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泡沫塑料柱立体无土栽培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泡沫塑料为主要材料的立柱式无土栽培系统——泡沫塑料柱立体无土栽培系统的结构、建造方法、管理技术、栽培效果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可减轻基质积盐,在高温季节能降低基质温度,有效栽培面积是平面栽培的4倍,可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降低栽培成本,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草莓立体栽培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光照的1种无土栽培方式。对目前生产中几种常用的草莓立体栽培形式架式栽培、柱状立体栽培、墙体栽培、高架栽培床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立体栽培具有可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解决重茬问题、减少土传病虫害等优点,经济价值和观赏性均较高。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已成为设施园艺的1个亮点。  相似文献   

3.
插管泡沫塑料柱立体无土栽培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以泡沫塑料为主要材料的立柱式无土栽培系统(插管泡沫塑料柱无土栽培系统)的结构、建造方法、管理技术、栽培效果,该系统可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蔬菜栽培,从而降低蔬菜栽培成本,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观光农业的叶菜栽培,需要注重品种的多样化搭配和栽培模式的艺术化、立体化,赋予栽培过程的科技、文化、艺术内涵。如采用立体柱式栽培可以在高低起伏的地形上布置成“蔬菜森林”的景观,也可布置成“蔬菜迷宫”景观:采用墙体栽培可以布置成“生态院墙”、“绿色小屋”等景观;采用管道式栽培可以布置成空中“景观长廊”或“立体景墙”景观:采用自然的竹木资材做成立体栽培装置更具艺术性等。立体无土栽培一般是采用营养液循环供给系统,不需人工浇水施肥,能确保环境整洁,蔬菜生长整齐,操作方便,可根据季节和品种的色彩布置成各种艺术图案而增强观赏性。叶菜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和系列创新模式已成为观光农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设施草莓无土栽培技术,将栽培槽吊在空中,配合地面栽培,形成双层种植的立体栽培模式。从栽培槽的制备到无土栽培管理,着重说明设施草莓吊槽式立体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主要形式,约占无土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基质栽培的方法比较多,国内目前以复合基质的槽式和袋式栽培为主,岩棉培在一些农业科技园区也有应用,但一直难以发展。由于无土栽培在技术和管理上比土壤栽培要求高,对设施环境的调控也更加严格,所以,有必要对基质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阐述,使从事无土栽培的生产技术人员在实践时能灵活应对和分析生产上出现的技术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谢罡  丰培  久国 《北京农业》2008,(10):9-9
静止法无土栽培,也称改进型无土栽培,是一种新的、科学的、先进的无土栽培方式。用静止法栽培蔬菜,其平面栽培方式可增产40%以上,立体栽培方式可增产200%~300%;土地利用率高,产量、效益高;化肥、农药使用量少,成本降低;蔬菜质量好,长出的多是生态绿色蔬菜。还可解决传统无土栽培中设备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营养液中离子浓度检验、检测、调整复杂等难题。现将静止法栽培蔬菜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盆钵立体无土栽培技术(上)□蔡继先曾淑君盆钵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是用特制的塑料盆钵做为根系的载体,采用基质栽培的方法,充分利用平面和空间进行蔬菜工厂化生产,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一、盆钵立体无土栽培的主要优点该项技术除具有一般无土栽培法...  相似文献   

9.
一、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设施条件 主要利用现有的节能日光温室进行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温室内还需安装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主要包括栽培槽、栽培基质和灌水设施等。  相似文献   

10.
高架床立体无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山西农业大学设计出了温室四位一体栽培模式,即高架床立体无土栽培,该模式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一、高架床立体无土栽培温室内设高架无土栽培床(由角钢做成),床的长度由温室跨度具体而定,宽1m,高0.8m,床间距为1m。高架无土栽培床分上下两层,上层由框架、网架和窗纱组成,窗纱上铺无土栽培基质——炉灰渣,厚7~8cm,上层主要栽培速生绿叶菜;下层距地面15cm,由框架组成,在其上摆放食用菌袋或芽菜盘。在床东侧地面设计有宽度为25cm、高度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热带地区夏季(4月至6月)水培小白菜适宜的营养液浓度,进行了2个试验。①研究了定植后营养液的5个不同浓度处理(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的1/4倍、1/2倍、3/4倍、1倍和5/4倍浓度)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4倍的营养液浓度处理下的小白菜单株产量为11.88 g,硝态氮含量为1 792.25 mg/kg,维生素C的含量为0.037 mg/g,综合指标在各处理中表现最优。②研究了收获前7 d营养液不同浓度处理〔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的1/4倍、1/2倍、3/4倍、1倍和清水(CK)〕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前7 d用1/4倍营养液浓度处理下的小白菜单株产量为16.20 g/株,硝态氮含量为1 300.79 mg/kg,维生素C的含量为0.035 mg/g,综合指标在各浓度处理中表现最优。在热带地区夏季,用华南农业大学叶菜B配方进行小白菜水培时,可在定植后前期用3/4倍的营养液浓度进行培养,收获前1周换用1/4倍浓度的营养液进行培养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2.
 应用32P研究砂培法和水培法条件下,烟草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砂培法培养的根对磷素吸收量所占全植株的百分率随培植时间而减少,而茎则随培植时间而增加,在水培法中:在整个培植期间根茎的吸收变化不大。两种培植方法在叶中的分布情况都是:下叶>中叶>上叶。从比活度看,烟株各部分的吸收情况,根>茎>下叶>中叶>上叶,并且两种培植方法对磷的吸收量都与培植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但水培比砂培吸收量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外源氨基葡萄糖在作物生长发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以玉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胁迫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氨基葡萄糖对玉米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植株鲜重和根系鲜重各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CK)相比,在0.1~5 mg/L的氨基葡萄糖浓度条件下玉米的株高、茎粗、植株鲜重和根系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2 mg/L氨基葡萄糖浓度条件下玉米的茎粗、植株鲜重和根系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1.30%、26.58%和19.32%。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总分枝数等指标也均有显著增加,其中在2 mg/L浓度条件下增加最大;同时,氨基葡萄糖对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也有提高,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叶绿素的含量呈增加趋势。综合各因素可以看出,在无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外源氨基葡萄糖均可以促进玉米幼苗各指标的生长发育,其中在本实验条件下氨基葡萄糖的浓度在2 mg/L左右时促进玉米各指标发育的效果最佳。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新型的天然增效物质,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5种天南星科观赏植物水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叶观音莲(Alocasia×amazonica)、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玛丽安万年青(Dieffenbachia ‘Camilla’)、袖珍龟背竹(Monstera oblique‘Dwarf’)和小天使(Philodendron‘ Xanadu’)等5种植物以3种浓度的NAA和3种营养液进行水培试验,通过测定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最佳的NAA浓度和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除袖珍龟背竹在15 mg/LNAA条件下生根效果最好外,其他植物的最适浓度均为10 mg/L;最佳营养液配方为:玛丽安万年青、黑叶观音莲和小天使为霍格兰配方,袖珍龟背竹为斯泰纳配方,红掌为日本园试配方.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营养液的配置和使用、水培材料的选择、水培时间、管理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水培花卉的培育与管理,此外还介绍了水培花卉的概念及优势,分析了水培花卉的市场潜力。以期为水培花卉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配比对水培大麦生长的影响,分析合适的光质。【方法】以水培牧草大麦为研究对象,分别用LED白光、LED蓝光及LED红蓝光配合进行处理,测定一个生长周期下大麦的株高、根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结果】不同光照条件下,大麦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白光照射条件下,大麦株高为8.92 cm,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蓝光处理的大麦株高最低,为6.62 cm,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蓝光照射下,大麦的根长最长,为10.42 cm,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蓝光和红蓝光配合处理间的鲜草、干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白光处理的生物量。【结论】人工光水培条件下,LED白光促进大麦植株上部分茎的伸长,株高增大,而鲜重和干重及下部分的根系生长受抑制。LED蓝光可促进大麦下部分根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累积,株高伸长受限。红蓝光LED组合处理可促进大麦生物量的增加,是水培方式下培育大麦牧草采用的光质。  相似文献   

17.
水培芥蓝时常遇到缺铁造成植株矮小、品质降低的现象,但高铁浓度培养易引起铁中毒产生生理障碍而抑制芥蓝生长。以EDTA-Fe为铁源,研究了不同铁浓度水平(2.8 mg/L、5.6 mg/L、8.4 mg/L、11.2 mg/L和14.0 mg/L)对水培芥蓝生长、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蓝植株鲜重和株高随营养液供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铁浓度超过8.4 mg/L后植株鲜重无显著增加,株高则下降。芥蓝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都随铁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8.4 mg/L后薹叶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超过11.2 mg/L时薹茎的可溶性蛋白、薹叶与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都不再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薹叶CAT和POD活性均随铁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根系活力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至8.4 mg/L时达到最高。植株全铁含量也随着铁浓度增加而先升高后下降,薹叶全铁含量至8.4 mg/L处理达到最高,薹茎与根全铁含量11.2 mg/L时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水培芥蓝最适合的铁浓度是8.4 mg/L,可获得最佳的生物量和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位素示踪等方法研究棉花铃期植株氮素挥发的化学成分和各成分损失量。在室内水培条件下,采用密闭生长室抽气法测定棉花植株NH3挥发;应用^15N示踪技术,采用静态箱法测定棉花植株N2和N2O挥发。在抽气速率为0.26m^3/h情况下,棉花植株氨的挥发速率约为48.34μg/g·h。同位素标记时期,在静态箱法测定期,棉花N2的释放速率为3.96μg/g·h干重;N2O的释放速率为4.53μg/g·h干重。棉花铃期可以通过地上植株释放出NH3、N2和N2O。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采收前发光二极管(LED)红(R)蓝(B)光连续光照对生菜(Lactucasativa)生长与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代谢的影响,在密闭植物工厂内,以红蓝LED(红光∶蓝光=4∶1)为光源,在采收前对水培生菜进行强度分别为100、150、200、300和500 μmol·m-2·s-1的72 h连续光照,研究了采前连续光照光强对水培生菜生长、品质、AsA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产量角度来看,随着采前连续光照光强的升高,生菜地上部的鲜重和干重升高,根的鲜重和干重升高,生菜叶面积、干物质含量均显著增加,生菜的产量也逐渐提高。从品质来看,生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连续光照光强的升高而升高,硝酸盐含量随光强的升高逐渐降低。采前LED连续光照处理后,随着连续光照光强的升高,生菜叶片中AsA含量逐渐升高,生菜叶片DH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