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扦插密度下苗木的生长性状,质量,产量和生产成本。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密度下,苗木的基径,高径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扦插密度的增加,苗木基径下降,高径比增大,质量下降,整齐度更差,Ⅰ级苗比率和成苗率均下降,苗高和分枝数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5个杉木优良品种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杉木优良品种苗木生长良好,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在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沙县官庄杉木第2.5代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1年生时生长表现最优,其苗木高,地径粗,苗木健壮;邵武卫闽杉木第2.5代、第2代苗木和沙县官庄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一般;三明市郊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3.
育苗方式对柳树无性系苗木生长及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树不同密度、插条粗度育苗对地径生长的影响大于苗高;无性系和密度处理苗木高径比差异极显著;苏柳无性系大田育苗高径比平均值在140 ̄170间。从方便生产出发建议以地径一个指标作为柳树无性系苗木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杉木不同优良品种苗期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对不同种源的6个杉木优良品种进行了苗期对比试验。通过对苗高、地径、高径比及苗木质量分级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杉木优良品种播种品质优良,苗木生长良好,质量高;苗高、地径、高径比在各品种苗木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广西融水杉木种源种子是苗期表现最为优良的杉木品种。  相似文献   

5.
1年生闽楠容器苗苗木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广西3个闽楠苗木生产地,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1年生闽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长度5cmⅠ级侧根数等生长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闽楠1年生容器苗苗木质量主要取决于苗高、地径、单株鲜重、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单株干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高径比和长度5cm的Ⅰ级侧根数可为辅助指标。结合生产实践,建立以苗高和地径为质量指标的闽楠苗木分级体系,得到闽楠合格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木:苗高31 cm,地径3.0 mm;Ⅱ级苗木:31 cm≥苗高≥20 cm,3.0 mm≥地径≥2.5 mm。  相似文献   

6.
三尖杉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三尖杉不同种源、树龄、插穗类型、插穗处理和基质等多种因素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成活率在种源、插穗类型、基质、ABT生根粉处理×扦插基质和插穗类型×ABT生根粉处理互作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源的扦插成活率在60.50% ~ 77.32%,带顶芽插穗易于生根,与不带顶芽插穗相比扦插成活率高10.94% ~ 16.41%,后者采用ABT生根粉处理、黄心土基质扦插效果显著.扦插基质黄心土的成活率明显优于细河沙,前者达84.22%,后者仅为60.51%.4年生母树扦插苗的苗高、地径和分枝数都显著优于2年生母树扦插苗.插穗类型不仅显著影响扦插成活率,而且还明显影响苗木质量,侧枝顶段半木质化枝条的扦插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苗高生长量大.地径、分枝数和侧根数三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地径的大小与插穗的粗细密切相关,因此采用带顶芽的粗壮插穗可培育优质扦插苗.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照处理对臭辣树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透光率的遮荫网进行遮荫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臭辣树(Evodia fargesii Dode)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初至8月中旬为苗高生长速生期,7月初至9月底为地径生长速生期;60%光照下苗高最高、主根长最大,分别与除40%、5%之外的处理差异显著;100%光照下地径最大、3种生物量最大、质量指数最大、高径比最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比值最小,皆与其他处理皆显著差异。综合以上形态指标,100%光照培养下的当年生臭辣树容器苗苗木质量最好,1年生苗高可达34.5cm,地径为5.45 mm,主根长15.89cm,总生物量4.89g,茎生物量1.73g,根生物量1.84g,高径比和根茎比值最小,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及质量指数更合理。因此,建议选择100%光照环境进行培育臭辣树容器苗。  相似文献   

8.
分析山乌桕绿化大苗培育中采用控根容器和密度动态调控育苗的经营效果。采用控根容器培育的山乌桕绿化大苗与普通无纺布容器苗比,苗高间差异不显著,地径显著大于普通无纺布容器苗,高径比生长协调,苗木较粗壮,主根长显著较短,而一级侧根数和根系生物量显著大于后者。控根容器培育的苗木根系多、不缠绕、无畸形,空间分布合理,苗木质量优于后者。不同密度育苗对山乌桕2 a苗龄绿化大苗根系影响不显著,但2 a苗龄摆放密度9株/m^(2)的苗高、地径总体表现最优。因此,山乌桕2 a苗龄绿化大苗培育进程中,采用控根容器和密度动态调控可以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给毛瓣金花茶苗木繁育和应用提供服务和科学依据,对毛瓣金花茶温室大棚扦插苗的叶鲜重、苗高、地径等9个性状指标及其关系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毛瓣金花茶扦插苗高指标的特征向量值达96.09%,能体现苗木质量水平,是苗木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特征向量值次之是叶鲜重和茎鲜重,苗高是毛瓣金花茶扦插苗木评价主要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侧柏育苗密度与苗木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7组不同密度侧柏苗木质量和5组不同高径比侧柏苗木造林后的生长进行了分析,认为侧柏最佳育苗密度以300~400株/m2最好,超过450株/m2时,苗木质量明显降低.苗高基本一致的侧柏苗木,按高径比可分为3级,40:1和50:1为优质苗,60:1为中等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因素对单叶蔓荆无性繁殖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叶蔓荆无性繁殖育苗进行生长影响因素试验的结果表明,繁殖方式、育苗时间、材料规格对苗木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影响。扦插苗的苗高、地径最大,根数最多;春季育苗的苗高、地径、根数最大;材料规格≥5.0 mm(<8.0 mm)时,苗高、地径、分枝数、根数皆最大;选用≥5.0 mm(<8.0 mm)规格材料,在春季进行扦插繁殖,苗木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三尖杉苗木生长和形态种源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来自11个省区25个三尖杉种源在福建明溪和浙江安吉两试验点开展苗期测定,研究种子、苗木形态与生长性状的种源差异.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产地的三尖杉,其种子、苗木形态与生长性状差异显著.试验观测到,来自东南部地区的三尖杉种源种子较长,苗高生长量较大,分枝稀少,而中西部地区的三尖杉种源种子较短,苗高生长量较小,分枝较多.三尖杉可明显地区分为长叶和短叶两种类型,东南部的种源多为长叶类型,而中西部地区的种源多为短叶类型,间有长叶类型分布.长叶类型三尖杉种源的种长、苗高和分枝数分别为短叶类型种源的116.8%、156.2%和1.54%.相关分析发现,较之于北部的长叶类型三尖杉种源,来自于南部的长叶类型种源苗高生长量较大,地径有增大的趋势;短叶类型三尖杉种源的苗木高径生长没有明显的纬向变异模式,其地径生长与产地经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杉木无性系不同扦插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两年采用5种不同密度对杉木无性系进行了扦插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密度对杉木无性系苗高、地径、单位面积出苗率、生物量和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扦插密度间苗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地径生长量、单位面积出苗率、生物量和根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最佳的扦插密度为100-120株/m^2,此范围的扦插密度能使投入产出比、苗木质量、单位面积出苗量和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云南红豆杉扦插苗质量与其主要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红豆杉扦插苗苗木质量与其主要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木群体其苗高和地径的总体分布呈正态分布规律;苗木群体的两质量性状的比较,苗高的变异程度小于地径,而性状间其变异差异与初插时穗条的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分关1号黄栀子不同枝龄扦插育苗及育苗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分关1号黄栀子不同枝龄的插穗在不同苗床覆盖物情况下育苗,插穗的成活率差异显著,覆盖物与枝龄存在交互效应。1年枝龄不同覆盖物的苗高、根颈处分枝数差异显著,地径、第一侧根数差异不显著;2-3年枝龄不同覆盖物的苗高、地径、第一侧根数差异显著,根颈处分枝数差异不显著;4年及以上枝龄不同覆盖物的苗高、地径、根颈处分枝数、第一侧根数差异均显著。用1-3龄枝条、黑薄膜进行苗床覆盖培育苗木,质量最优,育苗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畴、麻栗坡、马关三县9个杉木山地苗圃不同苗木密度的苗高、地径、根幅、根长、地上部份鲜重、地下部份鲜重及长度大于5cm一级侧根数量等项指标的调查表明,苗木密度与质量成反比关系。密度为100~140株/m2时,合格苗率(国标二级以上)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穗条类型、长度的欧洲云杉扦插苗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欧洲云杉扦插穗条选择和扦插苗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2种穗条类型(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嫩枝)、3种穗条长度(5 10、10 15、15 20 cm)的嫩枝扦插苗从移植当年到第3年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情况。[结果]2种穗条类型扦插苗间的移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不显著,但移植后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扦插苗的苗高、新梢生长量、地径、侧枝数、冠幅、鲜质量、干质量差异显著,都是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扦插苗大于嫩枝扦插苗。3种长度扦插苗的移植成活率、保存率的差异均显著;其中,15 20 cm长度穗条扦插苗移植成活率和保存率最高,分别是98.00%和86.00%,不同长度穗条扦插苗移植成苗率逐年下降,而且与穗条长度有关,弱小穗条获得的扦插苗成苗率低;5 10 cm的扦插苗移植成活率为46.00%,到第3年时保存率仅为23.33%,且移植后苗高、新梢生长量、地径、侧枝数、冠幅、鲜质量、干质量的差异也显著,且都以15 20cm穗条的扦插苗值最高,10 15 cm穗条的扦插苗次之,5 10 cm的扦插苗最小。嫩枝带硬枝扦插苗的苗木质量指数(QI)是嫩枝的7.74倍,15 20 cm穗条的扦插苗质量指数(QI)是5 10、10 15 cm扦插苗的5.47、5.23倍。扦插苗地径初始值与移植当年地径、苗高初始值与移植当年苗高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扦插苗最初的生根状况和穗条质量影响后期培育过程中的存活和生长,嫩枝基部带1.5年生硬枝扦插苗和15 20 cm穗条的扦插苗不仅移植成活率、保存率高,而且生长量、生物量、质量指数都比短而弱小穗条的扦插苗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珍贵用材树种刨花楠无纺布轻基质大容器育苗试验,研究了基质配比和缓释肥施入量等因子对刨花楠大容器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入量对刨花楠的苗高、基径和高径比等3个苗期主要性状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基质配比只对苗高有明显的影响;各组合处理间也有较显著差异,以A1B3组合苗木生长最好,苗高、基径和高径比平均值分别为67.67cm、0.833cm和86.2;其次是A2B3和A3B3处理组合。采用无纺布大容器袋培育刨花楠苗木时,基质配比可选用该试验A1或A2,基质中缓释基肥施入量可采用每立方米基质配缓释肥3kg,可以生产出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培育日本落叶松壮苗,在建始县长岭岗林场开展了不同密度对日本落叶松苗木质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苗高没有影响,对苗木地径、根系有显著影响,其苗木合理密度是75~85株/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滇润楠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开展不同切根强度和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ABT)浸泡处理对滇润楠苗木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对滇润楠进行春季切根处理能有效提高苗木质量。切除主根长度的1/2能显著提高苗木Ⅰ级侧根数和地上部分鲜质量,其苗高、地径、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全株干质量均显著大于对照。ABT处理能使苗木主根和侧根生长加快,苗木生物量与对照差异显著,特别是苗高、地上部分鲜质量及全株干质量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