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利用EViews6.0计量学分析软件,对江苏省过去21年的粮食供给和需求变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应用H-P滤波方法建立了粮食需求与供给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精度非常高;对未来5年粮食供需的结果表明,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是,随着人们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粮食安全将面临挑战,因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缓解粮食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2.
段小红 《甘肃农业》2002,(12):28-29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粮食供求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这一根本性转变给粮食的生产、销售和储备带来了广泛影响,使粮食预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粮食生产警情是指粮食生产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极度不正常的情况.粮食生产阶段性的波动是粮食生产警情的综合表现,确定粮食生产警情是做好粮食生产预警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粮食直接消费需求和间接消费需求都将持续快速增长,粮食生产发展压力巨大。通过粮食单产、品种和区域潜力分析,到2020年我国粮食尚有6 000万t左右的增产潜力,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仍然面临耕地资源刚性减少、淡水资源短缺、品种结构矛盾、供需区域矛盾、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作者结合当前全世界粮食生产形势,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和食物自给以及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面临着世界粮食需求最大的问题,为了能够解决粮食的需求问题。我国不断改良农业科技技术,对大面积粮食作物的种植做出了重大改革。玉米作为人类重要的粮食产物,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对人类的粮食供应和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玉米的栽培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城镇人口粮食需求的增加,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导因素,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促进我国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步入几十年高速增长之后的缓慢增产阶段,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严格保护耕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粮食存储和流通体系的布局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减少粮食产后环节的损失和浪费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自给率与粮食贸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现有的粮食自给率水平和粮食需求,对中国未来粮食单产发展和未来粮食自给率进行探讨,结合国际粮食市场出口情况,提出中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物资,粮安天下。对山西省30多年来的粮食总量平衡、品种结构平衡以及未来粮食供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总产量依次迈上800万,900万,1 000万t三大台阶。然而,山西省粮食生产条件脆弱,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总量不足,多数年份自给率小于90%;结构性短缺严重,产粗吃细,口粮对外依存度达35%;未来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而粮食生产受耕地、水资源、粮食比较效益低等因素制约。因此,山西省需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提高粮食自给能力。  相似文献   

8.
观点     
《中国农垦》2010,(2):5-6
柯炳生:我国面临粮食增产和对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七年直指“三农”,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三农“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其中的农业问题是基础性问题。我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而未来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至少未来20年内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对加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以和  孟琦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88-188,192
指出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不断上升的粮食消费量同不断减少的耕地与粮食种植的矛盾;自然灾害频繁同粮食生产间的矛盾;粮食单产提高困难、耕地面积有限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间的矛盾,并针对这些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付玮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93-3695
通过分析我国粮食需求、供给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态势,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兴粮、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政策扶持、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管理体制等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近日强调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粮食需要将不断增长。而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会越来越多,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粮食供求偏紧,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影响因子及需求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探讨了耕地、生产技术及生态条件等因子对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耕地和生产技术等对耕地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力,并预测了2006~2020年的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此外,通过对福建省粮食供求关系的预测,进一步分析了福建省未来耕地面积与粮食有效需求所要达到的耕地面积间可能出现的缺口情况。  相似文献   

13.
王梅 《农业展望》2013,9(5):50-54
用翔实的数据讴歌了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连续9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粮食生产"九连增"不仅为应对国际经济衰退、满足国内粮食需求、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粮食"九连增"背后,中国粮食安全仍面临隐忧。一是玉米连获丰收,需求趋缓,价格承压;二是大豆进口数量激增,供求严重失衡;三是片面追求高产导致农田污染严重等。最后,提出有益于确保中国粮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洁 《中国农垦》2011,(8):52-53
近年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国内粮食需求稳定增长,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仍不可低估。如何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我国农业发展、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十二五”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利用中国农业年鉴等统计资料,从粮食生产现状和形势出发,深入剖析了当前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制约粮食增产潜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粮食播种面积波动和下降、粮田基础设施和水利配套建设缺位、粮食生产力布局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合理以及科技潜力发挥不够等,从而提出“十二五”四条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的总量增长平稳,口粮消费稳中有减,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增长;对稻谷和小麦的需求稳中略降,对玉米、大豆和杂粮的需求呈现规模和比重双增的态势。未来城乡居民人均口粮需求不断减少,饲料粮将会继续成为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体,工业用粮的需求仍将迅速扩张。预测表明,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3092万t和56500万t。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本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近年来出现了粮食增产、库存增加、进口同时增多的新情况,同时又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新挑战。在分析我国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的原因、粮食生产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铁岭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水资源匮乏制约着粮食生产发展,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对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提高铁岭市粮食产量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从粮食安全的概念出发,研究分析了铁岭市粮食生产情况及粮食生产用水现状,并根据铁岭市水资源缺乏、旱涝灾害频繁及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旨在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3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带来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保障粮食供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现实紧迫的任务。第一,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数量不断增长、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增强农产品持续供给能力刻不容缓;第二,在耕地面积不断递减、质量有所下降,自然灾害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巩固和提  相似文献   

20.
以满足云南省未来人口发展所需粮食为出发点,通过对粮食供需、耕地总量及占用趋势、人口发展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预测模型确定未来人口数量、耕地需求量等相关因子,从而计算出耕地供需量并对云南未来耕地的供给、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当前耕地变化趋势,云南省耕地能够满足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需求。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保障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