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发酵豆粕饲喂初始体重为(30.55±0.52)kg的生长猪,试验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各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2%、4%、6%和8%,试验周期为5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生长猪日粮中添加6%的发酵豆粕极显著提高生长猪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提高期末重、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6%发酵豆粕可显著降低血清葡萄糖、尿素氮、总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增加血清总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生长猪日粮中添加6%发酵豆粕可显著提高血清GSH-Px活性,血清ASA(P0.05),极显著提高血清T-AOC(P0.01),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综上所述,生长猪日粮中添加6%的发酵豆粕可显著改善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对青贮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将淮稻5号收获稻籽后的秸秆粉碎至2~3 cm,采用4种处理方式按比例与乳酸菌、纤维素酶、糖蜜和水进行混合发酵。对照组加水200 kg/t,不添加其他物质;试验Ⅰ组添加7.5 g/t乳酸菌+200 g/t纤维素酶+4%糖蜜+水200 kg/t;试验Ⅱ组添加7.5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1%糖蜜+水200 kg/t;试验Ⅲ组添加7.5 g/t乳酸菌+600 g/t纤维素酶+2%糖蜜+水200 kg/t。测定其营养成分、p H值、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发酵品质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的p H值、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Ⅱ组氨态氮和乳酸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根据Vscore评分,各处理的发酵品质级别均为良,其中试验Ⅱ组评分最高。说明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能够提高青贮稻秸秆的发酵品质,其中添加7.5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和1%糖蜜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青贮蚕豆秸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添加20%麸皮)、试验Ⅱ组(添加20%麸皮+40 g/t乳酸菌)、试验Ⅲ组(添加20%麸皮+400 g/t纤维素酶)和试验Ⅳ组(添加20%麸皮+40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每处理组设5个重复,试验期45 d。根据感官评定各组均为良,但试验Ⅳ组分数最高;试验Ⅳ组的p H、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及氨态氮/总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I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Ⅳ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可溶性糖类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单宁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在青贮蚕豆秸秆中添加20%麸皮+40 g/t乳酸菌+400 g/t纤维素酶能够改善其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不同添加量及糖蜜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Lactobacillus)不同添加量及糖蜜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处理组包括CON(对照组)、T1(0.5%乳酸菌)、T2(1%乳酸菌)、T3(0.5%乳酸菌+5%糖蜜)、T4(1%乳酸菌+5%糖蜜)5个组,全混合日粮在室温条件下密封发酵2周后开袋,测定其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T4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处理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T3和T4组pH、乳酸含量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3组乳酸含量最高,T4组pH最低;各试验组氨态氮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乙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T4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合以上数据和V-Score评分,添加1%乳酸菌和5%的糖蜜全混合发酵日粮的发酵品质最好,但在实际生产中,从提高发酵品质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考虑,0.5%乳酸菌和5%糖蜜的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将豆粕加入木瓜蛋白酶和酵母菌在40℃条件下进行液态酶解发酵处理24h制备液态酶解发酵豆粕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72头体质量(31.25±0.22)kg健康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为对照料、添加10%液态酶解发酵豆粕和添加20%液态酶解发酵豆粕组,预饲期7d,正试期28d。结果表明,豆粕经过液态酶解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有所提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钙和磷的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水溶性蛋白、小肽、小分子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大分子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饲养试验表明,添加10%液态酶解发酵豆粕和20%液态酶解发酵豆粕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12.14%和20.8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1.33%和22.29%(P〈0.05);粪中氮的排泄量分别降低了11.11%和8.80%(P〈0.05);粪中磷的排泄量分别降低了3.59%(P〉0.05)和23.95%(P〈0.05),粪中铜的排泄量分别降低了2.22%(P〉0.05)和7.52%(P〉0.05),粪中锌的排泄量3个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豆粕经木瓜蛋白酶和酵母菌酶解发酵后蛋白质成分有所改善,饲喂生长育肥猪可以提高生产性能,降低粪中部分营养物质的排泄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益生菌发酵饲料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及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按照27.5%豆粕、50%酒糟粉、15%菜籽粕和7.5%血粉将饲料原料混合均匀,接种5%益生菌发酵液和35%水分,30℃密封发酵,测定在不同发酵时间时发酵饲料的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干物质回收率、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和pH值。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饲料中粗蛋白(CP)含量持续显著升高(P0.05),发酵第10天与发酵第15天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第15天真蛋白率显著低于发酵第30分钟(P0.05);铵态氮(NH_3-N)含量和CP体外消化率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极显著增加(P0.01);与发酵第30分钟相比,各时间点干物质回收率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乳酸菌数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发酵第10天乳酸菌数量最高;乳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升高(P0.01);pH值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持续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在此次发酵条件下,最佳发酵时间为6 d,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体外消化率、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均处于较好水平,干物质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王诚刚  郭芸  赵雯 《饲料研究》2023,(3):102-105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发酵豆粕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对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乳酸菌粉接种量、液料比对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比较最优工艺条件下发酵前后豆粕中各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影响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因素排序为发酵时间>乳酸菌粉接种量>发酵温度>液料比,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2℃、乳酸菌粉接种量1.5%、发酵时间72 h和液料比0.8 L/k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后豆粕中粗蛋白含量达49.64%。与发酵前相比,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发酵前(P<0.05),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降解率达97.32%(P<0.05)。研究表明,利用乳酸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可进一步有效改善豆粕营养价值,提高豆粕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4×4双因素设计研究湿态发酵豆粕不同添加比例和预处理工艺及其交互作用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典型肉鸡饲料配方,湿态发酵豆粕的添加比例为:4%、6%、8%和10%;预处理工艺分别为:A:直接添加;B:与玉米粉按3.7比例混合后添加;C:与玉米粉按3.7比例混合、粉碎后添加;D:与玉米粉按3.7比例混合、冷制粒、再粉碎后添加。结果表明:(1)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制粒性能降低;随着预处理工艺变化(A~D),制粒性能提高。(2)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混合粉料调质前、调质后、颗粒料水分极显著提高(P0.01);随着预处理工艺变化(A~D),混合粉料调质前水分、颗粒料水分极显著降低(P0.01),对混合粉料调质后水分影响不显著(P0.05);预处理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双因素交互作用对混合粉料调质前、调质后水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颗粒料水分无显著影响(P0.05)。(3)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颗粒饲料硬度极显著降低(P0.01),颗粒饲料耐久性极显著升高(P0.01),成型率先升高再降低,添加量为8%时成型率最高(P0.01);随着预处理工艺变化,颗粒饲料硬度、成型率极显著升高(P0.01),对耐久性无显著影响(P0.05);双因素交互作用对成型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硬度、颗粒饲料耐久性无显著影响(P0.05)。(4)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霉菌总数有升高的趋势,湿态发酵豆粕添加4%、6%、8%、10%时,四种预处理工艺加工的颗粒饲料均能安全储存的时间分别为84、70、42、42 d。结论:通过改变预处理工艺,改善了制粒性能,提高了颗粒饲料质量,其中,DCBA;提高了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湿态发酵豆粕与玉米粉按3.7比例预混合、冷制粒、再粉碎预处理工艺下,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可以提高到10%,同时延长了颗粒饲料的储存时间,储存时间长短关系为DBCA。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发酵葡萄籽粕对5~12周龄五龙鹅消化生理、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发酵葡萄籽粕使用效果和适宜添加水平。选用5周龄五龙鹅288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公母各占1/2)。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Ⅱ组)、4%(Ⅲ组)、6%(Ⅳ组)、8%(Ⅴ组)、10%(Ⅵ组)的发酵葡萄籽粕。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Ⅴ组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及胰腺中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胰腺中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Ⅴ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Ⅳ组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Ⅴ组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Ⅳ、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Ⅳ组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Ⅳ组肌层厚度显著提高(P0.05),Ⅴ组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4)各组免疫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Ⅴ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Ⅴ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发酵葡萄籽粕能显著提高5~12周龄五龙鹅消化酶活性,优化肠道组织结构,提高鹅的抗氧化能力,对免疫器官指数没有影响。建议饲粮中发酵葡萄籽粕适宜添加水平为6%~8%。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豆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250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杆菌肽锌200 mg/kg和10%硫酸粘杆菌素60 mg/kg;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部分普通豆粕,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Ⅳ、Ⅴ组体增重分别显著提高了3.87%、4.38%(P<0.05);Ⅳ、Ⅴ组料重比分别降低了4.57%(P>0.05)、5.71%(P<0.05);Ⅴ组成活率极显著提高了6.38%(P<0.01)。2)Ⅱ、Ⅴ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血清尿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Ⅴ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Ⅱ、Ⅲ、Ⅳ、Ⅴ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其中Ⅴ组最高;Ⅴ组肥大细胞数量最低,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Ⅱ、Ⅲ、Ⅳ、Ⅴ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其中Ⅴ组最高。4)Ⅱ、Ⅴ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Ⅰ、Ⅲ、Ⅳ组(P<0.05),Ⅴ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可见,在黄羽肉鸡生长前期用9%发酵豆粕替代部分普通豆粕能够提高体增重,改善料重比,提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并降低尿酸含量,同时提高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稳定肥大细胞和sIgA阳性细胞数量,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功能,并降低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数量,改善肠道微环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鲜食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固体厌氧发酵法,探讨复合益生菌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不同发酵时间和糖蜜添加量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感官评定、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含量来评价发酵饲料的好坏。试验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总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物质,测定发酵前后饲料的乳酸菌、乳酸、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发酵能提高鲜食大豆秸秆饲料品质,同时提高粗灰分、钙和磷含量(P0.05),降低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乳酸菌和乳酸含量(P0.05),同时降低p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和脲酶活性(P0.05)。最后确定鲜食大豆秸秆饲料最优发酵工艺参数:糖蜜添加量3%,发酵时间30 d。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全价料对Z型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各脏器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日龄公雏鸭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用复合益生菌发酵全价料替代干物质的7%、14%、21%的基础日粮进行饲喂,预饲期3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全期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Ⅱ组和Ⅲ组极显著下降(P0.01);LDL-C含量试验Ⅱ组极显著下降(P0.01),Ⅲ组呈显著下降(P0.05);TG、AST含量试验组极显著下降(P0.01);UA含量试验Ⅱ组和Ⅲ组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GH、INS和IGF-1含量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粗蛋白和淀粉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饲喂成本分别下降了12.90%、9.68%和8.06%,增重收益分别增加了16.13%、22.58%和12.90%。综合分析,Z型鸭日粮中添加14%复合益生菌发酵全价料可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发酵桑叶粉作为饲料来源,其不同添加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质量3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生长猪48头,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的发酵桑叶粉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试验组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发酵桑叶粉使生长猪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Ⅲ组尿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发酵桑叶粉的添加对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有下降趋势作用,试验Ⅱ、Ⅲ组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能力随着发酵桑叶粉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生长猪饲粮中添加4%~6%发酵桑叶粉不影响其生长性能,有利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5,(5)
为研究发酵豆粕(FSM)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粪便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70头78 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猪。空白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黄霉素5 mg/kg,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6%和9%的FSM取代普通豆粕,各组营养水平调至相同。试验期为33 d。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日增重3%发酵豆粕组、6%发酵豆粕组、9%发酵豆粕组分别提高8.82%(P0.05)、8.13%(P0.05)、7.18%(P0.05),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提高34.52%(P0.05)、20.88%(P0.05)、3.01%(P0.05),粪便中氮含量分别降低5.52%(P0.05)、6.90%(P0.05)、5.86%(P0.05),粪便中磷含量分别降低18.54%(P0.05)、10.11%(P0.05)、18.54%(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相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3%发酵豆粕组、6%发酵豆粕组、9%发酵豆粕组分别提高16.37%(P0.05)、22.94%(P0.05)、38.57%(P0.05)和11.85%(P0.05)、18.17%(P0.05)、33.19%(P0.05);总抗氧化能力,3%发酵豆粕组、6%发酵豆粕组分别提高148.82%(P0.01)、227.15%(P0.01)和105.68%(P0.01)和170.44%(P0.01),9%发酵豆粕组分别降低10.90%(P0.05)和26.35%(P0.05)。综合各项指标和从减少饲料成本考虑,78 kg左右肥育猪饲粮中发酵豆粕的适宜用量是3%。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对斜茎黄芪青贮发酵品质及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斜茎黄芪进行无添加(对照组)及添加乳酸菌(LAB)、混酸(1 mol/L硫酸∶2 mol/L盐酸=4∶1)、糖蜜、LAB+糖蜜小规模发酵法处理,青贮于室温环境下密封贮藏60 d后开封,对青贮样品感官品质、发酵品质、一般化学成分和黄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添加组均表现出较好的感官性状;添加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和丙酸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组黄酮和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H值、氨态氮/总氮、耐热菌、一般细菌和酵母菌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混酸组粗蛋白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AB组、糖蜜组和LAB+糖蜜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LAB组、混酸组和LAB+糖蜜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蜜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LAB组和LAB+糖蜜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混酸组和糖蜜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LAB组和糖蜜组乳酸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混酸组和LAB+糖蜜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各添加组均能提高斜茎黄芪青贮发酵品质及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乳酸菌对苜蓿青贮过程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及其与发酵产物的关系。以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添加×贮藏时间)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添加处理包括无添加(对照)和添加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每个处理50个重复,贮藏时间分别为0、1、3、5、7、15、22、39、46、53、60、67、74 d,每个时间点开封3袋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总黄酮提取率、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主要黄酮苷元含量,分析苜蓿总黄酮提取率与发酵产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的pH及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乳酸、乙酸含量,总黄酮提取率,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2)随着苜蓿青贮发酵时间的延长,无论添加乳酸菌与否,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pH呈现降低趋势,粗脂肪、乳酸、乙酸含量及氨态氮/总氮均呈现升高趋势,而总黄酮提取率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3)总黄酮提取率与pH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酸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乙酸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可以显著提高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发酵品质良好的苜蓿青贮可以提高总黄酮提取率、β-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含量。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20,(4)
为研究发酵豆粕对肥育黑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肌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50头(78.9±2.0) kg肥育黑猪(杜洛克♂×苏紫黑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发酵豆粕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发酵豆粕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肥育黑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2)试验组肥育黑猪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3)试验组肥育黑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红度a*极显著增加(P0.01),肉色评分显著升高(P0.05),背最长肌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同时肌肉剪切力极显著降低(P0.01);4)试验组肥育黑猪背最长肌缬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可以改善肥育黑猪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提高猪肉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添加发酵酒糟对淘汰母牛育肥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身体健康、体重相近的淘汰母牛30头,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不添加发酵酒糟,试验1组在精料中添加6%的发酵酒糟,试验2组添加10%的发酵酒糟。结果表明,日增重试验2组分别比试验1组和对照组提高了26.92%、30.69%。血清总蛋白含量对照组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1)。血清尿素随着发酵酒糟的添加量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1)。葡萄糖含量对照组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1)。碱性磷酸酶和钙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IgA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68%、14.53%,且试验1组、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试验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IgM试验1组显著高于试验2组、对照组(P0.05)。因此,添加10%的发酵酒糟可改善母牛血液生化指标水平,提高淘汰母牛的育肥性能。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对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5个组,分别添加0、5%、10%、15%和10%(风干)的发酵豆粕。试验选用30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体质量在17 kg左右,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头猪。预饲期5 d,正饲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性能方面第3组和第4组日增质量均显著高于第1组(P0.05),其中第3组料重比最低,显著低于第1组(P0.05),腹泻率也最低,极显著低于第1组(P0.01),第4组和第5组的采食量均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P0.05);血清激素指标方面第3组和第4组生长激素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有害菌群及p H表现为在大肠杆菌上,第3组和第4组极显著低于第1组(P0.01),第3组和第4组粪中的沙门菌显著低于第1组和第5组(P0.05),在p H上,第4组显著低于第1组(P0.05)。综合各指标,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10%发酵豆粕效果最佳,湿的发酵豆粕的应用效果要优于风干发酵豆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湿基发酵豆粕对蛋鸡产蛋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和蛋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3周龄罗曼粉壳蛋鸡6 000羽,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0羽。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湿基发酵豆粕替代等量豆粕进行饲喂,试验为期6周。结果表明:添加5%湿基发酵豆粕,蛋鸡的脏蛋率、畸形蛋率显著降低(P<0.01),合格蛋率(P<0.01)、粗蛋白表观代谢率和磷表观代谢率均显著提高(P=0.01),但产蛋率、破蛋率、软壳蛋率、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蛋重、蛋白高度、蛋黄重、蛋壳重和蛋白重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第6周,哈夫单位(Haugh Unit)显著提高(P=0.05),蛋黄比色显著降低(P<0.01)。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饲粮中添加5%湿基发酵豆粕可以提高合格蛋率并改善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