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蕾薹期管理技术 蕾薹期是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但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期,菜苗根系继续扩展,薹茎、分枝、叶片、花蕾快速增长,叶片的同化作用和根系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在此生育阶段,要实现油菜春发稳长,达到根强、秆壮、枝多,为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丘陵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十分适宜秋播油菜生长。近年来,草害成为限制四川省丘陵地区油菜的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油菜蕾薹期是为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杂草导致油菜蕾薹期营养生长受抑制,产量损失严重。本文概述了四川省丘陵地区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与规律,建议结合四川省丘陵地区的地理与气候特点,加强四川省丘陵地区油菜蕾薹期的农业措施及化学防除环节,为更好地管理油菜蕾薹期田间杂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蕾薹期是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两旺时期,花蕾不断分化、发育长大,分枝不断抽生,短柄叶、无柄叶和分枝叶都在这时长出,叶面积迅速增大,根系继续扩展,叶片的同化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显著增加。蕾薹期是油菜春发稳长,达到根强、秆壮、枝多,争取角多、粒多、粒重,奠定丰产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生育阶段,气温逐渐上升,光照时间逐渐增多,雨量充沛等自然  相似文献   

4.
(续第8期第35页)1.蕾薹期的生理特性油菜从现蕾到始花称为蕾薹期。油菜一般是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在一定栽培条件下,会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蕾薹期是油菜生长最快的时期,此时营养生长最为旺盛,营养器官大量形成,主茎迅速伸长增粗,短柄叶、无柄叶快速出生,叶面积迅速扩大,短柄叶的功能逐渐加强,花蕾不断地分化发育长大,花芽数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蕾薹期  相似文献   

5.
(续第8期第35页) 1.蕾薹期的生理特性 油菜从现蕾到始花称为蕾薹期.油菜一般是先现蕾后抽薹,但有些品种在一定栽培条件下,会先抽薹后现蕾,或现蕾、抽薹同时进行.蕾薹期是油菜生长最快的时期,此时营养生长最为旺盛,营养器官大量形成,主茎迅速伸长增粗,短柄叶、无柄叶快速出生,叶面积迅速扩大,短柄叶的功能逐渐加强,花蕾不断地分化发育长大,花芽数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蕾薹期一般为25~30天,处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油菜蕾薹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也是搭好高产架子的关键时期。适时适量施好薹肥,增产幅度可达17%~26%。一、施用时间在抽薹前或者抽薹初期,以薹高在10厘米以内时施用最为适宜。在2月底前后施薹肥。薹肥施用过早,肥效不能在蕾薹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后期容易脱肥早衰;反  相似文献   

7.
油菜冬壮是高产的基础,春发则是高产的关键。春发油菜单株绿叶数多,叶面积大,茎秆粗壮,分枝多,干物质积累也多,有利于角果和籽粒的发育。扬油1号于3月10日左右进入抽薹期,4月初始花,4月下旬终花进入角果发育成熟期。从蕾薹期至成熟期是油菜增角、增粒、增重的关键时期。现将此阶段的生育特点、主要形态指标与实现三增夺高产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蕾薹期 1.生长发育特点及其主要形态指标:蕾薹期是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  相似文献   

8.
开春后,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油菜生长速度加快,陆续进入现蕾、抽薹和开花阶段,根据油菜长势酌情施好薹花肥是夺取油菜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 蕾薹期是油菜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重要阶段,需肥量大.在这一时期如果养分供应充足,油菜的主茎和分枝就长得粗壮,绿叶增多,叶片也大,薹能长得高,是搭好高产架子的关键.但油菜薹肥也不能偏施单一氮素化肥,必须配施钾肥和叶面喷施硼肥相结合,才能增枝、增荚、增粒.这是因为油菜苗期缺钾,一般不表现症状,而一旦进入薹期,植株高大,生长快速,如土壤含钾量低,就会使油菜钾素营养比例失调,出现抽薹以前长势好、抽薹以后落黄快的穷抽薹现象.  相似文献   

9.
九江地区油菜产量性状与气象因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九江地区2001~2008年油菜产量性状与其生育期的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3个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菜荚果主要由第一分枝产生,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实际产量与单株荚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实际产量与苗期气温、营养生长气温、蕾薹期降雨量、蕾薹期日照、蕾薹期气温、开花期气温、开花期日照、灌浆期日照、灌浆期气温、灌浆期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6,(3)
正油菜蕾薹期是从油菜现蕾开始到初花为止的生育阶段,各地区冬油菜区是从1月底2月初至3月上旬,约30天左右。油菜蕾薹期管理重点是促进油菜春发稳长,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争取枝多、角多、粒多,减轻病虫的危害。早施重施薹肥薹肥一是要看苗、看地、看天合理施用,以掌握早发稳长、不早衰、不徒长贪青为原则。春季温度高、雨水多、地力肥沃、腊肥足,油菜长势强,应少施薹肥;气温低、土壤肥  相似文献   

11.
1.油菜 (1)缺硼:发生花而不实症状.在苗期根系生长缓慢,叶片皱缩,倒卷,叶色暗.严重缺硼的根木质部空心呈黄褐色,根肿,叶片紫红,茎生长点枯萎.蕾薹期,中、下部叶片有紫红色斑点,花蕾枯萎,薹茎生长缓慢,甚至株型矮化.花期,花蕾失绿黄褐以至枯萎,花瓣枯干皱缩,花朵色泽不鲜艳.角果期,胚珠萎缩,角果脱落或畸形发育为节形角果,荚角粒数减少,此时还能抽出丛生分枝,并继续开花不已,但不结实.  相似文献   

12.
抽薹现蕾至开花期是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均非常旺盛的时期,施好花蕾肥能起到壮薹、增枝、促花、添果和饱籽的作用。其施肥技巧如下:1、适施氮肥一般氮肥宜在薹期施用。冬前生长较差、供肥不足的油菜田,宜在抽薹始期亩施尿素10公斤;冬前生长较好的宜于薹高10~13厘米时亩施尿  相似文献   

13.
杂交油菜黔油22号氮素运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氮素对杂交油菜黔油22号产量的影响及提高氮素的利用率,进行了氮素运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肥和苗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蕾薹肥及初花肥施用比例对黔油22号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的影响呈相同趋势,即随着蕾薹肥用量的增加及初花肥的降低,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逐渐增加.因此,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的蕾薹期,是决定黔油22号产量的关键施氮期,获得高产的氮素运筹最佳措施是基肥:苗肥:蕾薹肥:初花肥比例为2:3:4:1或2:3:3:2.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省油菜冻害时有发生,为害面积较大,为害程度较严重,已成为影响我省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油菜冻害分为冬冻和春冻2种。冬冻是指油菜越冬期间,低温导致油菜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受冻,严重的引起死叶或死苗;春冻是指油菜蕾薹期和开花期的倒春寒,导致蕾、薹、花和幼角等生殖器官的受冻,产生蕾和幼角脱落,导致分段结实。要防止油菜冻害,关键是确保壮苗,增加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养分积累,有利于增加抗寒力。  相似文献   

15.
油菜抽薹现蕾至开花期是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都旺盛的时期.此时油菜需肥量大,施好花蕾肥能起到壮薹、增枝、促花、添果和饱籽的作用.其施肥技巧是: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油菜蕾薹期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白鹏  冉春艳  谢小玉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8):3566-3576
【目的】针对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上游近几年春季降水偏少易导致干旱的特点,研究水分胁迫对油菜蕾薹期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揭示油菜蕾薹期抗旱机制及抗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的方式,在遮雨网室对两种抗旱性不同的油菜品种中双10号(抗旱性弱)和94005(抗旱性强)蕾薹期进行干旱胁迫,以各性状的抗旱系数研究油菜相关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区域油菜蕾薹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结果】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两种油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RWC、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株高、茎粗、一次分枝数以及单株产量抗旱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与胁迫时间成正相关。其中,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抗旱系数下降幅度与材料抗旱性成正相关,其余指标则与材料抗旱性成负相关。抗旱性弱的材料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率抗旱系数分别呈现出上升-下降与一直下降的趋势,抗旱性强的材料则均为上升趋势。POD、SOD、CAT活性、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相对值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抗旱性强的材料增加幅度高于抗旱性弱的材料;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相对值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对干旱胁迫下的油菜蕾薹期和复水后的成熟期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产量与净光合速率、RWC、叶绿素含量和一次分枝数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细胞膜透性、MDA含量抗旱系数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单株产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率、RWC、叶绿素、RuBP羧化酶、SOD、POD、CAT、细胞膜透性、MDA、可溶性糖、株高、茎粗及一次分枝数划分为第一主成分;将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划分为第二主成分。【结论】第一主成分的各指标(单株产量、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率、RWC、叶绿素、RuBP羧化酶、SOD、POD、CAT、细胞膜透性、MDA、可溶性糖、株高、茎粗及一次分枝数)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密切相关,在油菜抗旱品种选育时可作为油菜蕾薹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第二主成分的各指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则是次要鉴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涂义秋 《农家科技》2007,(11):13-13
<正>1.缺硼造成的症状类型。①苗期萎缩。在油菜苗期,新叶生长缓慢,叶片初变暗绿色,叶变小、变脆,叶端反卷,皱缩不平,中下部叶片边缘变成紫色,组织变黄,并逐渐发展扩大形成紫蓝斑。根系少而细短,根颈膨大呈紫色,最后全株枯萎而死,造成油菜缺苗。②薹期萎缩。初薹期叶片皱缩,颜色变暗绿或紫色,薹伸长缓慢甚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从现蕾至开花的一段时间称为蕾期,约经历25~30天。棉花现蕾后,开始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但仍以营养生长占优势。此期棉株逐渐增大,营养代谢逐渐旺盛,生理活性加强,茎、枝、叶、蕾的生长加快。此期,要协调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实现发棵稳长,  相似文献   

19.
叶绿素是作物生长中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以常规高油酸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油菜叶片在不同栽培措施下幼苗期、蕾薹期叶片的光谱响应,通过计算反射光谱及其反射光谱的一阶导数与SPAD值的相关性,结合逐步回归挑选出油菜叶片敏感波段,并计算光谱指数。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建立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由光谱指数所构建的神经网络叶绿素估算模型,精度评价结果均显示比较高的水平,幼苗期反射率光谱指数构建的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为0807 0,均方根误差(RMSE)为1131 5,蕾薹期一阶导数光谱指数构建的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为 0873 2, 均方根误差(RMSE)为1322 3,在蕾薹期和幼苗期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好的对油菜叶绿素进行反演。为利用高光谱技术大范围监测油菜叶绿素含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油菜蕾薹期是指从油菜现蕾开始到初花期为止的生育阶段。这一阶段生长最突出的表现是叶面积大幅度增大,到初花期叶面指数达到油菜一生中的最大值,同时表现为茎秆迅速生长,分枝不断抽生,花蕾加快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