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中后期,国外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思潮——持续农业迅速兴起,到90年代初,已成为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现将简要情况介绍如下: 美国 美国是最早倡导持续农业的国家,90年代初,美国国会通过了“持续农业教育法”,应用立法手段和拨给专项研究经费,提出了以有效利用农业投入、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的“低投入持续农业”,后又提出了以注重农业生态原则和各个生产环节的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合理使用化学制品的“高效率持续农业”。在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大力支持下,美国正在逐步实施持续农业的理论和构思。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在美国农业领域内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50年代初。当时,美国一些农业经济学家首先应用计算机处理线性规划等问题。60年代,计算机已普遍进入美国的农业科研与决策部门;70年代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育苗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科研人员研发,80年代初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推广应用。90年代中后期引入我国,是一项先进的农业科技新技术。目前,花卉、中药材、绿化苗、蔬菜运用智能化、工程化、机械化的化育苗技术,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和地域性的限制,实现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商品化供应,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4.
发展前景 工厂化育苗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科研人员研发,80年代初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推广应用。90年代中后期引入中国,是一项先进的农业科技新技术。目前,工厂化育苗已应用于花卉、蔬菜、绿化苗及中药材。此技术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和地域性的限制,可以实现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商品化供应,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的一个标志。至今,工厂化育苗已发展成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农业发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两国农业发展的比较国家统计局江健桐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美国农业成为经济的巨大产业部门。80年代初农业资产额即达1万亿美元,相当于制造业的88%。90年代初,美国农业劳动力虽然只有280多万人,但农业牵连到社会其它不少行业...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育苗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科研人员研发,80年代初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推广应用。90年代中后期引入我国,是一项先进的农业科技新技术。目前,运用智能化、工程化、机械化的蔬菜、花卉、中药材、绿化苗工厂化育苗技术,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和地域性的限制,实现种苗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湖北省20个代表站点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计算并分析历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活动积温及其变化趋势和年代变化。结果表明,45年来,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呈提前趋势但不显著,≥10℃界限温度终日变化不大;各站点≥10℃界限温度持续日数都表现出延长的趋势;≥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除建始、郧西、英山、利川等边缘山区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从年代变化看,全省大部≥10℃界限温度初日为先提前后推迟至20世纪90年代后持续提前的趋势;≥10℃界限温度终日年代变化趋势与初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反;≥10℃界限温度初终日间隔日数,20世纪60~70年代都呈增加趋势,20世纪70~80年代大部分减少,20世纪90年代缓慢变化,进入20世纪大幅增加;≥10℃界限温度活动积温随着年代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可见湖北省近45年≥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活动积温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可能对农业生产布局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在美国农业领域内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美国一些农业经济学家首先应用计算机处理农业规划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普遍进入美国农业科研与决策部门,20世纪70年代逐步推广到农场,到1985年,美国已有8%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处理农场事务,其中一些大农  相似文献   

9.
信息荟萃     
乙醇需求推动玉米市场重现70年代光景据总部设在伦敦的商品基金Krom River公司克利斯托弗·布罗迪2006年11月6日称,美国乙醇行业发展强劲,这意味着农业行业可能重现上世纪70年代初的光景——粮价和耕地价格持续高企。布罗迪表示,由于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增长,2006~2007年度全球  相似文献   

10.
美国转基因农业战略的特点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出口市场决定美国农业的兴衰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利益。90年代初,针对美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出口数量下降的局面,美国一方面通过主导关贸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主张降低并最终取消各国农产品关税,取消农产品贸易壁垒,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清除美国农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障碍;另一方面,美国将较其他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通过实施以提高产量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转基因农业战略,以继续维持其世界农业强国与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一、美国转基因农业战略的特点1991…  相似文献   

11.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沈瑛 《世界农业》2002,(1):43-45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国外农业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从50年代初美国首次利用计算机进行饮料问题的研究至今,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农业的各个方面。目前,美国的农业信息化强度已高于工业,欧美国家的农业信息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信息获取及及…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在美国农业领域内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50年代初.当时,美国一些农业经济学家首先应用计算机处理线性规划等问题.60年代,计算机已普遍进入美国的农业科研与决策部门;70年代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到1985年,美国已有8%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处理农场事务,其中一些大农场则已计算机化.  相似文献   

13.
<正>一、城市农业的定位城市农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进入80年代,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农村农业与城镇工业的界线已不复存在,农村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密切,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城市农业方面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在我国,城市农业经济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90年代末21世纪初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先是在城市密集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随后在东南沿海较发达的城市覆盖区域出现。城市农业是在城市辐射区域内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思潮的类型(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思潮的类型(上)沈阳农业大学于洪飞,戴俊英60年代起,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农业发展思潮,直至90年代初,形成了以持续农业(SustainableAgriculture)为主流的现代农业思潮。形成了三大明显类型的农业思潮,即回归型、替代型和持续型农...  相似文献   

15.
精准农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产业,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精准农业的概念和设想,90年代初进行生产实际应用,目前已经成就相当的规模,部分技术和设备已经成熟和成型,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实施精准农业是根据需要、经济、实用的原则来进行的,不同的农业生产采用不同的技术和设计,灵活针对需求而设计,事实上,精准农业是一种农业发展的方向,并没有成型的系统,也不可能形成完善的系统,它是随着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甚至全盘替换的系统,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摩尔定律同样在将来会适用于精准农业的发展,只不过农业技术发展更依赖于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经验,而不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更是农业强国,同时也是世界头号农产品出口大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农产品出口大都在400亿美元以上,而90年代中后期其出口值大都超过了500亿美元,1996年曾达到了6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美国农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强势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规模经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不断完善的政府支持和服务、积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保持和加强美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海外农业局的工作宗旨和组织机构海外农业局(the Foreign Agricultura1 Service,…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独立初期,农业相当落后,当时农业人口比例占90%.但从19世纪开始,美国农业有了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美国农业教育体系(赠地大学)和农业服务体系及市场流通体系的发展.本世纪40年代,由于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农业开始步入现代化.到本世纪70年代,美国农业已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包括农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东北部农业在19世纪发生了两次较明显的转变,逐步从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转变为满足本地区城市需求为主的专业化农业。第一次转变从19世纪初持续到19世纪40年代,以东北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为契机,农业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后期,受劳动力流失和西部竞争的影响,当地农业发挥区位优势,面向城市需求,走上了专业化生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韦公远 《北京农业》2005,(12):38-39
在美国独立初期,农业相当落后,当时农业人口比例占90%.但从19世纪开始,美国农业有了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美国农业教育体系(赠地大学)和农业服务体系及市场流通体系的发展.上世纪40年代,由于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农业开始步入现代化.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农业已全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包括农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后农业产业化时代已经到来!一场涉农企业的市场、品牌、资本的大决战即将开始!何为后农业产业化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初农业产业化初起,到2004年国家第三批认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十多年,这是前农业产业化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