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消耗较少饲料和劳力,提高肥猪商品率,并降低饲养成本,1964年北京市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提出了春产仔猪肥育的生产指标,到12月底全队出栏肥猪达721头,平均每人有肥猪0.9头,仅大队集体猪场即养出肥猪454头,占大队全年出栏肥猪总数的63%,其中春产仔猪当年肥育猪数为257头,占集体出栏肥猪数的56%以上,从而保证了大队肥猪生产任务的完成。 陈各庄大队在肉用猪的肥育方面有两种  相似文献   

2.
正一些没有经验的肥猪饲养员购买肥猪之后不断的喂养饲料,然而没有顾及到其他因素,往往表现不安,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影响仔猪的育肥效果。导致肥猪出栏时消耗了不少饲料。饲养肥猪的农场主要想获得高额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有科学培育肥猪的管理方法,正确选择猪饲料提高猪饲料的使用效率也是及其重要的,肥猪在出栏之前如果食用的猪饲料越少,那么对于饲养者就节省一大笔钱,因为猪饲料的价格挺贵的,占据养猪过程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一、流行特点1.猪丹毒发病季节以夏季为主,其他季节偶有发生。80%的病例出现在高温闷热的夏季,这与热应激引起猪的抗病能力下降有关。2.发病猪以中大猪为主,尤其是100公斤以上的大肥猪易发。大肥猪膘肥体壮,散热能力差,热应激对其机体功能的影响比中小猪大。3.流行区域以平原地区为主,山区较少发生,这是因为平原地区的热辐射一般比山区强。4.临床表现以急性、高热性、败血型为主,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比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中监所提供的猪丹毒标准株C#-(43)-2,6,7,8和自然野毒株作为菌种,经颈静脉接种100-500亿活菌/头,模拟急性猪丹毒DIC。试验猪34头,发病27头,死亡15头。发病猪生前凝血象出现变化;死后组织学检查,脑、肾、心、肺等器官有DIC形成。电镜观察微血栓为纤维素,红细胞和丹毒杆菌。本文对DIC判定标准,DIC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结合肥东县牌坊乡某养猪场饲养的75头3月龄猪架子猪发生死亡的病例,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通过细菌分离,发现细长并稍弯曲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诊断为猪丹毒,采取发病猪注射青霉素、健康猪注射猪丹毒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旨在评估一种新型猪丹毒-猪细小病毒病二联灭活苗的临床使用效果.选取20头猪丹毒和猪细小病毒双阴性的后备母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免疫猪丹毒-猪细小病毒病二联灭活苗,对照组免疫两种单苗,比较两组母猪的繁殖性能、抗体水平和仔猪细小病毒感染状况.两组母猪的繁殖成绩无显著差异.两组仔猪均未检测出细小病毒感染.试验组猪丹毒抗体水...  相似文献   

7.
高洪 《农技服务》2004,(11):47-47
某养殖户引进70-80公斤二元杂交猪30头,在原种猪场内按正规程序进行猪瘟、猪丹毒、口蹄疫等疫苗的接种.引进10天后,4头猪发病,2头猪相继死亡。特征是皮肤发紫,耳朵及四肢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 北庄五队猪场自1977年实行科学养猪以来,集体养猪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常年猪存栏量达一百头左右。1979年同1976年的五项主要生产指标相比:每头母猪产仔成活率从5.6头上升到18.9头,仔猪断奶头重从14.5斤上升到29斤,出售肥猪从28头增加到108头,向国家贡献肥猪活重由4592斤增到20656斤,现金收入从4146元上升到17055元(纯利润6500元)。猪多肥多,年积肥可达1000方,促进了农业增产,1979年粮食亩产1950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在规模化猪场肥猪养殖中的养殖效果,选择某规模化猪场的同种类肥猪幼崽100头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养猪场现行的猪养殖管理技术,试验组采用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观察对比两组猪养殖成效。与常规组猪养殖情况相比,试验组中猪的平均增重速度更快,增加量也更多,且在饲养期间的疾病发生概率相对较低。通过将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应用于规模化猪场肥猪饲养中来,有助于加快肥猪增重速率,增加增重量,相应疾病发生概率和饲养成本均相对较低,具有很好的饲养价值,值得在猪养殖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滨海县某养猪场,饲养生猪226头,有一猪圈7头育肥猪突然发病,养殖户疑为链球菌感染,先后采用青链霉素、土霉素肌内注射,未见明显好转。3天后猪病波及同舍2头怀孕母猪、23头仔猪及12头育肥猪。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怀孕母猪发生早产,产下弱仔、死胎等现象。经问诊调查,该场均按规定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免疫接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江西某猪场部分母猪陆续发生皮肤痘斑的病原,根据猪痘病毒(AF410153.1)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方法从发病母猪皮肤痘痂中扩增到猪痘病毒P35基因,与猪痘病毒参考毒株(AF410153.1)P3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说明该场母猪皮肤出现的痘斑是由猪痘病毒引起.利用PK15细胞从皮肤痘痂中分离到1株猪痘病毒,该毒株能在PK15细胞中连续传代,不产生严重的细胞病变(CPE).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该场的10头母猪和8头肥猪血样进行猪痘病毒抗体检测,母猪和肥猪血清中猪痘病毒抗体阳性数分别为5头和4头,阳性率为50%.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11日早晨,巴里坤县某养猪场一名饲养员向乡兽医站报称,该猪场几头6月龄猪食欲不振,请兽医诊治,随后兽医达到猪场进行临床检查并报告乡站。1基本症状猪场其中一个猪舍内有6月龄猪50头,有症状病猪7头,均表现气喘,  相似文献   

13.
一、养猪业 1.喂养肥猪 例如:蒙阴镇小田庄村村民王相凯每年用2千克EM原露发酵饲料800千克喂二茬猪。每茬4头肥猪,上半年喂4个月,出售4头624千克,收现金3993.60元;下半年喂4个月,4头586千克,收现金3750.40元,连续2年。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平均每头增收103.23元,每年8头肥猪增收825.84元。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我区某养猪场的母猪突然患发病,第一天有1例,症状明显,第二天3头,第三天7头,疑似猪丹毒,猪场隔离治疗和彻底消毒,肌肉注射猪连续喂饲1周。控制后,没有更多的疾病发生。通过对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细菌学检查,证实该猪场疾病为亚急性皮疹性丹毒。猪丹毒是由猪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程为急性脓毒症、亚急性皮疹型、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在夏季和秋季多雨季节多发,冬季和春季寒冷季节很少发生。本病也会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情况 江苏省滨海县某养猪场.饲养生猪226头.有一猪圈7头育肥猪突然发病.养殖户认为是链球菌感染,先后用青链霉素、土霉素肌肉注射.不见好的治疗效果。3天后发病猪波及同猪舍的2头怀孕母猪、23头仔猪及12头育肥猪。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怀孕付猪发生早产.并产下弱、死仔等现象。经询问畜主.该猪场已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的疫苗注射。自发病起.该猪场已相继死亡5头仔猪、3头育肥猪.还有1头母猪发生早产,并产下弱、死仔。  相似文献   

16.
日前,笔者在山东省夏津县南城镇蒋寨村朱忠恩的养殖场看到将要出栏的200多头猪吃得正欢,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肥猪将换成一大把崭新的票子,笔者向朱忠恩讨教致富诀窍,朱忠恩告诉笔者:“是俺的3000对鸽子养了这200头猪。”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肥猪散对增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生长育肥猪生长过程中增重效果的影响,根据中兽医理论和中草药作用机理,选用制首乌、当归、陈皮、神曲、蒲公英、山楂、贯众等7味中药制成肥猪散,分别在日粮中添加1%,1.5%,2%,通过对40头三元杂交猪饲喂试验,饲喂时间60 d.结果表明:添加肥猪散的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明显;试验组中以添加肥猪散1.5%的Ⅱ组增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暑期,某些地区有大批猪感染了猪丹毒而死亡!因为猪丹毒是已经控制多年的疾病,只是零星发病,是被养殖"遗忘"多年的疾病。然而,这段时间有的区域暴发该病,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旧病新发",因此有必要创新温习猪丹毒的疾病的症状和剖检变化,同时也掌握紧急防治措施。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各日龄和  相似文献   

19.
猪瘟猪的血清与健康猪的血清经紫外光照射10——15分钟后,有不同的表現。220头健康猪的血清呈现綠色至水样透明色,若有微溶血,現綠色,严重溶血为紅黄色;并检查了一些經猪瘟疫苗免疫、患猪丹毒、副腸热、巴氏杆菌病、外科病上的感染、体弱及非猪瘟而体温升高等的猪的血清,它都与健康猪血清同;而2328头人工感染猪瘟后猪只的血清表現为  相似文献   

20.
2年前,重庆合川市花园村4社养猪能手李贤国,看准猪价上扬时用汽车载运肥猪销往重庆。他原来单纯种粮,一年辛辛苦苦下来只能解决温饱。2002年初,他置地1.3公顷修建猪圈饲养PIC种猪2000头,依靠科学养猪,共产仔猪8730头,出栏肥猪5000头,产值380万元,获纯利40万元。李贤国成为全市养猪大户之一,2002年初当选为合川市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