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湖南、湖北、河北等地区菜地采集土样,采用抑菌圈法筛选对白菜黑斑病病原菌芸薹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ae)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通过初筛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20株,复筛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LBC-1。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种属鉴定。鉴定结果为菌株LBC-1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是1株广谱拮抗芽孢细菌菌株。  相似文献   

2.
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从草莓根、茎、叶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内生细菌183株及根际细菌55株,其中9株拮抗菌对草莓褐色叶斑病病原菌(Pilidium concav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4种草莓病原菌具有广谱拮抗效果。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拮抗菌株G3-23、J3-20、G3-29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J6-1、J1-4、G2-12、G3-k2和J1-11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3-20鉴定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G3-17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G3-23能够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对由P. concavum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该菌株能在离体草莓叶片上成功定殖,表现出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3.
大花惠兰根腐病拮抗细菌ZL7-5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潞滨  李术娜  李佳  王倩  朱宝成  彭镇华 《园艺学报》2008,35(11):1647-1652
 从各地大花惠兰种植地采集的土样中共分离到细菌519株,初筛出对大花惠兰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26株,经过复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ZL7-5。通过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菌株ZL7-5与解淀粉芽孢杆菌标准菌株(NBRC 15535)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100%,通过比较菌株ZL7-5和模式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最终将菌株ZL7-5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掘梨火疫病生防资源,探究黏细菌在梨火疫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菌苔捕食和对峙共培养从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黏细菌菌株中筛选高效捕食梨火疫病菌的黏细菌菌株,并通过喷施梨离体花序和盆栽杜梨苗测定其防病效果。【结果】(1)46株供试黏细菌菌株对梨火疫病菌均具有捕食能力,其中菌株WCH05、FB02和WCH03对梨火疫病菌的平板捕食能力较强。(2)黏细菌菌株WCH05预处理(喷施)对预防梨花腐的效果显著,其7 d平均防效为68.35%,与农用链霉素(68.20%)接近,其次是菌株FB02,防效达到63.24%,而菌株WCH03的防效相对较低,为50.36%;黏细菌菌株WCH05、FB02和WCH03预处理(喷施)能够显著降低盆栽杜梨苗嫩枝的枝枯率和病情指数(p<0.05),7~21 d的平均保护性防效分别为81.53%、76.38%和71.44%,治疗性防效分别为63.84%、51.13%和54.88%。(3)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将WCH05和FB02鉴定为橙色黏球菌(Myxococcus fulvus),WCH03鉴定为黄色黏球菌(Myxococcus...  相似文献   

5.
草莓根腐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分离自土壤的436株细菌菌株中筛选对草莓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得到了3株稳定性好,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w-25、w-79和w-181。拮抗菌w-25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带达到11.0 mm,w-79和w-181的抑菌带分别达到5.4和6.4 mm。此外,3株拮抗菌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草莓红中柱致病菌(Fragria ananassa)和草莓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经过对3株菌株形态观察、理化分析和分子鉴定,认为w-25可能为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181和w-79可能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表明3株拮抗菌对致病菌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显微观察发现拮抗菌代谢产物会破坏致病菌菌丝形态,电镜观察发现致病菌细胞器溶解,细胞内液泡变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组织分离法,在不同健康果树的木质部中分离到235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对所得菌株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6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用过滤和高温灭菌得到的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菌谱试验,最终获得拮抗作用较强的内生细菌X8。对X8菌株在植物体内定殖、分类鉴定和防治作用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X8菌株可以在杏、辣椒等植物中定殖。X8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作用最强,达80.3%,对3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达到75%以上,对番茄灰霉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效达到75.4%和79.3%,显著高于50%腐霉利和25%甲霜灵的防效。经16S rDNA序列分析,X8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最终将X8鉴定为B. subtilis,在GenBank中序列登录号为HQ647257。  相似文献   

7.
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供试菌,采用平板对峙方法,研究了不同植物根围土壤中的细菌对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对分离纯化的75株细菌进行拮抗测定,其中30株对番茄灰霉病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分离频率为40.00%。其中3株拮抗细菌YM8、FQ10、FQ11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拮抗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在1.5~3.0cm。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形态特征观察对其进行了种属初步鉴定,鉴定结果为菌株YM8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FQ10为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FQ11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相似文献   

8.
嫁接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嫁接茄根际微生物种类的动态变化及对抗病性的影响,并对嫁接茄根际拮抗菌进行了筛选。土壤稀释分离法进行根际微生物分离,结果表明:总体上,嫁接增加了根际微生物总量、细菌(B)、放线菌数量(A),减少了真菌数量(F),增加了B/F和A/F比值,降低了黄萎菌病情指数及发病率,延缓了发病时间。从嫁接和自根茄根际共分离得到的 352个菌株,通过平皿对峙法、孢子萌发法及牛津杯法筛选出7株对茄子黄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盆栽防病试验测定了这7株拮抗菌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X631和真菌菌株Z111。初步鉴定X631和Z111分别属于沙雷氏菌属和木霉菌属。本试验结果说明嫁接改变了茄子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结构,增加了有益菌数量,进而增强了茄子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培养卵孢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phanipes)覆土中的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能够促进卵孢小奥德蘑菌丝生长的细菌,并检测其溶磷、固氮、解钾及产生纤维素酶、生长激素和嗜铁素等生物活性,综合利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系统学方法鉴定有益细菌。结果表明:从覆土中分离获得256株细菌,其中8个属的54株细菌能够促进菌丝生长;芽孢杆菌(Bacillu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为优势属,占比分别为42.59%和25.93%;在54株细菌中,有14、8、6株细菌分别具有溶磷、固氮、解钾活性;有10、9、7株细菌分别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生长激素、嗜铁素。有益细菌54-14、41-60、57-71和27-17分别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 fluorescens)、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  相似文献   

10.
从新疆泥火山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ljh-5,经过16SrDNA分子鉴定,该菌株与动性杆菌属(Planomicrobium)的相似度最高为90%,结合菌株、菌落特征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该菌为动性杆菌属新种。并对该菌株生长特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黑龙江、江苏、浙江、海南等地土壤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细菌206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火龙果茎腐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具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1株,PCY-6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鉴定该菌株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Ash,Priest et Collin。  相似文献   

12.
卫甜  李宏伟  苏建坤  刘建凤  刘红霞 《园艺学报》2016,43(12):2391-2400
从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病发病严重的田块采集黄瓜健株和病株,从不同生境(土壤、根围、叶围、茎围、根内、茎内和叶内)分离得到587株生防细菌。通过对各菌株胞外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及产嗜铁素活性进行测定,根据不同指标对菌株进行赋值,选择出157个菌株。进一步对其进行指纹图谱聚类分析,根据ARDRA图谱分析,筛选出47个菌株。通过47个菌株温室防效试验,发现9株菌株的防效达40%以上,其中菌株HW2的防效高达57.02%,其来源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另外8个均来源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中3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47个菌株的活性赋值和温室防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83。通过试验建立了针对CGMMV筛选生防菌株的系统,该系统可以为其他病毒病害生防菌株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蔬菜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菌株HJT2-1种类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地区7个区县的蔬菜大棚土壤中分离出的306株细菌菌株为试材,采用亚甲基蓝染色法,研究306株细菌菌株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菌株HJT2-1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较高为81.3%,其温室盆栽防效为55.6%,略低于阿维菌素防效。采用对细菌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隔区进行分析的方法将菌株HJT2-1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细菌。该试验获得了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具有较高致死率的细菌菌株HJT2-1,为开发防治根结线虫的生防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分离鉴定云南昭通苹果根癌病病原菌。笔者从云南昭通苹果园采得20株根部长有瘿瘤的苹果苗,将瘿瘤部分进行分离培养,得到20个菌株分离物,将得到的菌株针刺接种至番茄幼苗检测其致病性,对致病性菌株提取DNA,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根据细菌通用引物以及细菌Vir C基因特异区段设计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经BLAST比对。结果表明:其中有3株能够引发典型的根癌症状,且3株致病菌均为根癌土壤杆菌。[结论]导致云南昭通苹果根癌病的病原菌为根癌土壤杆菌。  相似文献   

15.
辣椒疫霉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旖森  张亮  盛浩  袁红  周清 《中国蔬菜》2019,1(1):65-69
以筛选、获取优良辣椒疫霉病害生防菌株材料为目标,通过平板稀释法与对峙法对水稻土壤耕层可培养细菌进行 分离和筛选,成功从167 株可培养细菌中分离、筛选获得1 株拮抗菌LRS-1,并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该拮抗菌对辣椒疫霉菌具有68% 左右的室内持久抑菌率以及63.4% 的温室病害防效;Realtime-PCR 检测结果表 明该拮抗菌对根围疫霉菌侵染数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涂布平板法从植物和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01株细菌,其中从羊蹄甲、芦荟和香蕉皮等植物中分离到内生细菌86株,从土壤中分离到细菌215株。以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污染菌木霉,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等4种共8株木霉菌株以及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 aedodes)等14种不同食用菌为实验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木霉有拮抗作用而对食用菌拮抗性弱甚至无拮抗作用的细菌75株。采用传统分类法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中作用效果最好的5株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5株细菌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 subtilis。在实验中还发现,从羊蹄甲、芦荟和香蕉皮等植物中更容易分离到木霉拮抗菌。  相似文献   

17.
郭继平 《北方园艺》2011,(11):126-128
以感染霜霉病和健康的甘蓝叶片为试材,研究筛选了对甘蓝霜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结果表明:从健康的甘蓝幼苗中分离到18株内生细菌;用离体叶法进行测定,发现其中2株内生细菌对甘蓝霜霉病菌有拮抗作用,对其中一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AC8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其防效达61.4%;通过形态观察、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菌株AC8属于蜡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X-75菌株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对番茄灰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经过对200株分离自土壤的细菌菌株进行初筛、复筛后,得到了1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X-75。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将其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将其16S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标准菌株的16SrDNA序列进行比对,并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X-75菌株进化树,结果表明,X-75与标准菌株AB245422 Bacillus velezensis聚于同一分支,同源性最高,达99.93%;利用番茄离体叶片对X-75菌株的防效进行初步检测,结果表明X-75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梨轮纹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南京、连云港、高邮3地梨园病叶、病果、健叶、健果、病枝、健枝和土壤样本90份,分离纯化后得到871个细菌分离物,对其进行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皿内抑制试验,共获得21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其中拮抗性能最好的细菌sf 628抑菌圈直径达45 mm,抑制率达59.21%。梨果接种试验结果表明,21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中有5株拮抗细菌对梨轮纹病菌引起的病斑扩展抑制率大于50%,其中菌株sf 628抑制率达60.61%。进一步的理化特性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f 628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  相似文献   

20.
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病番茄根际土壤、根为分离对象,采用稀释分离方法,进行了根结线虫生防细菌的筛选及鉴定。结果表明:从番茄根际土和根内分离出47株细菌,其中,根内细菌7株,根际细菌40株。经杀根结线虫活性检测,获得2株活性强且稳定的细菌菌株W49、W21,对根结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0%,对卵的孵化抑制率达96.0%。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W49和W21分别被鉴定为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和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endophytic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