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目前沿江中粳稻区早栽水稻普遍进入分蘖高峰期,稻田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纹枯病发生,田间纹枯病已经始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即将进入易感纹枯病和防治的关键时期(水稻分蘖末期)。掌握水稻纹枯病的关键防治技术、选用高效药适期施用是确保防效和控制纹枯病发生最有效的措施。适期用药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应当提前,最佳防治适期为始  相似文献   

2.
<正>问:水稻分蘖结束即将破口,请问如何适期用药防治病虫呢?答:稻田可以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信息及时防治相关病虫害,也可以在水稻关键时期主动用药防治。水稻分蘖末期是防治纹枯病的适宜时期,水稻破口前5~7天是用药防治稻曲病的适期,水稻破口初期是用药防治穗颈瘟的最佳时期。生产上可以在水稻分蘖末期施药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害,兼治稻叶瘟,在水稻拔节中后期再次施药防冶这些病虫害;在水稻破口  相似文献   

3.
<正>纹枯病是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常年偏重发生。水稻拔节前后由于田间郁蔽易发生纹枯病,应加强用药防治。防治水稻纹枯病,一般掌握在水稻分蘖末期或纹枯病发生初期(病穴率5%)用药。噻呋酰胺、嘧菌酯、氟环唑、丙环唑、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呋·苯醚甲、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戊唑·嘧菌酯、苯甲·丙环唑等药,适期足量使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注意交替用药,以延  相似文献   

4.
水稻纹枯病是我国稻区一种为害普遍又长期使用杀菌剂防治的病害,近年来,该病害为害日益严重^[1],各水稻种植区防治适期及次数差异较大[2],汉中稻区地处南北交界带,气候独特,水稻纹病的消长规律具有本地的特点,为此,笔者据本地的发病情况,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苏北地区水稻纹枯病暴发原因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机理及其流行原因,提出了"加强品种选育,改善栽培环境,抓好适期防治,选用高效药剂"等综合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苯甲·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防效,对稻瘟病有一定防效。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含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各150克/升,登记用于水稻防治纹枯病,每亩推荐用制剂15~20毫升。结果表明:该药兼具内吸性和保护性,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大豆锈病、小麦纹枯病、花生叶斑病等病害,适期足量施用对水稻稻曲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水稻已进入破口抽穗期,这是水稻多种病虫重发多发、集中危害的重要时期,也是选用药剂突击防治、确保水稻高产丰收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组织了植保科技干部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乡镇村组、踏田入户,为广大农民宣传水稻穗颈瘟、纹枯病、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穗期病虫信息、对路药剂、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广大农民十分满意,一致认为这样的技术培训有针对性:"这是我们最需要的,太实用了,我们回去一定抓住适期,选准药剂,突击防治好水稻穗期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苯甲·嘧菌酯能兼防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苯甲·嘧菌酯为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的混配剂,适期足量施用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均有良好防效,也能用于防治稻曲病。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含苯醚甲环唑125克/升、嘧菌酯200克/升,32.5%苯甲·嘧菌酯登记用于水稻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防治纹枯病每亩推荐用制剂20~30克,防治稻瘟病每亩推荐用制剂30~50克。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问:直播稻苗比较密,每亩用24%噻呋酰胺20克加5%己唑醇80克防治纹枯病,效果怎么样,能防住纹枯病吗?答:适期用药有良好防效。问:如果每亩用24%噻呋酰胺30克,不加己唑醇可以吗?哪一种效果好?答:可以,两种方案均有较好防效。问:早稻稻曲病发病如此重,请问是何原因?答:抽穗期雨水多、品种易感病、用药防治不到位等,均会造成病害发生重。水稻抽穗前7天左右,是稻曲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也是用药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用药时间过早或过迟,防效下降。适期足量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问:65%稻瘟·噻酰胺(含稻瘟酰胺40%、噻呋酰胺25%)对水稻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怎么样?答:噻呋酰胺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适用药种,适期使用对稻曲病也有一定的防效,不能用来防治稻瘟病。稻瘟酰胺是防治稻瘟病的适用药种,不能用来防治稻曲病和纹枯病。提示:目前国内登记的农药,没有稻瘟酰胺与噻呋酰胺的混配剂产品,也没有含量为25%的噻呋酰胺产品。注意检查所用农药的真实性。问:江苏剑牌的30%醚菌酯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11.
<正>据江苏省植保站预测,今年该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纹枯病偏重流行,里下河、沿淮及淮北局部地区大流行。目前该省水稻已普遍进入拔节孕穗期,田间郁闭度增加,有利于纹枯病水平和垂直扩展。生产上应注意防治纹枯病,保护水稻上部3张功能叶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2.
正问:水稻破口期能用三唑类药吗?答:水稻破口期可以施用戊唑醇、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但应注意施药后短期内不能出现强降温及低温天气,且短期内不能多次过量施用,否则容易对水稻抽穗结实造成不良影响。问:50%嘧酯·噻唑锌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细菌性基腐病都有效吗?答:嘧酯·噻唑锌为嘧菌酯与噻唑锌的混配剂,其中的嘧菌酯能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适期足量施用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有较好防效;噻唑锌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3.
正问: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田间有少量螟虫,请问在什么时间防治病虫害?答:据了解,江苏省水稻中后期"四病三虫"(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细菌性病害及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总体将中等发生,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病虫发生不平衡性较大。生产上重点打好3次防治总体战,第一次在7月底至8月上旬,沿太湖、沿江地区以"两迁"害虫、纹枯病为主,其他地区以纹枯病为主攻对象;第二次在8月中  相似文献   

14.
正问:水稻破口初期每亩用25%嘧菌酯40克防治水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答:水稻破口初期是用药防治穗颈瘟的关键时期,可以用药兼治稻曲病和纹枯病。水稻破口初期每亩用25%嘧菌酯40克,通常难以取得理想的穗颈瘟防治效果,适量加用三环唑、稻瘟酰胺等药防效更稳定,对稻曲病和纹枯病有一定的兼治效果;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应加用噻呋酰胺或己唑醇等唑类药防治,同时注意用足水量喷雾。问:每亩用30%三环·氟环唑(含三环唑22.5%、氟环唑7.5%)80克,在水稻穗期第二次防治"三病",用药量够吗?  相似文献   

15.
正6月份以来,白背飞虱、水稻纵卷叶螟、褐飞虱陆续迁入上海市。当前,水稻处于分蘖盛期,田间白背飞虱虫卵量较高,局部早栽田块纹枯病发生普遍,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卵量大。为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要求各区(县)加强水稻病虫害监测工作,根据病虫发生特点,认真做好病虫的防治指导工作。1.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杂草地6月1日始见,与去年相同,早于常年(6月10日)。7月17日开始田间蛾量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气温较高,部分地区连续出现暴雨天气。如此气候条件极易造成田间积水、温湿度偏高,利于水稻纹枯病发生与流行。据有关部门预报,位于鄂西北山区的竹山县今年水稻纹枯病为中等发生,低洼沟槽田、背阴田极有可能大发生。该病害在水稻分蘖至抽穗期发生最为严重,主要侵害水稻叶鞘,后期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纹枯病是沿江地区水稻上常发性、重发性和盛发、为害期长的主要病害。随着水稻高产及超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水稻施肥量的增加、水稻轻型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及气候条件的异常,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日趋严重。自2009年以来,水稻纹枯病已连续7年发生较重,造成部分水稻田出现"冒穿到顶、枯死倒伏"的现象,严重的田块水稻产量损失30%~45%。因此,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已成为水稻生产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中稻已经进入穗期,晚稻进入分蘖拔节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及病虫害高发、重发期。针对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重大病虫严重发生流行态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近日在湖南长沙组织召开了"全国中晚稻病虫害防治现场会"。分析了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态势,观摩了绿色防控与专业化防治相融合控制病虫害现场,动员和部署中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实农业部科学抗灾夺取秋粮丰收行动,确保水  相似文献   

19.
正问:水稻抽穗扬花期在什么时间用药防治病虫害?答:水稻破口抽穗前后,应重点防治稻曲病、穗颈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视纹枯病发生情况及前期防治效果兼治纹枯病。水稻破口前7天是用药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水稻破口期是防治穗预瘟的关键时期,使用三环唑、稻瘟酰胺等持效期长的农药时可以提早到防治稻曲病时用药,等到齐穗期再用一次药巩固防治效果。两次用药均酌情加用杀虫剂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于2017年7月31日(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纹枯病为发病盛期)、8月7日(水稻处于拔节初期,纹枯病为发病高峰期),在南京市江宁区铜山镇石埝村用40%己唑醇·嘧菌酯SC225g/ha、28%井冈霉素A·嘧菌酯SC375g/ha、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300g/ha、24%噻呋酰胺SC300g/ha、10%井冈霉素ASP750g/ha等5个处理对水稻纹枯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对比,以期筛选出较理想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