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施用硅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从土壤中吸收很多硅,水稻植株中硅含量2.36%~6.47%,土壤中有效硅为350~370mg/kg.为保证水稻对硅肥需要,施用硅肥非常重要.试验证明,施用硅肥不但能增加水稻高度、分蘖数、抗倒伏能力、抗病能力,而且也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硅素对水稻的增产作用,在日本、朝鲜及我国南方几省(包括台湾省)早已被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在缺硅的土壤上,施硅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在日本和朝鲜硅肥已成为水稻生产中大宗肥料之一。我省硅肥资源丰富,近年来亦有在局部地区稻田施用硅肥试验结果的报道,但大批量的硅肥生产和大面积使用尚未开始。本文就我们1980年以来,对苏南水稻土硅素营养水平及硅肥在青紫泥中对水稻增产效果的研究作综合性的报告,为生产部门开发水稻新肥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磷硅肥与过磷酸钙对杂交水稻肥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多点示范试验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磷硅肥对杂交水稻有9.2%的显著性增产效果;在等磷量或等价值用肥条件下,效果的均优于过磷酸钙,能促进杂交水稻健壮生长,增强抗性,剑叶面积扩大;有效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剑叶硅含量。  相似文献   

4.
王德生 《新农业》2011,(4):41-41
我国各地大部分稻田尤炭靠鼢田由于长期不施或少施硅肥和有机肥,致使这些稻田土壤普遍缺硅或少硅,并呈现日趋加剧之势,成为影响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子。水稻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硅肥最多的粮食作物,茎叶中含二氧化硅约15%,  相似文献   

5.
土壤氮含量高而有效硅含量偏低是普济圩农场水稻大面积倒伏的主要因素,增施硅肥后水稻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增加,空秕率下降,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施硅肥150-225kg/ha,水稻茎叶含硅量提高9-20%,产量增加8.49-11.21%,如果后期偏施氮肥,即使增施硅肥,仍会使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和抗性下降,不能增产。  相似文献   

6.
水稻施用硅肥效果及适宜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滨海盐化潮土上进行水稻施硅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增强水稻抗倒、抗病能力;改善植株生态和产量结构;与对照相比,水稻增产19%~34%。硅肥的适宜用量为每亩50~70kg。  相似文献   

7.
硅肥对水稻的产量指标有不同的作用,施硅可提高籽实N和K的含量秸杆磷和硅的含量,施硅对籽实N、P、K、的吸收量明显提高,在冲积型水稻土上增产产水稻53.2-73.0公斤/亩,相对值为11.0-15.5%;在白浆型水稻土上,增产水稻40.6-110.8公斤/亩,相对值为9.3-18.6%,产投比均为3.25-8.86,获施硅肥收入22.48-76.64元/亩。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抛秧稻和硅肥的最佳使用方法和施肥时期,试验以秧盘基施,秧盘追施,拔节,初期土壤撒施以及叶面喷施四种施肥方式进行。结果表明,在拔节初期土壤撒施硅肥增产达10.91%,效果最好,叶面喷施增产3.91%,其他两种方法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抛秧稻施用硅肥的最佳使用方法和施肥时期,试验以秧盘基施,秧盘追施,拔节初期土壤撒施以及叶面喷施四种施肥方式进行。结果表明,在拔节初期土壤撒施硅肥增产达10.91%,效果最好,叶面喷施增产3.91%,其他两种方法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施用硅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稻施用硅肥试验表明,氮磷硅肥配合施用比单施氮肥生育期提前3d,分蘖率提高86.5%,增产19.4%;比氮磷肥配合施用生育期提前4d,分蘖率提高115.5%,增产10.6%;比氮硅肥配合施用生育期提前1d,分蘖率提高70.5%,增产6.0%。  相似文献   

11.
稻麦轮作区潮土及水稻土施用硅肥的效果与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稻麦轮作条件下,潮土、水稻土上的硅肥试验表明,施硅水稻增产9.59%,小麦增产13.9%。稻季施硅在小麦上后效明显,增产8.2%;硅肥对水稻的氮麦吸收有促进作用,亩吸氮量增加2.95kg氮素吸收率提高14.8个百分点水稻植株必主得到改善,基部节间缩短,剑叶、倒二叶叶面积增加;硅肥对水稻具有增穗、增粒作用,抽穗后灌浆速率提高,千粒重也有明显增加;小麦表现为增穗、增加千粒重。硅肥适宜作水稻基肥或返青  相似文献   

12.
硅在自然界的分布占第3位,仅次于氧和氢。硅虽不是所有作物都需要的营养元素,但对禾谷类作物,特别是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水稻是典型的硅酸盐作物,它吸收大量的硅(si02)。硅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明显。水稻是具有代表性的硅酸植物,稻株含硅量可达10%~20%,生产100公斤稻谷,稻株需吸收硅酸17~18公斤,超过水稻吸收氨、磷、钾量的总和。茎叶中含量可达到干重的10%~15%,谷壳中含量可高达25%左右,为此,日本、韩国等已把硅列为水稻增产的4大元素(N、P、K、Si)之一。  相似文献   

13.
硅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硅肥明显降低水稻无效分蘖和增加穗粒数,对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不同作用。施硅肥可提高子实N、K和秸秆P、Si含量,还明显提高子实N、P、K和秸秆P、Si的吸收量。在冲积型和白浆型水稻土上,每公顷施硅肥750~900kg,增产效果显著或极显著,达8.4%~18.6%,产投比为1:3.38~9.23,获纯收入429~1482元。  相似文献   

14.
硅肥是一种以含硅酸钙为主的枸溶性矿物质材料制成的肥料。水稻为需硅较多的作物,据分析,每收获500公斤稻谷吸收硅87.5~100公斤,故水稻有“硅酸作物”之称。近年来.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不断增加,水稻的增产潜力越来越小,而且出现了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下降等问题。为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丰南市土肥站从1997年开始引进硅肥在水稻田进行试验,取得很好的增产效果,1998年开始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湖南省主要农田土壤硅的形态、含量的结果,根据田间和盆栽试验及室内分析数据,将全省土壤划分为供硅能力低、中偏低、较高及高共四类,预测约占全省总面积51.5%的土壤施硅可能有效。对全省主要炉渣硅肥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明确黄磷炉渣、锰矿炉渣炼铁高炉渣等可作为硅肥施用並可使水稻获得增产,且不致使水稻受其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钢渣对辽宁省水稻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辽宁省主要类型的水稻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钢渣作为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钢渣可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提高水稻植株中SiO2和籽粒中K2O的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8.3%~20.9%。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及硅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省水稻土取样分析和进行水稻施用硅肥盆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土有效硅含量高低顺序为湿潮土> 砂姜黑土> 盐化潮土> 棕壤。每666 .7m2 施用含SiO2 55% 的高效硅肥5 ~10kg,可提高土壤有效硅含量,改善水稻生物性状,增强抗逆性,与对照相比,水稻增产7-8% ~21.5% 。  相似文献   

18.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硅素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施用硅肥提高不同类型土壤供硅能力、改善植株硅素营养及增加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尤以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和单施高炉渣两个处理效果最好,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酸性水田土壤上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增产率高达16.99%,且成熟期水稻植株含硅量与稻谷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在中性水田土壤上施硅则无显著增产效果.总之,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的施用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配方肥与硅肥配施对水稻的增产潜能以及硅肥最佳施用量,2012-2014年江津区连续3年进行了中微量元素硅肥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江津区施用硅肥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但不宜过高,每667 m~2施用8.0kg硅肥(SiO_2)为宜;而增产机理乃是硅肥能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以及提高水稻的抗病抗逆性。  相似文献   

20.
番茄施用硅肥的肥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肥的研究与应用在中国起步较晚,且大部分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基本上是空白。包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通过对番茄的硅肥肥效试验,验证了硅肥的增产效果:在同一试验条件下以硅肥为基肥,增产率为14.3%-27.8%。投入产出比为1:66。从而为硅肥在番茄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