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是河南省的传统作物。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花生种植面积持续大幅度增加,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1988年达671.1万亩,比1978年的98万亩增长5.8倍。目前,河南省花生面积已基本达到作物合理布局的要求,并趋于稳定。但从单位面积产量情况看,河南省花生单产水平较低,且增长不快。1978年单产为68.5公斤,1983年为95.5公斤。1984年以来则呈现明显的徘徊趋势,如1986年单产94.0公斤 1987年由于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亩产124.0公斤,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水稻生产发展很快, 1949年水稻总产仅 4亿公斤,1990年达27亿公斤,增长近7倍;单产由75公斤提高到415公斤,增长5.5倍。1985年以来,推广汕优63等杂交稻组合,仅3年发展到550万亩,亩产550公斤左右,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50公斤,占全省水稻总产的72%。预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水稻面积可发展到1000万亩,稻谷总产将超过50亿公斤。  相似文献   

3.
夏大豆连续十年高产的诀窍魏德永(河南省社旗县农技中心·社旗县,473300)河南省社旗县兴隆镇夭庄村农家妇女戴宗梅。10年种植大豆41亩,平均每亩单产一直保持在225~250公斤。1995年种植的4亩豫豆16号,亩产高达275公斤,创出当地大豆单产历...  相似文献   

4.
一、回顾 解放40年来,湖南的水稻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1987年与1949年比,稻谷播种面积由3490万亩上升到6382.7万亩,增长82.9%。水稻单产由162公斤提高到378公斤,增长128.6%;稻谷总产由56.7亿公斤增加到241.4亿公斤,增长325.7%。  相似文献   

5.
我场位于赣东北低丘陵红壤区,花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亩左右,但单产却长期徘徊于150公斤上下。为使我场花生单产有较大的提高,1985~1989年在全场普及推广了花生五改一化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989年全场3908亩花生,平均单产205公斤,创本场历史最高纪录,并出现了一大批亩产超过300公斤的队,超350公斤的高产片,其中1.67亩高产试验示范田,经鹰潭市科委等单位验收,荚果产量417公斤,创造了我省低丘陵红壤花生单产的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6.
1989年在259.06万亩水稻生产中,推广综合丰产技术单产达542.4公斤,比前3年增长14.58%,其配套技术是:全面推广模式化栽培;扩大杂交中籼面积;推广施用多效唑和粉锈宁等农业生物新技术;应用源库关系理论指导后期用肥,并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71岁,种苎麻几十年了,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一些苎麻科学试验,使苎府产量不断提高。70年代我村苎麻单产在150公斤以上,80年代初期开始,单产已提高到200公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于1982年试种麦茬水稻旱种1512.2公顷获得成功,1983年扩大到9002.67公顷,平均每公顷单产3847.2公斤,其中每公顷单产达6000公斤的有583.73公顷,每公顷单产7500公斤以上的有2.4公顷;1984年扩大到36813.33公顷,平均每公顷单产4172.25公斤,其中每公顷单产6000公斤以上有2796.67公顷,每公顷单产7500公斤以上的50.27公顷;1985年在大旱情况下扩大到51980公顷,虽有干旱、低温的影响,平均每公顷单产仍达到;5457.25公斤,比全省玉米每公顷平均单产3092.25公斤高345.15公斤,比大豆每公顷单产1069.5公斤高2367.9公斤。有48.4公顷,平均产量达7500公…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71岁,种苎麻几十年了,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一些苎麻科学试验,使苎麻产量不断提高。70年代我村苎府单产在150公斤以上,80年代初期开始,单产已提高到200公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
绥宁县为了打破杂交中稻单产徘徊局面,近几年在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和策略上作了进一步探讨,制定出了1987年的杂交中稻高产配套技术方案,有效地指导了大面积生产。1987年杂交中稻面积22.98万亩,占中稻面积的86.7%,单产达到了522公斤,总产1.2亿公斤。这个县在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和策略上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14日,农业部组织12省专家到福建省尤溪县,对谢华安院士承担的再生稻项目测产验收,再生季百亩片干谷单产467.27公斤,加上头季稻单产850.5公斤,再生稻百亩片年平均单产1317.77公斤,实现高产栽培目标。副院长余文权,参加。  相似文献   

12.
湖口县属丘陵地区。近几年来,大面积推广的豫棉1号棉种。因连年种植,种性退化,影响单产和经济效益。棉农要求更新品种。为寻求适应本地自然条件、栽培条件、高产优质的棉花样品种,1987年从产地山东省引进鲁棉6号4万余公斤,大部分在三里乡试种。据统计,示范面积3718亩,单产皮棉193.2吨,平均亩产51.9公斤,比1986年豫棉1号亩产44.6公斤,增产7.4公斤,增长16.5%。据调查,月亮村二组棉农谢天佑种植5亩,亩均82.9公斤;胜利村七组许森煌1.5亩,亩均88.1公斤;凰村乡种植70亩,平均亩产皮棉75公斤;高产户龙山村六组王龙(?)3.7亩,亩均108.8公斤。  相似文献   

13.
1987—1988年度,我市18.15万亩水田三熟油菜,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了超历史的大丰收。油菜籽总产21459吨,平均单产118.2公斤,比1987年提高20.5公斤,总产增长21.1%;比历史最高的1982年总产增长5.0%。素有油菜之乡誉称的石佛寺镇,种油菜24750亩,总产达到2735  相似文献   

14.
我市自1983年到1986年,全市累计种植杂交中稻299.98万亩,总产稻谷157.45万吨,四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500公斤以上。其中1983年杂交稻面积99.77万亩,平均单产517.5公斤,1984年面积90.13万亩,、平均单产538公斤,1985年面积57.79万亩,平均单产518.4公斤,1986年面积52.29万亩,平均单产523.5公斤,四年平均单产为524.9公斤,比常规稻平均增产52.7公斤。四年累计共增产稻谷15.81万吨,还出现了不少丰产片和高产田块。1986年经县、区、乡三级实地验收,武进县魏村乡新华村125亩汕优63丰产片,平均每亩实产735.3公斤;九里乡金星村农民蒋或明2.84亩汕优63,…  相似文献   

15.
地处秦岭、巴山间的陕西安康地区,自1981年推广杂交稻以来,到1991年面积达45,3万亩,占水稻面积的91.4%;稻谷总产由1981年的9572万公斤,提高到1991年的1.94亿公斤,增长1倍;单产由228.5公斤提高到408公斤,增长78.5%。比同期小麦单产增长速度高出24个百分点,比玉米高出9.8个百分点。汕优63等组合在该地种植,米质优良,受到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6.
近三年,湖南植棉面积、单产、总产,同步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单产增长27.7%,达到每公顷产量1200kg。由于单产提高而增产的占总产增长总量的62%,年均总产增长48.6%,实现了全省用棉自给有余,由调入省变为调出省。  相似文献   

17.
林同学  胡进 《花生学报》1991,(3):17-19,31
1984年我们在全区进行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技术研究,获得了公顷亩产400公斤以上高产方,422公斤高产地块;1987~1989年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单位又在莒南、临沭两县进行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生育规律和小麦、花生一年两熟双高产研究,为进一步培创我区夏直播花生高产起了积极作用。1990年我区创亩产400公斤以上夏直播花生1111.4亩,其中费县郝家村1.16亩高产地块单产467.5公斤,为全区大面积发展夏直播花生,大幅度提高荚果产量提供了新的经验和配套技术,现就夏直播高产花生栽培生育规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生产现状和问题马铃薯是巫山的主要小春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玉米而居第二位。1987年,马铃薯种植25.91万亩,单产137公斤/亩(折粮),总产3549万公斤,各项指标分别比1949年增长2.01倍、2.04倍、9.23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我县于1984,年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培育成功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圆叶青”。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通过先示范后推广的途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85年全县“圆叶青”栽培面积达1000亩左右。当年移栽的平均单产达40公斤,次年达150公斤,如茅坦乡汀州村余春发,1984年8月20日育苗,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春制(或春繁-下同)后的不育系再生利用技术是根据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野败型雄性不育系再生力强的特点,利用早、中熟组合春制(不育系春繁)进行再生制种。从1983年开始连续进行了五年系统研究,获得成功,1987年9月由湖北省农牧业厅主持通过鉴定。1987年我省大面积示范春制后再生制种1835亩,头季单产149公斤,最高达到256公斤;再生制种单产54公斤,最高达140公斤,两季合计单产203公斤。春繁后再生制种166亩,头季春繁单产106公斤,再生制种单产57公斤,两季合计单产163公斤,这一技术在我省鄂东南、江汉平原等双季稻区推广取得较好效果,对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