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探明酸雨对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分别用pH值为1.5、2.5、3.5、4.5和5.6的模拟酸雨在春小麦拔节期对其进行喷淋,然后测定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后春小麦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酸雨pH值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酸雨使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了4.08%~67.04%,气孔导度下降了17.44%~58.44%,蒸腾速率下降了12.08%~48.08%,胞间CO2浓度上升了9.01%~14.29%,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了12.16%~37.23%。模拟酸雨处理后,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酸雨对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随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愈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强度模拟酸雨对阳桃叶片丙二醛(MDA)和叶绿素含量、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处理15d后,pH值在3.5以上的酸雨使植株的MDA含量下降,叶绿素含量上升,膜电导率变化不明显,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POD活性显著下降;酸雨处理30d后,各处理组MDA含量、电导率上升,叶绿素a/b、SOD活性明显下降,POD活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对水稻生长与水稻土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水稻喷淋模拟酸雨实验,研究不同pH值(2.5,3.5,4.5,5.6)的酸雨对水稻生长和水稻土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雨的影响下,除喷淋pH 4.5酸雨外,其余酸雨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均下降了9.1%~16.7%;不同浓度的酸雨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不大,但速效钾在喷淋酸雨后相对基础土样下降了33.9%左右;土壤速效磷含量相对基础土样提高了21.3%~40.5%;土壤有效硫的含量随着酸雨pH的降低而升高;喷淋酸雨后土壤中的交换性钙、镁相对基础土样分别上升了27.6%~36.3%和3%~21%。酸雨对水稻茎叶氮的吸收影响不大,但水稻稻粒中全氮的含量会随着酸雨pH的降低而升高;酸雨不利于水稻茎叶对养分磷的吸收,但pH 2.5的酸雨会促进稻粒对磷的吸收;酸雨有利于水稻茎叶对养分钾的吸收,但不利于稻粒对养分钾的吸收;水稻茎叶和稻粒中全硫的含量会随着酸雨pH的降低而升高。水稻在pH 2.5的酸雨影响下显著减产,喷淋了pH 3.5酸雨的水稻其千粒重、结实率和实粒数都是最高的,表明pH 3.5的酸雨对水稻产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对菜心生长与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田间酸雨喷淋系统,研究了模拟酸雨对菜心叶片可见伤害,叶绿素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心叶片可见伤害对酸雨的敏感性主要受酸雨的pH影响,也受遗传特性,植株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的影响,pH3.5以下的模拟酸雨使菜心叶片受到伤害,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并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酸雨(pH为7.0、5.5、3.5)对幼苗生长、 叶绿素相对含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上海青在酸雨频发地区的栽培措施.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pH 5.5的酸雨对上海青叶绿素的相对含量、 茎叶长和鲜重均无显著影响,pH 3.5的酸雨显著降低了上海青的叶绿素相对含量、 鲜重和茎叶长.在第15天,pH 3.5的模...  相似文献   

6.
采用模拟酸雨喷淋方法,研究了重度酸雨(pH 2.5)、中度酸雨(pH 4.0)和对照(pH 5.6)处理下,不同季节石栎(Lithocarpus glabraThunb.)植株生长、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模拟酸雨胁迫下石栎植株的叶绿素含量(SPAD)、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株高和地径的变化趋势均为:对照(CK)>中度酸雨>重度酸雨,而对石栎植株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影响差异不显著。说明石栎在无酸或微酸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能促进其生长;而在强酸的条件下石栎植株的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利用模拟酸雨喷淋试验,研究不同酸雨梯度[pH 2.5(重度酸雨)、pH 4.0(中度酸雨)和pH 5.6(轻度酸雨)]对秃瓣杜英Eleocarpus glabripetalus幼苗叶绿素参数、生物量及对土壤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叶绿素参数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升高,各处理组相对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随酸雨pH值的降低而升高,各处理组较对照组升高4.22%,6.07%和6.8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各处理组叶片氮元素质量分数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器官磷、钾质量分数总和均小于对照组,重、轻度酸雨组茎的磷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所有器官镁质量分数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重、中度酸雨组幼苗地上部铜元素质量分数和转移系数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锌元素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综合分析认为:酸雨增加了幼苗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幼苗的光合能力;促进了幼苗生物量重新分配,使得根系更加健壮,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矿质元素的吸收,增强了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提高了根系锌元素转移系数,从而加大幼苗对重金属锌的忍耐作用。  相似文献   

8.
野生花卉地榆叶片对模拟酸雨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地榆叶片的伤害作用。[方法]以2年生的地榆植株为试验材料,用分析纯硫酸和硝酸配制模拟酸雨母液,并稀释成不同pH值的5种水溶液,对植物进行喷洒,24h后对叶片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相关性分析。[结果]pH值为2.0和3.5的模拟酸雨处理使叶片出现可见伤害;pH值为2.0、3.5和4.0的处理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片汁液pH值降低:模拟酸雨的所有处理均使细胞膜透性增强,MDA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POD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叶片pH值与电导率、MDA含量、POD活性均为极显著负相关,MDA和POD、POD和SOD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地榆叶片的生理活动对酸雨的反应较叶片可见伤害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模拟酸雨胁迫下中国北方小麦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pH为2.0,3.0、4.0,5.0和6.0的模拟酸雨在小麦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对其进行喷淋.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喷淋后,叶片出现可见伤斑的阈值是pH=3.0,酸雨使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少,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受到抑制.模拟酸雨对小麦的影响随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愈显著,且与酸雨处理次数和处理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酸雨喷淋系统,研究了模拟酸雨对豇豆(Vigna sinensis Savi)叶片可见伤害、叶绿素含量、气孔开度、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豇豆对酸雨胁迫的敏感性,除与本身的生理特性有关,主要取决于酸雨的pH值。pH4.0以下的酸雨使豇豆叶片受到伤害,叶绿素含量下降,气孔开放频率增大。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下降和细胞膜透性增强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pH、离子组成及与研究(浙江省)自然降雨相近的模拟酸雨,分别在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喷淋。试验表明,经酸雨特别是高酸度酸雨喷淋后,对稻、麦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叶绿素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等均有一定的抑制或负作用,尤以作物营养生长期影响较大。电镜检验结果表明,高酸度(pH2.5)酸雨对叶片亚显微结构有直接伤害.在产量上水稻以负影响为主,而小麦似有促进作用,对稻、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则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杂草稻和水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盐胁迫下杂草稻和栽培稻种子萌发特性的差异,分别选择了泰州、丹东和肇庆地区的3 个杂 草稻生物型及1 个杂交水稻和1 个常规水稻品种,采用室内培养,进行了盐胁迫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种子萌发特性的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杂草稻和栽培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长、主胚根长和鲜重均显著降低; 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盐浓度增加而降低,表现为特优航1 号跃泰州杂草稻跃丹东杂草稻跃肇庆杂草稻跃华航31 号;丙二 醛含量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升高,表现为华航31 号跃肇庆杂草稻跃丹东杂草稻跃泰州杂草稻跃特优航1 号;脯氨酸含量 随着盐浓度增加而降低,表现为特优航1 号跃泰州杂草稻跃丹东杂草稻跃肇庆杂草稻跃华航31 号。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5个类型共89个水稻品种糙米含钙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糙米含钙量差异显著。89个水稻品种糙米含钙量变化范围为44.5~245.5mg/kg。5种类型水稻糙米含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粳稻、杂交晚籼、常规晚籼、常规早籼、常规中籼。  相似文献   

14.
攀西及相邻地区稻米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类型及其产地间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含量的变异。结果表明 :①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平均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镁 >钙 >锌 >锰 >铜 >铁 ;不同品种间稻米中铁含量变异系数最大 ,其次为钙 ,锌含量变异系数最小 ;不同水稻类型间粳型品种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平均含量最高 ,其次为常规籼型品种 ,杂交籼型品种稻米中 6种矿质元素平均含量最低 ;②雅安和温江两产地 3供试品种稻米中铁、锌、铜、锰、镁、钙含量相对较高 ,会理 3供试品种稻米中 6种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低 ;不同产地间稻米中铜含量变异系数最大 ,其次为铁 ,锌含量变异系数最小 ;③稻米中锰含量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和 pH值显著负相关 ;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与稻米中锌、铜含量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稻米中镁含量与土壤中钙全量显著负相关 ;稻米中钙含量与土壤中铜全量显著负相关 ;稻米中锌含量与土壤中镁全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对水稻黄化自然突变体(安农标810S)及其野生型(安农810S)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单株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但突变体与野生型各自所配的杂交F1代叶绿素含量没有差异;从叶绿素a/b的比值来看,突变体的比值明显大于野生型;从净光合速率来看,无论是在1 d中的不同时间段,还是在不同发育时期,突变体均高于野生型;在不同发育时期和1 d中的不同时间段,突变体的FV/Fm、FV′/Fm′、φPS2、ETR2及QP均大于野生型,突变体的QN低于野生型;突变体自交繁殖的单株产量高于野生型,且从各自所配的杂交后代F1来看,突变体有较强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16.
高温对不同杂交稻开花期影响的生理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人工气候室研究了高温对不同杂交稻开花期影响的生理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的耐热性与高温下叶片电导率、游离脯氨酸(pro)、脱落酸(ABA)的增加及叶绿素含量、花粉活力、花药开裂系数的降低有密切的关系。耐热性差的组合叶绿素含量、电导率、花粉活力和花药开裂对高温的响应比耐热性强的迅速,而耐热性强的组合在高温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和脱落酸含量增加的幅度比耐热性差的大。水稻耐热性与高温条件下叶绿素、游离脯氨酸、脱落酸含量及花粉活力、花药开裂系数呈正相关,与电导率呈负相关。上述6种生理指标可鉴定水稻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7.
CaCl2对番木瓜幼苗酸雨伤害的生理保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0 mmol/L的CaCl2预处理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幼苗,结果表明,钙预处理能有效减缓番木瓜幼苗因酸雨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增加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减少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细胞质膜透性,维持细胞汁液pH值稳定性,减轻酸雨对番木瓜幼苗的酸致损伤.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酸雨喷淋系统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了模拟酸雨对11种农作物的叶片可见伤害和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细胞膜透性、气孔阻抗、蒸腾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作物叶片可见伤害对酸雨的敏感性,除遗传特性、作物的生长阶段和试验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影响外,主要取决于酸雨的pH值。作物叶片可见伤害的阈值为pH<3.5;pH4.2的酸雨对敏感作物的生理活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生理活动较叶片可见伤害对酸雨更敏感。采用“相对指标值”评价酸雨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