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母猪产后便秘的原因分析 1.1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 体重增加。怀孕成年母猪体重可增加10%-20%:怀孕前期增重较慢,后期增重较快;怀孕母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很高,饲料利用率比空怀期提高9.2%。18.1%;合成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在整个怀孕期比空怀期提高11%~14%,怀孕后期提高30%~40%。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们养猪的过程中,对于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检测出母猪怀孕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生产效益。不少养猪场也会让母猪合圈,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今天小编就要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检验母猪是否怀孕以及让母猪合圈的方法。1检验母猪是否怀孕的方法取母猪早晨8:00~10:00的新鲜尿液15 mL,将其放入透明玻璃瓶内。往装有尿液的玻璃瓶里滴入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8,(6)
为研究母猪怀孕后期背膘变化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将659头长大二元杂母猪和509头温系纯种大白母猪于怀孕85 d和怀孕112 d进行背膘测定。结果显示,长大二元杂母猪怀孕85~112 d的背膘差与仔猪初生重具有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8;温系纯种母猪怀孕85~112 d的背膘差与仔猪初生重为中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5。表明怀孕后期背膘增加越大,仔猪初生重亦会随之增加,怀孕后期母猪的膘情变化需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被认为是猪场的发动机,它的饲养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经产母猪经历最长的就是怀孕时间,怀孕母猪的管理是母猪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承担着胎儿的着床及健康仔猪出生、母猪的体况恢复、膘情的维持及乳腺的发育等重要任务。1怀孕母猪管理的目标母猪怀孕期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受精卵的着床及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防止化胎、流产和死胎的发生;怀孕母猪每窝产出的仔猪数量多、体重大且均匀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经常出现以散发突然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猝死症).该病(症)主要发生在母猪,尤其是怀孕1~2个月的经产母猪.体况良好的母猪发病率高,给猪场带来不小损失.笔者现将该病的特点、原因及防治介绍如下. 1 主要特点 1.1 有明显的阶段性主要发生在大猪,其中包括种猪和育肥猪,特别是怀孕母猪,尤其是怀孕1~2个月的经产母猪.体况良好的母猪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怀孕后期转入产房后,往往会出现几头腹部及后躯水肿严重的母猪(图1、2),这类母猪在产仔时由于下腹部和后躯严重水肿,导致产道狭小,容易发生难产;同时还会导致产后乳房泌乳功能严重下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也容易诱发乳房炎,给猪场生产成绩的提升带来不利。笔者一直从事产房工作,现将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沭阳许多养猪场都发现有便秘母猪,症见母猪弓腰努责,屡欲排便而无粪便排出;体温降低,口干舌燥,鼻干无汗,常伏卧不愿起立;强行赶起时,则行走无力,摇摆不稳;口色淡白少光,脉沉涩无力,食欲减少。1病因便秘母猪增多主要是因为目前都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使怀孕母猪的活动空间很小,本来怀孕母猪就懒动,活动空间受限更使怀孕母猪的运动减少,母猪的采食量自然降低,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母猪消化吸收机能减弱,肠胃  相似文献   

8.
根据怀孕母猪的生理变化及其特点,对于怀孕母猪的饲养,必须从保持母猪的良好体况和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两个方面去考虑,加强饲养,满足它们的营养需要,特别是怀孕后期的营养更为重要。现将怀孕母猪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介绍如下:一、热能的需要。根据畜牧专家代谢平衡试验,母猪怀孕  相似文献   

9.
在怀孕母猪的饲养方面,怀孕前期应加强营养,使母猪迅速恢复体况;怀孕中期,可在日粮中可适当增加一些青饲料、优质粗饲料和糟渣类饲料等;怀孕后期需要供给母猪较多的营养,增加精料量,减少青饲料和糟渣饲料。在怀孕母猪的管理方面,应尽早准确判断母猪是否怀孕,做好保胎工作;要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做好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要执行常规带猪消毒制度,并做好产前驱虫工作;还要注意不同季节的药物保健工作。在分娩前应做好产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在怀孕头一个月,应避免饲喂高能量饲料,增加低能粗饲料比例,以免造成胚胎死亡。就瘦肉型猪而言,用全价怀孕母猪料饲喂时,怀孕后头30天,每头每天喂量应控制在1.8千克以下,以后至怀孕80~85天,每头每天喂2千克。产前的1个月里,每天喂量增至2.2~2.5千克,产前1周可改喂哺乳母猪料,日喂量3~4千克(产前一两天减半),以保证有足够营养物质供给胎猪生长发育之所需。怀孕母猪的具体饲料喂量,应根据母猪的体况和全价混合料的营养浓度来决定。  相似文献   

11.
怀孕母猪与空怀母猪的区别:怀孕母猪腹部明显鼓起,两排乳头明显分开,乳头、阴户发红;空怀母猪肚皮有褶皱、乳头干瘪、背毛粗糙脏乱,阴户没有明显变化。笔者分享多年的识别经验,供同行参考。1.做好返情检查母猪配完种后立即转入妊娠母猪舍饲养,直至进入产  相似文献   

12.
(一)先要把好母猪关1.增加母猪妊娠后期能量水平。习惯上不敢将母猪喂得太好,主要是误认为怕母猪长得过肥而影响繁殖,实则不然,在母猪怀孕后期(产前1个月)增加能量饲料或  相似文献   

13.
饲养好怀孕母猪的目标是保证胎儿能在母体内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防止化胎、流产和死胎的发生,使怀孕母猪每窝产出数量多、体重大、均匀整齐和体格健壮的仔猪;并使母猪有适度的膘情和良好的泌乳性能;同时尽可能节省饲料,降低出生仔猪生产成本。所以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工作。为此笔者简述相关饲养管理经验,以飨读者。一、合理固定每周、日工作安排工厂化猪场生产规模比较大,员工工作量和劳动时间比较固定,因此制定一个固定的每日工作日程有利于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表1是温氏猪场怀孕舍员工日班工作安排。表1每日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其发病率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64%。某猪场有502头猪,其中育肥猪448头,空怀母猪19头,怀孕母猪21头,产仔母猪14头。饲养期间育肥猪和怀孕母猪突然发病,育肥猪在5 d内发病死亡46头,怀孕母猪有15头流产。1临床症状育肥病猪体温升高至41℃以上,不食,精神  相似文献   

15.
活性酵母菌对怀孕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12月份,在广东某大型猪场,通过在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菌,来探讨活性酵母菌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改善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母猪的选择在广东某大型养猪场,选择长大怀孕母猪64头,其中头胎母猪16头,经产(2~3胎)母猪48头,将头胎、经产哺乳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头头胎母猪、12头经产母猪,所有母猪在怀孕80天时赶入试验猪舍,专人饲养,不同组饲喂不同的饲料组合,临产前7天赶入产房,所有产床均为高架产仔床。所有仔猪于7日龄开始投放开口料,少量多次添加,保持饲料的新鲜可口。1·2试验日粮试验1组添加金霉素100 g/…  相似文献   

16.
种母猪包括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分娩母猪、哺乳母猪等4种类型,其主要职能是生长发育、繁衍仔猪。1空怀母猪凡后备母猪和断乳后尚末交配怀孕的母猪,即为空怀母猪。空怀母猪1圈可饲养3头,母猪在断乳后、妊娠前及后备母猪可饲喂大猪料,每天饲喂3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怀孕母猪的胚胎着床率,也为了通过控制怀孕母猪的体况,来提高母猪哺乳期的采食量,我们对怀孕母猪实行"限饲"的饲喂模式。怀孕母猪料的设计其实是一个难点,一方面,母猪怀孕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营养需要有所差异,经过哺乳期营养消耗重新怀孕的母猪的体况又各有差异,用统一的标准来饲喂怀孕母猪显然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情况在2010年3月初,石河子某猪场饲养的50头母猪在生产完仔猪后,发现个别的母猪阴门流出白色分泌物。另外,在定位栏中,40头怀孕不到1周的母猪阴门流白色分泌物。其中,包括产后母猪和怀孕不到1周母猪。起初养殖技术人员分析前者是产后的母猪恶露不尽,后者是母猪精液倒流。经过1周的观察,这种现象没有消除,而且更加严重。除了阴门内流出白色分泌物外,还出现淡黄色粘稠分泌物,经过反复仔细查看排出的分泌物,确定是脓液。  相似文献   

19.
1把好母猪关 1.1提高仔猪的先天素质,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也是减少死胎、畸形和弱仔的重要方面。母猪怀孕分为三个时期。0—40天为怀孕初期,41~80天为怀孕中期,81—114天为怀孕后期。怀孕后期胎儿的增重量约占仔猪初生重的60%~70%。为了保证胎儿的迅速生长,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及健康水平。该阶段应喂高能量高蛋白饲料,日喂量为2.3~2.8千克,母猪产前2周进行体内外驱虫,产前一周体表消毒。1.2定期给母猪注射疫苗危及仔猪生命和健康的早期疫病主要是黄、白痢.初次怀孕母猪在产前1个月左右和产前半个月左右分别注射相应疫苗,这样可增强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为便于掌握母猪流产的一些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知识,在多年的临床实践探索中,将一些主要疾病做如下归纳。1细小病毒主要症状及病变:母猪有发情症状但不易受孕,怀孕母猪在同一时期内有多头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胎儿发育异常等现象;公猪感染后,临床上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