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周易》与周礼相通,可以互证。但是解说《周易》反映的古礼必须谨慎。二,《春秋》可以当礼书看,其中贯穿了孔仲尼维护周礼的原则精神。三,昭公元年《左传》记穆叔赋《鹊巢》而赵孟“不堪”,古今注家大多不知其所以然。解说春秋时期赋《诗》明志若要求其准确,就必须抓住切合当时情境与《诗》原文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仇人宰相     
正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jǔ)国(都城在今树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  相似文献   

3.
两汉之际是《周礼》学的奠基和发轫时期。刘歆是《周礼》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约略说来刘歆对《周礼》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有如下三端:首先,刘歆在与其父刘向受诏校理秘府图书时,不仅将《周官》(《周礼》)这部几乎不为世人所知的典籍著录于《七略》之中,而且还“独识”《周礼》的价值,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不遗余力地向学术界推介这部在秘府之中新发现的典籍。其次,《周礼》一书于王莽当政时被立于学官、设博士主要应归功于刘歆的推动。复次,刘歆不仅研治《周礼》,撰著《周官传》四篇,而且还广收门徒,传授《周礼》之学。两汉之际著名经学家杜子春、郑兴、贾徽、郑众、贾逵及卫宏等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师从刘歆学习过《周礼》。他们或是刘歆的弟子,或是刘歆的再传弟子,都出于刘歆的《周礼》学传承谱系。他们在《周礼》研究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使《周礼》学逐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朱熹坚信《周礼》为周公所作,维护其作为礼学经典的神圣地位。这一态度既是对宋代《周礼》研究的反思与批驳,也与其为学宗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朱熹与王安石、陈傅良、胡宏在《周礼》观上的分歧,可以看到朱熹《周礼》思想形成的脉络与轨迹。  相似文献   

5.
陕西地居关中,为我国封建历史上的极盛时期——秦、汉、唐等皇朝的中心之地。泾、渭流域以及黄河中游,早在夏、商、周三代,即已逐渐开发兴旺。从经济生活看,在整个中原地区,当时农业发达;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事业,相应的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而,当时的兴盛繁荣,决不是偶然的,是有其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周礼》中所记井田制上的沟洫制度,其水利工程之完善,从兴建到管理,可说是当时世  相似文献   

6.
《周礼》所记林业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所记林业史料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熊大桐《周礼》为“十三经”①之一。原名《周官》,亦称《周官经》,西汉刘歆改称《周礼》。这是一部主要记述周王室官制的古籍。现存的《周礼》分《天官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  相似文献   

7.
晨曦中的山岚还没有完全褪去颜色,南涧彝族自治县无量山镇者母拉村村民鲁国明和他的15个伙伴已经开始又一天的劳作。这里原来是"鲁国明"们的地,现在已经转让到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名下。这片土地以前种的是荞麦、青稞,赚不到什么钱。"这次转让从长远来看,好处很多,  相似文献   

8.
《周礼》中很多典章制度是早期农业文明的反映,蕴藏着中国古代农业伦理思想的关键要素。梳理《周礼》的农业伦理思想,我们发现《周礼》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关系为主线,用"三才""三宜""活民""安农"等原则和规范将各种农业规划、农业管理和农业灾害救助贯穿起来,体现出那个时代农业伦理实践的守护精神和可持续性追求。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相关的伦理问题不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处于事关全局的核心地位,探究以《周礼》为代表的传统农业伦理,是对我国农业伦理理论建设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汝州市庙下镇西荒村,提起韭菜种植户鲁国强,恐怕没几个人不认识.虽然西荒村的韭菜种植户不少,但鲁国强说,他家的韭菜一上市,除非卖光,否则别人的韭菜都“卖不动”. “前两天刚割过韭菜,等一个月后就可以再收下一茬,正常年份一年可以收7茬.”鲁国强高兴地说.据他介绍,韭菜收获季节从3月初一直持续到10月份,收购价是每千克3.2元,每667平方米(1亩)收入有1万元左右,好地块最高能达到1.5万元.  相似文献   

10.
《周礼》所构建的赋税体系中,有一条现今并未发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实际实施过的征课政策,即“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对漆林进行高税率课税。后世学者对此非常科税收政策,遵循两条解释理路:一为“抑末”、二为“返朴”。不过,这两种解释与《周礼》文本都不够契合。本文通过考察古代中国经济作物的征税政策,结合《周礼》文本与唐代茶税出现的历史背景,对漆林征课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1.
《大明律》的制作修订 ,与以前的律书一样 ,充分体现了依礼制法、以礼入法、以法护礼、以法行礼的原则精神。首先 ,“明礼以导民 ,定律以绳顽”,是明洪武君臣制定《大明律》的宗旨。其次 ,《大明律》“重礼”,亦足以证明古代刑法依据礼制并维护礼制。再次 ,《大明律》及其炮制者与古代律书、礼书有很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宋明理学”将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理学家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道教万物化生理论和佛教思辨哲学,建立了一个比较精致、圆滑的哲学体系。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看到它积极意义的同时,更要认识到其根本的历史局限性,应有选择地加以扬弃。  相似文献   

13.
根据银杏北方区域化嫁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在江苏邳州市银杏种质资源圃嫁接6种无性系品种,测定比较不同品种银杏的光合指标、生理指标、内含物质量分数以及叶片次生代谢物质量分数,从中选择黄酮生产效益较高的无性系种类。结果表明:(1)各无性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基本在3.5%左右,相比当年生实生银杏苗质量分数较高;(2)各无性系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在1.6 mg/g左右,相比于1年生的银杏实生苗差别不明显;(3)根据无性系黄酮质量分数将6个无性系分为两类,13#、16#、27#代表的类别黄酮质量分数较低;叶丰、大花穗、佛指类为另一类,黄酮质量分数相对较高;(4)综合分析得出,佛指类为最适于邳州产区叶用银杏繁育无性系品种,其次为大花穗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叙事伦理的视角将近年周梅森政治小说与书写“官场”的其它小说(王跃文《国画》、阎真《沧浪之水》等)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存在的区别体现在3个方面:思索而非展示问题;道德在场而非缺席;作者发言而非失语。因此,相对于市场语境下大量匮乏写作伦理的作品而言,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拥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易》中许多卦爻辞包含易礼内容。《周易》与礼具有密切关系。易道包括天地人三才之道,而礼是沟通处理人与天神地祗人鬼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系列规则与规范。易道包含易礼,易礼体现易道,仁是沟通易与礼关系的桥梁。趋吉避凶都是易与礼追求的共同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在川南地区进行杂交稻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发现泸糯8号在川南地区于3月上旬播种,苗期在30~35d、叶龄不超过5叶时及时移栽,密度90 000~99 990株/hm2,头季高粱可获得较高产量。在头季高粱收获当天立即用快刀砍秆,留桩高度3~5cm、保留近地第1节位,促进休眠腋芽及时萌发为健壮再生苗,可使再生季高粱获得较高产量,从而实现在一年中"栽种1次收获2季"高粱。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周礼社会的产物,以礼说诗有时更能把握诗的内容和主旨.历代学者对<诗经·木瓜>一类诗的解释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结合周代礼俗对<木瓜>一类诗重新阐释,也许会有一个令人较满意的结果.周代贽见礼是解释<木瓜>一类诗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培养主体,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实际礼仪教学中,仍存在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缺乏重视等现象。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礼仪课程的建设、改革和丰富礼仪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塑造校园人文环境,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