆杉集中分布于阳明山一漯漕、二漯漕中山地带,多与其它树种混生;②该群落区系组成丰富,属于许多属的过渡地带,具有从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向北部亚地带过渡的特征;③阳明山南方红豆杉林划分为两种群落类型,即南方红豆杉-毛竹混交林、南方红豆杉-常绿阔叶树种混交林。  相似文献   

12.
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内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进行研究,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外貌、演替等,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群落可明显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共有维管柬植物81种,隶属于37科70属。②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20:0、59:4、61:15,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③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④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云南特有种有3种。  相似文献   

13.
滇东北珙桐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滇东北9个样地总面积4500m^2珙桐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该地区珙桐群落的物种构成、区系成分、结构特征、群落相似性及珙桐更新状况.结果表明:①该地区珙桐群落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共有蕨类植物7科10属16种,被子植物63科110属171种,且古老性、特有性强;②群落被子植物的区系构成中以温带分布型属为主,约占57.27%,缺乏温带亚洲分布,中亚分布和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3种类型;③与四川省都江堰、卧龙和甘肃省文县等地珙桐群落植物区系构成基本相似,但温带成分略为减少,热带成分相对较多;④群落垂直结构明显,珙桐与各散生竹类构成独特的乔、竹、草结构,依群落中灌木层优势竹种不同而划分为3个群丛;⑤珙桐径级分布呈现出稳定增长的金字塔型,表明该地区珙桐种群能保持较长时期稳定,但珙桐更新种群以萌枝为主,极少见实生苗,表现出种群衰退迹象,而且群落更新层中有大量其他树种幼苗,若珙桐遭到破坏,它们将有可能取代珙桐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参照CTFS森林监测技术规范,在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20 hm~2森林监测样地。2017年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样地内共调查到DBH≥1 cm含分枝的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植物存活个体有100 129个;其中,独立个体有85 501株,隶属于64科,140属,230种。不同物种的独立个体数存在明显差异,排序在前面8个物种独立个体数为41 815棵,约占总数的50%。样地内单种属有112个,占总属数的80%,包含两个种的次之,其属数为19个。从植物区系组成分析表明,样地群落调查到的230个物种中,有5个物种属于世界分布种。样地内广义热带种为170个,隶属于95个属;广义温带种51个。结果表明,车八岭处在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森林生态系统,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地调查法对中泰南五味子伴生群落的植物组成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中泰南五味子伴生群落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泰南五味子伴生群落共出现维管束植物40科61属71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种子植物37科58属68种,种子植物中具有3个种以上的优势科有9个,单种科和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在科的组成上有5个分布区类型和3个变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所占比例高达94.59%;属的组成中有7个分布区类型和5个变型,热带成分类型及其变型占绝对优势,共计56属,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96.55%,表现出较强的热带性质;中泰南五味子伴生群落区系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16.
元江自然保护区硬叶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调查,对云南省元江自然保护区硬叶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元江自然保护区硬叶常绿阔叶林内计有种子植物47科、91属、103种.(2)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15:1、10.38:1、7.58:1;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3)该群落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一定的古老性和次生性.(4)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中国特有种有15种,云南特有种2种,元江特有种有1种.  相似文献   

17.
对元江自然保护区内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群落进行研究,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外貌、演替等,分析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群落可明显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81种,隶属于37科70属.②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20∶0、59∶4、61∶15,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③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草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④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 云南特有种有3种.  相似文献   

18.
福建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蕨类资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建南部。统计分析表明:区内野生蕨类有86种,隶属于25科,45属。其基本特点是:含种类最多的科是水龙骨科,含种类最多的属是凤尾蕨属;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属数有34属、占绝对多数,温带分布属贫乏,仅有3属,热带分布类型中泛热带分布属最多,生态类型多样。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蕨类16科、32属、45种;18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于2017年在福建省尤溪县对发生中华鹅膏菌(Amanita sinensis)的马尾松人工林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华鹅膏菌生境的植物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3科80属119种,优势科为蔷薇科、茜草科、山茶科、壳斗科、禾本科和杜鹃花科,分属19种分布区类型。其中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属51个、种73个,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63. 8%、61. 3%;温带性质的属21个、种32个,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26. 3%、26. 9%。群落的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兼有温带成分,具有从热带过渡到温带以及中亚热带森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的白蚁,已鉴定种名的有44种,这些白蚁除3种广布于热带区域外,都分布在东洋区,其中属海南特有的共26种,占尖峰岭白蚁和种群数的59.1%;待发表新种11种,占尖峰岭白蚁种群数的25%。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的白蚁最多,共36种。这是该被类型气温高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