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平菇栽培管理中,栽培原料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病虫害的防治也不容忽视。病虫害将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品质,识别病害并及时防治,对正常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现就平菇栽培管理方面的部分技术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2.
平菇虽然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高温季节采收的平菇效益高。这是因为:一是夏季气温高,病虫害易发生,往往导致种植失败,平菇栽培总面积减少,总产量小;二是种植技术难度大,单产底,造成市场鲜平菇货源紧缺,价格上扬。根据我们多年来种植实践证明,只要能把握好关键技术,并采取一些必要的科学措施,仍然能够获得平菇的高产、高效益。现将几点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富荣 《农友》2002,(5):15-16
平菇一般是在秋冬季投料生产,夏季由于气温高,病虫害严重,栽培者较少。笔者经过多年摸索发现在夏季种植平菇效益很好。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疆地区平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栽培周期为常年化生产,病虫害也有不断加重趋势。尤其是老旧菇棚及一些菜棚改造的菇棚,病虫害发生严重,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成为当前菇农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平菇学名侧耳,又名北风菌、鲍鱼菇等,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食用菌。由于平菇具有适应性强、栽培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原料广泛、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对其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制约平菇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平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平菇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6.
生料栽培平菇的病虫害综合预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456-457
生料栽培平菇具有技术要求低、投资少的优点 ,但由于开放式接入菌种 ,霉菌等与平菇菌丝体竞争生长 ,易发生病虫害。综合采取培养料堆制发酵、调节酸碱度、创造黑暗条件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平菇在栽培过程中,常会受温度、空气湿度、病虫害、菇房管理条件等影响,而出现幼菇大面积萎缩、死亡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平菇产量和收益,专家建议,进入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气温波动明显,易对平菇种植产生影响,因此平菇此时须细致管理。  相似文献   

8.
施富硒有机肥对平菇栽培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施有机硒肥对平菇的原基分化、平菇的成熟期、平菇的产量、平菇的转潮期均具有较明显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喷施有机硒肥对平菇栽培特性的具有明显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普遍提高产量、缩短转潮期;选择适宜的时期进行喷施可以提高原基分化的效果;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喷施时期可以调节平菇子实体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9.
平菇一年四季均可栽培,但以高温季节栽培的平菇效益高.原因:一是夏季气温高,种植技术难度大,病虫害易发生,往往导致栽培失败.二是夏季平菇栽培总面积减少,总产量小,造成市场鲜平菇货源紧缺,价格上扬.  相似文献   

10.
平菇蜜饯加工技术1.原料选择与护色选择基本不开伞的平菇,去掉根部,用清水洗净,立即放入浓度为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护色。平菇要随采收随处理,采收10小时以上未作护色处理的平菇不宜加工。2.烫漂、硬化把选好的平菇及时放入90℃~100℃的开水中,烫...  相似文献   

11.
平菇筒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平菇筒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平菇生长条件、菌种制备、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出菇与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瓜和平菇之间生态规律差异很大,前者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平菇则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因此,二者在棚室共处共栖中形成了不同因子的互惠互利,提高了黄瓜和平菇的产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李宗兰  王学术 《农友》2002,(10):13-13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撤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撤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佳木斯地区大棚袋栽平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但近几年病虫害问题日趋突出 ,已成为平菇高产、稳产的限制因素。 2 0 0 2 2 0 0 4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佳木斯郊区模范村、黑龙江省佳南实验农场蔬菜大棚和莲江口农科所食用菌大棚做了调查分析 ,并提出平菇病虫害防治对策 ,原则上是以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尽量采用农业措施、生态措施防治 ,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以避免对平菇的药害和造成污染。1 预防措施1.1 净化栽培环境a .选择适合的场所。栽培平菇应选择在通风良好且有散射光、水源方便、周围环境干净的场所…  相似文献   

15.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菇属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侧耳属的种很多.我国已发现的有三十几个种,其中人工栽培的就有11种.栽培比较多的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漏斗侧耳和金顶侧耳。平菇比较容易栽培,栽培量比较大,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准备的主要内容有栽培季节的选择、菌种选择、栽培料的处理和出菇场的准备。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近年来,平菇细菌性引起的黄褐斑病又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南县脐橙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低产园层出不穷的现象,我们就几项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并结合低产园改造成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实施了6项技术措施:①科学管理;②及时防治病虫害;③及时采果清园;④结合冬季修剪,进行间伐和清理病株;⑤更换品种;⑥中面肥和硅酸盐菌肥的施用;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温季节栽培平菇,污染率高,病虫害严重,市场行情变化大.我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平菇的反季节栽培技术,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反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朝阳地区熟料棚栽平菇技术已经成熟,此法简便,成本较低,产量高,无污染,采摘周期长,经济效益高。"栽培成败在发菌,产量高低在管理",平菇生产棚连作多年后,病虫害也相应加重,管理上的疏忽往往会导致平菇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平菇的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昆虫类、螨类、其它动物等。下面介绍为害平菇的几种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罗枫 《新农业》2012,(9):56-57
平菇在食用菌中属于大众化、畅销品种,我国平菇栽培始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以木屑为培养料。平菇商品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平菇栽培原料来源广泛,适应性强,方法简便,产量高,经济收益多,近年发展很快。夏季平菇生产亦成为菇农提高效益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夏季温度高,病虫害严重,对缺少栽培经验的栽培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