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明太子参根际促生菌组合对间作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25析因试验设计,通过恒温萌发试验,研究了5个根际促生菌株不同组合对太子参间作玉米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组合A1B1C2D2E2、A2B1C1D2E1(或A2B2C1D1E1)、A1B1C1D1E1、A1B2C2D2E2、A1B1C2D2E2、A1B2C2D2E1、A2B2C2D1E1、A1B1C2D1E2、A1B2C2D2E2分别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脱氢酶活性、幼苗长、胚根长、下胚轴长、须根数、幼苗干重和根干重的影响作用最明显。根际促生菌对玉米幼苗长、胚根长、下胚轴长、须根数、幼苗干重、根干重的作用存在交互作用,其中菌株组合A1B1C1D2E1明显增加玉米幼苗干重、根干重及促进幼苗生长,有望用于太子参微生物肥料的研制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鲁梅克斯K-1对关中奶山羊产奶性能的影响。选取50只健康、体质量、产奶量接近(P>0.5)的关中奶山羊,试验共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10只,各处理每只羊每天均饲喂3 kg粗饲料和1 kg精饲料,对照组粗饲料全喂玉米秸杆青贮,A、B、C、D组用鲁梅克斯青贮分别替代0.5、1、1.5、2 kg玉米秸杆青贮,进行为期50天泌乳试验。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处理C组共产羊奶1850 kg,处理C组分别比CK、A、B、D组多产奶490、325、260、310 kg,差异极显著(P<0.01);(2)处理C组比CK、A、B、D组奶山羊的乳干物质、乳脂率、乳蛋白及乳糖含量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5);(3)C组的纯收入为5675元,C组分别比CK、A、B、D组多收入2035、1350、1065、1215元,差异极显著(P<0.01)。鲁梅克斯营养丰富,与玉米秸杆混合青贮能有效提高关中奶山羊产奶量,改善乳蛋白、乳糖及乳脂率,其在粗饲料中添加量在50%为宜。  相似文献   

3.
术前处理对马氏珠母贝育珠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马氏珠母贝育珠贝的成活率、成珠率和珍珠质量。2009年8月—2011年8月,设立3个实验分别比较了术前处理过程中养殖密度、处理时间与贝龄对马氏珠母贝珍珠培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I:术前处理养殖密度对育珠效果影响,设立A1、A2、A3和A0共4个组,其中A1、A2和A3组分别每捆绑6笼、9笼和12笼,A0为对照组;实验II:比较术前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育珠效果影响,设立B1、B2、B3、B4和B0共5个组,其中B1为5~10℃条件下处理1 h,B2为5~10℃条件下处理2 h,B3为10~15℃条件下处理1 h,B4为10~15℃条件下处理2 h,B0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实验III:育珠贝贝龄对育珠效果影响,设立C1、C2、C3、C4和C0共5个组,C1、C2、C3和C4组手术贝与小片贝的贝龄分别为1.0龄、1.5龄、2.0龄和2.5龄,C0为对照组,手术贝与小片贝的贝龄为2.0龄。结果表明:在实验Ⅰ、Ⅱ和Ⅲ组中,A2组(每捆绑吊9笼)、B3组(10~15℃,处理1 h)和C2组(1.5龄 贝,10~15℃,处理1 h)的育珠贝具有最高成活率与留核率,术前处理对育珠贝的成活率和留核率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采用术前处理能够提高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率和珍珠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种子包衣肥对直播早稻秧苗生长及 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种子包衣肥包衣早稻种子,通过田间直播试验,首次研究了水稻种子包衣肥对直播早稻秧苗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种子按1:50、1:70、1:90包衣比用种子包衣肥包衣处理之后,除出苗率略低于CK外,3种包衣处理的其它苗素质和生化指标都优于CK;其中1:70包衣处理的成秧率、苗高、总根数、白根数、干重、单位干重、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方面分别比CK提高了8.4%、2.1%、18.8%、4.4%、19.3%、10.8%、44.9%、32.9%、14.6%,优于其它包衣比。  相似文献   

5.
吴君  李因刚  柳新红  张少彭 《种子》2012,31(9):44-47
以翅荚木湖南通道种源的种子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种子前处理(A)、激素种类(B)、激素浓度(C)和浸种时间(D)等4个因素对翅荚木种子萌发特性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85%、85%、35.56;处理8最低,仅分别为50%、36.67%、7.77。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因素中对翅荚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激素种类,GA3处理后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显著高于NAA和IBA。正交试验的9个处理中,处理1对翅荚木种子萌发后的幼苗生长最为有利。综合考虑,对翅荚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合条件组合为处理1:A1B1C1D1(浓硫酸拌种+GA3+200 mg/L+2 h浸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香果氮代谢、防御系统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在百香果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喷施2,4-二氯苯氧乙酸(B)、氨基寡糖素(C)、24-表芸苔素内酯(D),通过测定氮代谢相关产物及其关键酶活力、酶促防御系统和非酶促防御系统中相关物质、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初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百香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C、D处理百香果叶片GS较对照处理(A)升高100.74%、25.92%、62.53%,可溶性蛋白含量较A处理降低54.19%、47.26%、10.11%;B处理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含量最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分别提高31.99%、79.44%;B、C、D处理后百香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较A处理升高5.82%、3.53%、6.03%,有机酸较A处理升高4.87%、8.97%、10.58%。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百香果氮代谢相关酶活力和产物、防御系统影响果实品质,芸苔素处理百香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可溶性糖、Vc含量均较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7.
储藏方法对灰木莲种子储藏时间和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储藏方法对灰木莲种子进行储藏试验,结果表明,A、B处理的储藏期最长,都达到了16个月,而C、D、E、F处理的储藏期都很短,分别经52、52、32、64d储藏,种子或发了芽,或丧失发芽力.储藏效果最好的处理为A,经2个月储藏,发芽率为74.8%,6个月仍达63.5%;其次为处理B,储藏2个月的发芽率为74.5%;6个月为51%;所有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都随储藏期增加而下降,方差分析表明,储藏期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液体营养素对断奶华南土黑仔猪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A组)、基础日粮+新胺基维他0.8 mL/头(B组)、基础日粮+新胺基维他1 mL/头(C组),基础日粮+新胺基维他1.2 mL/头(D组)。结果表明:(1)与对照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仔猪的末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B组、C组和D组仔猪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A组相比,B组仔猪腹泻率下降13.33%,C组下降16.9%,D组下降15.01%;B组与D组仔猪死亡率下降5%,C组下降7.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饲粮中添加新胺基维他1 mL/头为最佳浓度,其对断奶仔猪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不同株行距配比处理(A:22.4cm×22.4cm,B:25cm×20cm,C:[20+30]cm×20cm,D:30cm×20cm,E:[20+40]cm×20cm,F:24.5cm×24.5cm),以两优293和Y优1号为材料,分别比较研究了插植方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效应,主要结果:(1)不同插植方式处理间和品种间的最高苗数均不同,但最高苗数发生的时间各处理间基本一致。插植密度小的处理比密度大的处理成穗率高,2个品种表现一致.说明稀植有利于提高成穗率。(2)Y优1号收割产量以处理B最高,其它处理依次为A、F、E、C、D,其中处理B显著高于处理E、C、D。两优293的收割产量以处理A最高,其余处理依次为B、C、D、E、F,其中处理A显著高于处理D、E、F,说明密植有利于两优293的高产栽培,但插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其产量构成因子中: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存在处理间差异,其中以密植处理的有效穗数较多,但每穗粒数较少;结实率及千粒重处理间差异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不同比例蚜虫饲喂对异色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为后续瓢虫人工饲料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试验设计5个处理,分别是饲喂蚜虫减量100%、75%、50%、25%、0%,即A、B、C、D、E,A为全饲料饲喂对照组,E组为全蚜虫饲喂对照组。试验过程中记录各处理异色瓢虫的产卵量、孵化率、死亡率及产卵位置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D组与E组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减量50%及以上的蚜虫饲喂处理异色瓢虫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处理可收集卵块数量及卵粒数量极显著高于不可收集卵块及卵粒数量,A、B、C组可收集产卵量极显著低于E组;各处理异色瓢虫产卵量跟随时间的变化呈现明显的波动变化,平均4天一个峰值;B、C、D组的孵化率略高于对照组E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雌虫的死亡率普遍高于雄虫的死亡率,死亡率由高到低分别为E组>A组>B组>C组>D组。本研究表明减量25%的蚜虫饲喂没有降低异色瓢虫的有效产卵量,减量50%以上的蚜虫饲喂显著降低了异色瓢虫有效产卵量,明确了不同比例的蚜虫减量饲喂对异色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21,(8)
为提高海南红豆种子的发芽率及探究其天然更新困难的原因,对海南红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种子萌发采用水分(A)、光照(B)、基质(C)和种皮(D)4因素2水平3重复的正交设计试验方法,播种种子共计48盆。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较高,不同处理组合的平均萌发率为91.67%,但开始萌发及萌发持续的时间均较长;种皮处理(D)对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显著影响;光照(B)和基质(C)对幼苗株高有显著影响;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和发芽指数均最佳的试验组合为A_2B_2C_1D_1;有利于幼苗株高生长的最佳组合为A_2B_2C_2D_1。研究表明,海南红豆种子质量良好,种皮虽然对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并不是限制天然更新的直接障碍因子,种子萌发的生理特性及萌发生态条件可能是制约天然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
以"陕秋白"大白菜成熟叶球为试材,研究了低温条件下4种保鲜液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保持切割白菜9分水平上,各处理的效果依次为D>C>ck>B>A;在7分水平上,各处理的效果依次为D>A>C>ck>B;在5分水平上,A、C、D处理效果相近,高于对照,处理B与对照相近.总体比较,0.01%NaHSO3的D处理和0.01%NaClO的C处理保鲜效果较好.并对保鲜期间出现的褐变、霉变、愈伤组织等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轮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用连作与轮作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轮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外观品质上看,轮作与连作的早晚稻粒长、粒型无明显差异,轮作普遍增加了早稻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轮作对早稻的加工品质有一定改善作用,处理D表现最好。但晚稻加工品质则是连作普遍优于轮作。不同轮作方式对透明度级没有影响。早晚稻的水分含量和早稻碱消值级连作与轮作各处理无显著差异。连作处理的早稻直链淀粉含量低于轮作处理,胶稠度高于轮作处理。连作处理的晚稻直链淀粉亦含量低于轮作处理,而轮作处理C的晚稻碱消值级和胶稠度远高于连作处理A,均高出20%,且与连作差异显著。由此可见,轮作对水稻的蒸煮品质并没有改善作用,而连作的蒸煮品质反而好于轮作。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群体内植株分布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于2007—2008年进行, 在相同密度下,设置5种处理,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 cm×18 cm,B:27 cm×12 cm,C:36 cm×9 cm,D:45 cm×7.2 cm,E:54 cm×6 cm,研究其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叶面积指数分别高出E处理30%、25%,差异显著;A、B处理干物质总量分别高于E处理20%、19%,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B、C处理分枝豆荚重量和总豆荚重量显著高于E处理,D、E间无显著差异;A、B处理产量分别高于E处理11%、10%,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植株分布均匀性变差使群体内部对资源的利用产生激烈竞争,降低了群体叶面积指数,从而使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分配比例减少,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在确定的种植密度下较均匀的植株分布能够使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合理,形成较高经济产量。由于A、B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B处理方便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栽培管理,所以,本文推荐B处理为大田生产的最优群体。  相似文献   

15.
王艳  肖洋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2):20-25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谷稗的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朝牧一号'稗子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施肥方式(A有机肥、B有机肥+无机肥、C无机肥、D不施肥)。收集样品后,用烘干恒重的方法测得谷稗生物量的数据。结果表明,处理C的生物量为871 g/m2,比A、B和D处理分别增加了27.2%、11.9%、56.6%;处理C的粗蛋白含量为10.38%,分别比处理A、B和D增加了19.8%、2.9%、13.2%;B处理的谷稗粗脂肪含量为1.29%,比D处理减少了60.3%;D处理的谷稗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最低,分别为35.11%和66.11%。在4种施肥方式中,以有机肥+无机肥处理的综合表现较好。本研究结果为东北黑土区高产优质谷稗栽培技术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④对休眠种子的特殊处理. A、定义休眠种子,是在规定的适宜条件下也不发芽,与硬实种子不同的有生活力的种子。有休眠种子时,用本书另外叙述的各种方法打破休眠。 B、打破休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小区试验探究了3种脱叶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区开展棉花脱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以主栽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测定了棉花的脱叶效果、产量及纤维品质,对脱叶剂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的脱叶率和吐絮率有显著影响(P 0.05)。喷施瑞脱龙20 d后脱叶率和吐絮率分别达到89.2%和92.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 0.05)。喷施脱叶剂后对棉花的单铃重、衣分、单株结铃数及产量影响较小,处理A、处理B及处理C与对照处理D差异不显著(P 0.05)。喷施脱叶剂后对棉花纤维的长度、整齐度、伸长率、成熟度及马克隆值影响较小,处理A、处理B及处理C与对照处理D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证明,处理B(瑞脱龙+助剂+乙烯利)最适宜在本研究区使用。  相似文献   

18.
茶树花的生产效能和保色增香的措施是由加工工艺而定的,为了探索茶树花较先进加工工艺对品质和加工效能的影响,用现行微波工艺、烘焙机工艺和蒸杀工艺,设置A、B、C、D4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设计,通过对比并分析4种处理的生产效能和对品质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B、C、D的杀青台时产量为7.2kg、13.3kg、144kg和300kg。成品花完整度分别为98%、76%、90和%97%。处理D的生产效能是处理A的50倍、处理B的7倍、处理C的51倍,综合品质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交设计优化PEG引发关苍术种子萌发的最优处理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关苍术种子发芽率,以不同PEG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及分子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引发关苍术种子萌发的最优处理方案。结果表明:4种处理因素对关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处理温度、处理浓度、PEG分子量、处理时间;基于正交设计的关苍术种子PEG活性化处理方案中最优组合是A1B1C2D1,即关苍术种子在15℃条件下,浸泡在浓度为10%的PEG-4000溶液12 h时后,其发芽率可显著提高,且种子内部的SOD、POD和CAT酶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低蛋白质日粮型预混料对猪血清生化与氨基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低蛋白质日粮型预混料影响生长猪血清生化和氨基酸指标进行研究。将64头生长猪随机分为A、B、C、D组,A、B组应用4%低蛋白质日粮型预混料,C、D组应用4%普通预混料。42天试验末,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及氨基酸。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正常蛋白质水平)相比,A组(正常蛋白质水平补充必需氨基酸)、D组(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9个百分点而未补充氨基酸)葡萄糖含量分别升高23.06%、16.33%,B组葡萄糖下降25.42%,差异均显著(P<0.05)。A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B、D组(P<0.05)。与A组相比,B、C、D组血清赖氨酸分别下降33.4%、28.7%、23.5%,苏氨酸分别下降31.6%、36.5%、27.2%,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低蛋白质日粮补充4种必需氨基酸,机体对葡萄糖吸收利用显著增强,对赖氨酸、苏氨酸利用率也明显提高,氮沉积能力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