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为了比较发酵床与传统模式的饲养效果,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的杜×长×大三元配套系商品猪分为小猪组和大猪组。小猪组36头,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头;大猪组32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头,分别在发酵床和传统模式两种环境中生长。结果表明:发酵床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小猪和大猪的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52%、16.73%;料重比分别降低3.16%、7.43%;传统模式舍内环境与发酵床模式差异不显著。总体分析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育肥猪,每头可多获利126.24元。发酵床养猪模式的饲养效果优于传统养猪模式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商品仔猪60头(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头)以常规法饲养,试验组(30头)饲养在发酵床圈舍,饲养体重达到110 kg左右后出栏.结果表明:生长育肥猪达到110 kg出栏体重的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缩短10d,试验组头均日增重高出对照组0.045 kg(P< 0.01);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0.29(P< 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高原地区发酵床养猪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本研究将3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头,一组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饲养,一组为传统标准化猪舍饲养,试验猪初始体重为8.1kg,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进行育肥试验,育肥猪体重90~100kg时出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头均耗料197.3kg,对照组头均耗料226.7kg,试验组料肉比为2.28:1,对照组料肉比为2.56:1,试验组育肥单位增重耗料比对照组降低10.9%。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净收入为617.8元,试验组为660.4元,较对照组增加42.6元,增加了6.9%。本研究结果说明,发酵床养猪技术增重效果不如传统养殖模式高,单位增重耗料低于传统养殖模式,经济效益高于传统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模式是在现代标准化猪舍为基础加以天窗、地窗、塑膜(棚舍)或阳光板(房舍)、电地热、增效料槽、高效饮水器、正压通风、喷淋设施等的一项健康养殖模式,该饲养模式简单易学,经济效益显著.本次试验旨在通过与传统养猪模式的对比,进一步验证实际饲养过程中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的实用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实际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次试验分为阳光猪舍与传统猪舍饲养产仔母猪试验和阳光猪舍与传统猪舍饲养育肥猪试验两部分,试验动物选择健康、体重、胎次相近的长大或大长二元产仔母猪以及健康、体重、日龄相近的杜长大或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公母各半),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产仔母猪每组不少于5窝,育肥猪每组不少于20头(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期的对比饲养和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产仔数、初生个体重、发病数、发病率、断奶数、断奶成活率、断奶个体重和日增重、料重比等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秦家毅 《当代畜牧》2014,(23):88-89
目的:依据养猪饲料的不同,对比发酵床与水泥地面的养猪效果。方法:选取育肥猪34头,体重均为25~35kg之间,将34头育肥猪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同样的饲料配方,对育肥猪进行3个月的饲养试验并对比效果,记录34头育肥猪的生长情况等。3个月饲养期结束后,每组抽取8头屠宰并检测肉的品质。结果:对比试验3个月后猪肉的相关特性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育肥猪各项指标均为正常;同时,观察组猪肉的整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酵床养猪方案优于水泥地面,能够成为目前养殖业发展的模板,能够确保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也有极佳的保护作用。从生产的角度看,发酵床有一定优势;而从环保的角度入手,发酵床养猪是目前值得推广的有效饲养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养猪效果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按照生物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的要求建造猪舍,在猪舍发酵床铺设0.8 cm厚的有机垫料,在垫料和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的微生物菌制剂产品,与传统养猪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猪从25 kg左右饲养至90 kg,结果证实,采用发酵床自然养猪技术较传统养猪日增重可提高12.21%~14.54%,节省饲料8.60%~10.75%;育肥猪头均获利40.33元;且猪粪中氨态氮及钙、磷含量分别减少49.57%、46.15%、27.97%,达到减量排放和不污染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发酵床生态养猪法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月龄相同的二元和三元断奶仔猪,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分别猪对35天和61天的增重和料肉比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料肉比、日增重和耗料量均优于试验组,试验组的成本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农民朋友形象地称它为自然养猪法、发酵床养猪法、懒汉快乐养猪法等等。其基本做法是:在猪舍内设置深度为80~100厘米的垫料坑,填充锯末、稻壳、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利用菌种制作发酵垫料床。每头育肥猪1.2~1.5平方米,50头-60头生猪可以在一个圈舍饲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与传统养猪生产数据的对比试验研究,评价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的优劣。分别选择60头二元杂交(长×梅山)断奶仔猪和60头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依据体重、性别比例相近的原则,将2个品种的断奶仔猪分别进行随机分组,即2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每组30头仔猪,进行饲养试验,同时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猪的增重情况、饲料消耗量、料肉比、死亡情况等。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既环保又能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新型环保养猪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日本洛东式生物发酵舍零排放新型环保养猪和传统养猪两种不同的养猪生产方式,观察、分析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猪舍环境、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经济效益.选用200头杜×长×大70日龄育成猪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60头,对照组40头.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环保养猪比传统养猪日增重提高3.13%,饲料报酬提高7.67%,猪舍氨气浓度减少62.3%,发病率降低80.5%,经济效益提高15.31%.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环境色彩对动物生长的影响,尚未见系统研究。“彩棚”养猪法是将猪饲养在红、橙、黄、绿,蓝、青、紫等7种不同色彩的猪舍内,观察猪的生长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方法 从本部7个直属单位各随机选择营养良好、未发生传染病的临床健康仔猪10头(1~3月龄),共70头;各单位参试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头。7个试验组的猪舍分别刷成红、橙、黄、绿、蓝、青、紫等7种颜色,对照组猪舍不涂色。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日粮”标准相同。试验开始时和试验后30、60、90天时,各称1次体重。 二、结果 在冷色环境下,猪的食欲不振,少动,体重增加不明显;而在暖色及较柔和的颜色环境下,食欲增加,活泼好动,体重增加较明显,详见表1。(下转126页)  相似文献   

12.
发酵床养猪与水泥地面养猪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比较了发酵床养猪与水泥地面养猪的养殖效果.通过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配套系商品猪仔猪95 头(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0头)饲养在水泥地面圈舍,试验组1(30头)和试验组2(35头)饲养在发酵床圈舍.试验组2全程饲喂添加了0.5%益生素的饲料,试验组1饲料中不添加益生素,饲养137后出栏.结果表明:在各组平均断奶体重10.3 kg的情况下(P>0.05),试验组1、试验组2和对照组出栏时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01.98 kg、105.64 kg、108.00 kg;料重比分别为2.62、2.51、2.61;死淘率分别为5.0%、1.7%、8.9%.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每头平均增重分别高出对照组3.87 kg和6.41 kg,试验组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组2的出栏重和每头平均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发酵床养猪没有显著效果,使用益生菌效果显著.试验组2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0.103(3.94%),说明饲料利用率明显较高.另外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死淘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4.9%和7.2%,说明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猪只免疫力较高,抗病能力强.通过屠宰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分析,发现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3.
在冬季采用玻璃暖棚(试验组)与普通猪舍(对照组)饲养育肥猪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多增重4.4kg,差异极显著(P〈0.01);头均低降料重5.63%,多增收入39.23元。在青海冬季利用玻璃暖棚猪舍养猪,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日增重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专业饲养育肥猪:这种模式是指养猪专业户到仔猪交易市场或专业繁育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后的仔猪进行饲养,将其育肥到90—100公斤时出栏销售。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生产方式简单,易于起步,还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波动随时补栏和出栏;猪舍结构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投入到产出只需3—4个月;固定资金投入少,栏舍周转快,每个栏舍每年可饲养3批育肥猪。  相似文献   

15.
选取生长发育良好、日龄相近、健康无病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4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3头,整个试验期为夏季2个月,冬季1个月,对照组仔猪饲养在水泥地面圈舍,试验组仔猪养殖在发酵床圈舍,对夏冬两季圈舍内外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生产性能、经济效益等进行整体比较。结果表明,发酵床养猪与水泥地面传统养猪方式相比优势明显,能够为仔猪的生存创造良好的整体环境,且整体的饲养成本较低,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明显提高,值得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直线育肥养猪法就是利用良舍、良料、良种、良法,发展规模化养猪的一种科学的饲养方式。良舍即水泥地、砖砌墙、夏天半敞棚、冬天扣塑料暖棚的猪舍。良料是指按照科学配方研制,适合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良种即优良的杂交品种猪。如长白种公猪与本地  相似文献   

17.
李玉霞 《中国猪业》2008,3(11):58-59
“自然养猪法”是一种新兴的猪业生产模式,具备有机农业及健康养殖的要求特点,是实现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该饲养方法的猪舍设计的基本理念、场址选择、建筑要点、猪舍朝向选择及小气侯改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自然养猪法”猪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然养猪法"是韩国自然农业协会赵汉硅会长首创推广的"自然农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引智成果中一项突出的实用技术。以因地制宜的猪舍和有利于活性土著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发酵床为核心技术,以饲养过程不清粪便、提高冬季猪舍温度、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对采用双层膜日光温室和卷帘技术与自动化养猪技术相结合的饲养方式,猪舍的内环境条件及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夏季试验组和对照组气流速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的指标如温度、相对湿度、NH3和CO2的含量差异均显著;夏季试验舍猪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出5.90%,料重比降低7.17%,差异显著(P<0.05);冬季试验舍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出14.11%,料重比降低3.6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屠宰性能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发酵床饲养育肥猪的实际效果,将日龄和体重接近的100头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发酵床和普通猪舍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养,以比较两种猪舍对猪生长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的生长育肥猪,其达100kg体重日龄、30-100kg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170.67±3.31)d、(731±28)g和2.94:1,分别比普通猪舍饲养的生长育肥猪缩短3.61d(P〈0.01)、提高26g(P〈0.01)和降低0.17kg,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