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问:小麦田化除时能否加用戊唑醇、己唑醇、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有一年小麦田化除时加用了苯甲·丙环唑,结果把麦苗打死了。答:小麦春季化除通常在返青期至拔节之前施药,纹枯病一般在小麦拔节前后施药防治。如果小麦长势正常,所用除草剂安全性较好,可以考虑在春季化除时适当加用戊唑醇、己唑醇、噻呋酰胺等持效期长的药防治纹枯病。井冈霉素持效期较短,麦田化除时距离纹枯病发生通常还有一段时间,加用持效期较短的药防治纹枯病意义不大。戊唑醇、己唑醇、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  相似文献   

2.
正问:用60克/升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10毫升、爱多收1.8%复硝酚钠12克,加水200毫升拌20公斤麦种,请问对小麦出苗有没有影响?答:用戊唑醇拌麦种主要防治小麦黑穗病、全蚀病和苗期纹枯病,一般每100公斤种子用纯药1.8~2.7克种子包衣防治黑穗病,用纯药3~4克种子包衣防治纹枯病。用爱多收复硝酚钠拌麦种,可以促进发芽和生根,一般用爱多收1.8%复硝酚钠4000倍液拌种。戊唑醇为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量过大或施药后短期内遇低温,容易对小麦生长造成过度抑制。用戊唑醇拌麦种对小麦出苗有抑制作用,一般  相似文献   

3.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可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克,或15%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60 ̄70公斤,在发病始期喷雾防治;对小麦全蚀病,可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 ̄80公斤,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顺垄喷浇;对纹枯病,可在小麦拔节初期每亩用5%的井冈霉素水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江苏省水稻纹枯病发生较重,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15%井冈·丙环唑可湿性粉剂,由井冈霉素A和丙环唑混配而成,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小麦纹枯病是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生产上通常在小麦返青期用井冈霉素加三唑酮大剂量喷雾加以防治,但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缺乏,农民易忽略其防治或防治不力,加上叶面喷施往往防治不及时或不彻底,造成小麦减产。如能在播种时使用有效药剂拌种,控制或延缓其发生、为害,则可以起到省工省时、节约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产品     
河南农大筛选出小麦纹枯病生防菌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小麦产区常年大面积发生。目前对于该病主要使用一些化学杀菌剂和井冈霉素进行防治。河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近期从小麦根际和土壤中分离到161个放线菌株,经测定,发现有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产品     
河南农大筛选出小麦纹枯病优异生防菌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小麦产区常年大面积发生。目前对于该病主要使用一些化学杀菌剂和井冈霉素进行防治。河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近期从小麦根际和土壤中分离到161个放线菌株,经测定,发现有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强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5%井冈霉素WP与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的毒力作用,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二者不同配比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根据Wadley法评价增效作用,并对筛选出的最佳配比的药剂进行了盆栽药效实验,结果表明:5%井冈霉素WP与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在1:1的配比时增效系数最大,增效最为显著,此配比制剂用量500、125、250 mg/L时的预防效果分别达到78.8%,77.3%,75.1%,均高于50%多菌灵WP(167 mg/L)和5%井冈霉素WP(250 mg/L),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明显。5%井岗霉素WP与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1:1复配可作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9.
<正>有读者来电问:小麦普遍拔了一两节,纹枯病还没有发生,能否用药预防纹枯病,选用井冈霉素预防效果怎么样?是否要在上午麦苗上有露水时施药?纹枯病是江苏省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可导致病株茎蘖死亡,或造成麦株养分与水分运输受阻,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及小麦群体扩大,纹枯病病情上升快,在小麦拔节前后应注  相似文献   

10.
<正>有读者来电问3月上中旬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纹枯病,能否将戊唑醇(80%含量)和井冈霉素(20%粉剂)混配使用?每亩用量各是多少?能否与杀虫剂同时混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喷施不同药剂,探讨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治均能起到一定作用,30%苯甲·丙环唑水乳剂与37%井冈·蜡芽菌可湿性粉剂能够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后期病株率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其中,喷施30%苯甲·丙环唑水乳剂效果最好,可达到47.4%,产量最高,为9 892.5 kg/hm2,推荐为防治小麦纹枯病药剂。  相似文献   

12.
<正>问:有100亩水稻田,原来准备每亩用2袋满穗(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结果请人打药时被配成了一机2袋,最终每亩满穗用量为1袋(正好10毫升)。另外每亩加了半瓶井冈霉素。请问满穗没有达到每亩12.5毫升的用量,是否需要补喷?答:满穗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登记用于水稻防治纹枯病,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45.381.5克,折合每亩用制剂12.681.5克,折合每亩用制剂12.622.6毫升,喷雾法施药。该药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特效期长,用足药量和水量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每亩用该药10毫升,用药量偏低,加用井冈霉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用量不足的影响。但帖中没有说明井冈霉素产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纹枯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它在田间发生发展可分为冬前发生期、越冬静止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白穗显症期5个阶段。在防治上一般都只重视返青上升期以后的几个时期。而对前期的防治往往不加重视,后期错过防治适期,秋季苗期防治少,春季防治迟,已成为防效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南方麦区,小麦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晚茬小麦在10月中下旬播种,小麦出苗后病菌即侵染幼苗,形成侵染高峰,但危害不甚明显,生产上多被忽视。在下年春季小麦返青生长期,病菌逐步侵染繁殖,生产上普遍的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小麦产区常年大面积发生。目前对于该病主要使用一些化学杀菌剂和井冈霉素进行防治。河南农业大学的科技人员近期从小麦根际和土壤中分离到161个放线菌株,经测定,发现有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活性。  相似文献   

15.
<正>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井冈霉素是长期用于水稻纹枯病防治的主要药剂,使用30多年来,纹枯病对该药的抗药性有所上升,部分稻区可能出现了抗性很强的病菌;又因其控制纹枯病的持效期一般只有7天左右,在大发生年份或者发病重的田块,需要多次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有效药剂。满穗(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杀菌机理与井冈霉素和唑类杀菌剂不同,主要是抑制病原真菌三羧酸循环中的琥  相似文献   

16.
<正>有读者问:今年收获的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秋播前准备用戊唑醇拌麦种防病,43%戊唑醇50克能拌多少麦种?小麦播前合理使用戊唑醇拌种,可以有效防治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对赤霉病苗腐也有较好防效。43%戊唑醇50克加适量水能拌麦种500公斤左右,注意拌匀,否则局部种子着药  相似文献   

17.
<正>据资料介绍,我国小麦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造成减产30%左右,抓好秋播期间对麦类种子的处理,对于防治病虫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其几种主要病害种子处理的方法介绍如下:小麦的土传病害主要是纹枯病、根腐病,其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在小麦播种后种子开始萌芽前病菌就  相似文献   

18.
正问:小麦在什么时候用多效唑效果好?答:多效唑可以在小麦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或者在苗期喷雾,主要作用是适度控制麦苗生长,促进麦苗矮壮,分蘖增加,根系发达。多效唑用于预防后期倒伏,一般宜在拔节之前1周左右施用,视苗情等而定,主要用来控制基部节间拔长。问:麦田可以将矮壮丰和杀菌剂混用吗?答:要看在什么时候用,用的杀菌剂是什么,通常可以与井冈霉素、多菌灵等杀菌剂正常混用。"矮壮丰"应为含有甲哌鎓、多效唑的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一般而言,冬小麦播种6~10天出苗,但受温度、播种深度、土壤湿度和麦种品质影响,出苗情况会有差异。小麦苗期一定要注意6种异常幼苗,若不注意防治将严重影响产量。下面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深播苗因前茬秸秆较多,旋耕机在翻耕时切草不均匀,播后遇上大雨,在秸草较少或无秸草地段极易造成埋种过深、表土板结、出苗迟缓,甚至麦苗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纹枯病逐渐发展为制约我国玉米持续增产的主要病害,井冈霉素A与生防菌木霉均对纹枯病菌具有抗性,但二者各有优缺点。为研究井冈霉素A与木霉菌协同作用的可行性,提高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水平,实现抗生素类化学农药的减量使用,提高生态环境安全性,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研究人员测定了井冈霉素A处理后的棘孢木霉GDSF1009的细胞壁降解酶及防御反应相关酶活性,烟草叶片验证活性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