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发生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小麦吸浆虫春季越冬幼虫基数、成虫发生量、穗部幼虫数量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旨在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小麦吸浆虫危害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评估方法。结果发现,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总量与小麦产量损失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在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期设置黄板监测成虫发生量的方法估计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免因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发生为害情况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结果]小麦白粉病在5月中旬开始为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和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果树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果树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高于小麦单作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的种群动态研究,探讨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的发生危害特点及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结果]麦长管蚜5月上中旬开始危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发生危害时间稍早于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危害高峰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核桃小麦间作田麦长管蚜发生量大于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发生量.[结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麦长管蚜在核桃小麦间作田的危害重于其在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糯小麦的酿酒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糯小麦在传统白酒酿造工艺中的表现和对白酒品质的影响,探索糯小麦应用于白酒酿造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分别以糯小麦、普通小麦、粳高粱为原料进行酿酒研究,分析糯小麦在传统工艺下的化学物质含量、发酵环境的动态变化,并比较糯小麦与普通小麦、粳高粱的白酒出酒率、酒质的变化。【结果】糯小麦与粳高粱、普通小麦相比,泡粮吸水速度快、糖化温度高。在实验室条件下,糯小麦比普通小麦、粳高粱出酒率高,其白酒总酸与总酯含量较高、杂醇油含量适中。在酒厂生产条件下,糯小麦白酒有相对较高的出酒率和杂醇类物质含量、适中的酸类和酯类物质含量、较低的醛类物质含量,经品酒专家评定糯小麦白酒在气味和口感方面优于其它试验组白酒。【结论】糯小麦具有优良的酿酒特性,能够提高出酒率和改善白酒品质,具有酿酒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个测定小麦(TriticumaestivumL.)子粒赤霉素含量的方法。赤霉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三环芳烃衍生物,在414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值与赤霉素的浓度成正比,符合比尔定律。通过扣除小麦子粒赤霉素提取液在414nm处的本底吸光值,排除其他杂质对赤霉素测定的干扰。小麦子粒整粒提取和磨碎提取赤霉素的效果相似。对小麦子粒样品中的赤霉素提取、净化、浓缩等过程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小麦子粒赤霉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赤霉酸回收率达到97.1%。与经典的荧光测定法相比,本文建立的方法更加简便。利用该方法对几个小麦品种子粒赤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子粒赤霉素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该文综述了燕麦有益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方式,燕麦与普通小麦,小麦近缘属、种的杂交研究及其在普通小麦遗传育种应用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并介绍了小麦遗传背景下燕麦基因的主要鉴定方法,展望了燕麦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马平娜 《河南农业》2009,(10):14-14
一、试验目的 进一步验证在小麦生育期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二、实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小麦不同生育期水肥管理与产量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水肥管理与产量的关系模型.[方法]用主动遥感仪器Green seeker 进行检测小麦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比值植被指数(RVI),解析小麦冠层植被指数与生长状况的变化规律;分析NDVI、RVI与实际产量关系,建立小麦产量预测模型;最终以NDVI、RVI作为过渡参数,反演产量与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水肥管理的最佳模型.[结果]小麦水肥一体化管理直接影响小麦产量,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化小麦生长模型和植被指数小麦估产模型的标准误差都小于0.05.[结论]建立了小麦不同生育期的产量与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9.
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主要采取的是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主要是从构成的成分加以判断,以此来了解小麦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而聚类分析主要研究小麦的遗传的相似性。本文从研究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的方法、分析小麦的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研究结果及评价与讨论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型小麦胚乳细胞增殖、籽粒体积和干质量的增长动态以及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和体积的相关性,以期进行为不同温度型小麦的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胚乳细胞染色、分离、显微镜下计数等方法,研究冷型小麦小偃6号、陕229、RB6和暖型小麦9430、NR9405、偃师9号的胚乳细胞增殖动态、籽粒体积和干质量的增长特性,以及胚乳细胞数与籽粒体积和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小麦胚乳细胞增殖过程分为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3个阶段。在胚乳细胞快增期,冷型小麦增长比暖型小麦快,在缓增期,冷型小麦各品种胚乳细胞数较暖型小麦多;冷型小麦籽粒体积和干质量在胚乳细胞数缓增期较暖型小麦大;小麦籽粒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和体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的决定系数R2为0.814,与籽粒体积的决定系数R2为0.900。【结论】冷型小麦各品种籽粒最终的胚乳细胞数较暖型小麦多,籽粒体积和干质量在胚乳细胞数缓增期较暖型小麦大;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和体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