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安定区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微型薯扩繁能力最强、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高的县区之一,发展马铃薯产业对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省种子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区委、区政府按照"产业抓提升"的工作思路,坚持把马铃薯良种推广作为马铃薯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措施来抓,建立了优势品种脱毒快繁和新品种引进为主的良种扩繁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在新品种引进、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和质量监管方  相似文献   

2.
广安市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确定以优质柑桔、优质蔬菜、设施农业为重点的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促农增收长效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预计总产22万t,产值可达6.0亿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53元;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3.5万亩,总产量可达227万t,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05元;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6300亩,工厂化育苗3000亩。  相似文献   

3.
固原市栽培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马铃薯现是固原市的第一大农作物,年种植面积达到14万hm2以上,占固原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2以上,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马铃薯主产区,占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近2/3。年总产鲜薯16.5亿kg,折主粮约3.3亿kg,占固原市粮食总产的55%。马铃薯在固原市历来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和加工业迅速发展,也已成为固原市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固原市农民种植马铃薯人均纯收入达到300元以上,年加工工业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基本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马铃薯产业被确定为固原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固原市对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 达茂旗马铃薯种植现状 达茂旗马铃薯种植面积共计2.40万hm2,其中标准化专用薯0.53万hm2,无公害商品薯1.33万hm2,总产可达4.35亿kg,薯业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20元.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左右,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县整体富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九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就如何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解决温饱,在向小康迈进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吃透县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两洋(羊)一药"结构调整战略,使农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趋于合理,到2001年底,全县中药材、洋芋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4.0413万亩和30.2214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62.413万亩的87%,农民户均种植药材2.6亩,洋芋3.3亩,粮经比由95年的8:2,调整到5.5:4.2;洋芋总产量62893.64吨,药材总产量44236万吨,以岷县红三叶优质牧草繁育基地建设为重点,人工种草面积达到7.9万亩,大家畜存栏量13万头(匹),猪存栏18万头,牲畜出栏率达到57.9%;肉类总产量1.7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248元.在人均纯收入中药材产业6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8.1%;草畜产业25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0.4%;洋芋产业22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7.6%;三大产业107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86.1%;其它产业占到人均纯收入的13.9%.  相似文献   

6.
1临洮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 1.1临洮县现状 临洮县总土地面积2851万km,耕地面积108万亩,人口总量53.24万人。近年来,马铃薯种植规模在迅速增加,把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主要支柱产业。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40万亩发展到2007年的60万亩,总产量达到89万吨,商品量达67万吨,优质马铃薯实现产值1.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元。我县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的原则”,实施“马铃薯工程”,不断加大马铃薯种植规模,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菜用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马铃薯已成为我市冬种主要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总产值近亿元,亩纯收入在700~800元,是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我县马铃薯种植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根据实际,提出我县马铃薯良种布局推荐意见:一、发展马铃薯良种的必要性岷县是一个农业县,特别是以种植业生产为主,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8万亩左右。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为30.1万亩。占粮播面积的79.2%,占总播面积的48.5%,马铃薯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农业已全面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小康向富裕型转变,马铃薯种植由原来单纯依靠扩充面积扩充总量型向依靠科技量质并举型转变。我们要抢抓省上将马铃薯产业列为全省重点产业的机遇,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促动、基地建设推动、专业市场牵动、科技创新驱动,才能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目前马铃薯种植品种多、乱、杂,各种高淀粉薯、菜用薯、专用薯品种所占比重小,优质马铃薯良种扩繁、精深加工、鲜薯储藏、市场营销“四位一体”的产业链条尚未形成,马铃薯品质没有明显改善,市场竞争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工企业效益滑坡,如果不失时机地对马铃薯品种结构进行重大的调整,将很难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农民增收效果显著2006年宣威市在经受丁50年不遇的霜冻和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后粮食仍稳产、农民仍持续增收。全年种植粮食23502万亩,产粮4.9亿kg。农业重点产业产值12.82亿元,比上年增0.43亿元增35%,除烤烟外的种植业和劳务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153.2元,比上年增1645元增12%,其中种植业人均纯收入增827元。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村》2005,(5):16-17
近年来,我们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筹城乡、以工促农的重要抓手,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扶持政策,加强机制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全区已培育区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8户,其中国家级和市级9户,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户。去年,重点龙头企业加工转化原料型农产品30万吨,直接带动农户16.4万户,解决就业4.7万人。同时,建成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96万亩,初步形成了25万亩柑橘、10万亩榨菜、10万亩中药材、100万头生猪等一批骨干产业框架。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纯收入455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20%。  相似文献   

11.
宁夏马铃薯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以来,宁夏马铃薯产业按照《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种薯繁育、淀粉加工和鲜薯外销三者并举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克服各种困难,加大工作力度,使得马铃薯产业在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区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总产量346.32万t,平均亩产量1 332 kg,较上年度增加了127 kg/亩,增幅10.5%。其中商品薯种植面积247.52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95.2%,总产量3 246.50万t,平均亩产量1 311 kg,较上年度增产11.29%;种薯繁育面积12.48万亩,总产21.96万t,平均亩产量为1 760 kg,增产14%左右,一级种面积8万亩,平均亩产量1 800 kg,增产12%左右。另外,全区繁育原原种约1.261亿粒。  相似文献   

12.
<正>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历年播种面积在40万亩左右(其中国外品种专用薯面积3万亩),总产鲜薯8.5亿斤,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马铃薯产业越来越成为乌兰察布市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规模的不继扩大,马铃薯病虫害不容忽视,特别是黑痣病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成为影响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大马铃薯黑痣病防治工作力度,结合我  相似文献   

13.
钟祥标 《云南农业》2007,(11):34-35
我国是马铃薯的生产大国,面积和总产约占世界的1/4。全国有22个省(市、区)种植马铃薯,2005年全国鲜薯总产7086.5万t。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0.2%,总产量占全国的11.1%。"十五"末期,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仅次于贵州、甘肃、内蒙三省区居全国第四位。鲜薯总产量789.6万t,仅次于甘肃省居全国第二位。马铃薯产业总产值50.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7.6亿元,加工产值13亿元。薯农由1300万人增加到1500万人,占到全省农民总人口数的42%。薯农人均马铃薯收入由138元提高到251元。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马铃薯已成为湟中县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总产值近4000万元,667前纯收入在700~800元,是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湟中县栽培马铃薯有着优越的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肥  相似文献   

15.
安定区干旱半干旱区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西市安定区地处甘肃省中部,年降水量不足400mm,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近几年来,全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达6.0万hm。以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存在品种混杂、脱毒不彻底、病虫害严重等诸多问题。为规范生产技术,生产高质量的种薯,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近几年的示范种植,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区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繁育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宁南县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大力发展冬季马铃薯这一富民产业,全力打造"全国冬季马铃薯第一县"。2013年,全县种植冬马铃薯14.3万亩,增加1.3万亩。目前,冬马铃薯已经收获完毕,平均亩产鲜薯2 140kg,产量30.6万吨,增产12.1%。鲜薯田间收购均价2.2元/kg,总产值达6.7亿元,薯农人均纯收入5 728元,增加179元。2014年,该县冬季马铃薯产业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分散零星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马铃薯已成为我市播种主要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总产值近亿元,亩纯收入在700-800元,是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一、马铃薯的施肥原则 马铃薯在我市栽培的生育期一般为120-130天.  相似文献   

18.
<正>霞浦县冬闲田面积大,气候条件好,适宜发展秋冬季马铃薯生产。我县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万亩左右。据调查,我县大面积种植优质马铃薯"紫花851"品种,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产值达1600—2000元,纯收入可达800元以上。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推广秋冬季马铃薯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人将近年来所掌握的"紫花851"马铃薯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玉米制种产业在河西走廊的农户覆盖率达到34%,有94万农民受益,张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来源于玉米制种,种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2012年全省仅玉米和蔬菜花卉制种为农民提供的收入超过了35亿元,玉米平均收入为2 500元/hm2,较上年增加了12%以上,带动10万多农户增收。马铃薯制种平均增收300元/hm2。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73.3万hm2,农民获纯收益30多亿元。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我市冬种主要粮菜兼用的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万多亩,为了进一步加强秋冬农业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我市从1999年开始引种克新3号、中薯3号、春薯4号等脱毒马铃薯良种,在我市的水头、东田、溪美、罗东、洪濑等乡镇多点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积极引导发展“订单农业”,采取“公司 农产”形式,以推动脱毒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我市经几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据示范统计资料显示,脱毒马铃薯平均亩产达2100.6公斤,比非脱毒马铃薯亩平均增幅20%—25%,增收节支287.5元,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现将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