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热温床育苗具有地温可按要求控制;电热设备占地面积少;育苗成本低;育苗程序简便;培育的秧苗质量好,定植后能增加产量产值等优点.我国50年代开始进行蔬菜电热温床育苗研究,80年代初经进一步协作研究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在。我国已经累计生产电加温线50万根左右,农用控温仅约2万台。初步估算,我国电热温床实际容量达25万千瓦左右。无锡市几乎全部采用电热温床育苗。上海市在蔬菜上已应用了9万多根电加温线,我国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地应用了电加温线进行蔬菜育苗。 从各地发展趋势看,在今后的若干年内,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2.
林代春 《长江蔬菜》1990,(6):29-29,31
设计适于个体蔬菜农户使用的微型电热温床及育苗技术规程,使其技术先进、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安全可靠,从而为广大菜农找到一条解决早春蔬菜育苗难题的路子。特作本方案。一、基本原理微型电热温床育苗,是在30~60米~2的竹架塑料棚内,安排5~10米~2的育苗小弓棚,在育苗床土10厘米深处铺设DV系列600W(或800、1000W)的电热线1根,根据番茄、茄子、辣椒幼苗生长发育下限温度的不同,经过计算,分别采用不同密度的  相似文献   

3.
茄果类蔬菜电热温床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茄果类蔬菜是喜温型作物,因此人们经常利用保温或加温设施培育幼苗。加温设施主要有酿热温床、火热温床、电热温床等,其中电热温床具有升温快、温度均匀、可自动调节等优点,近年来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现就茄果类蔬菜电热温床育苗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苗床准备1.1苗床建设苗床一般建在棚室内,要求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理化性质较好,以南北走向为宜。  相似文献   

4.
《长江蔬菜》1987,(2):15-15
我市蔬菜实行产销改革和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许多菜农普遍感到育苗难。为了解决这一新问题,85年夏季,市政府拨款8.5万元建了3个育苗中心,进行大棚电热温床育苗。为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我市具体情况,省掉了一些不必要的生产程序和设备,从7月份开始筹  相似文献   

5.
针对蔬菜冬季育苗(温度低不易控制,管理困难)的特点,我县菜农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设计建造了一种简易的通道式育苗温床。其优点是:投资小,建造简单,管理方便,对温度的调节尤其是对地  相似文献   

6.
导读:冬季育苗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冷床越冬育苗、电热温床育苗和地暖育苗。冷床越冬育苗主要适用于茄果类蔬菜。电热温床和地暖育苗,适用于深冬及早春各种喜温蔬菜。生产中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育苗方式,且育苗前要注意培养土的配制和苗床消毒,本文以地膜加小拱棚栽培为例,详细介绍了其育苗关键技术。以供相似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7.
春季蔬菜育苗,要求选用优良品种,鼓励和引导各地逐步采取工厂化育苗。菜农自己育苗应采用营养土块育苗、营养钵育苗、电热温床育苗等技术。1种子播前消毒播前进行种子消毒,以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消毒方法有温汤烫种、药剂浸种以及干热消毒等。  相似文献   

8.
育苗是茄果类蔬菜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目前育苗方法多采用冷床或电热温床,难度大,技术性强,各有利弊。近几年来,我们将冷床与电热温床结合起来,在大棚内进行早丰一号辣椒两步育苗,取得满意的育苗效果。第一步;冷床播种育苗。选择自然温度尚能满足茄果类蔬菜种子正常发芽生长的10月下旬~11月  相似文献   

9.
朝天椒营养丰富,食用广泛。种植朝天椒经济效益好。栽植辣椒,育苗是辣椒栽培基础,也是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利用设施技术措施适当提早育苗移栽可以保证辣椒早熟、丰产,抢早上市销售,获得较高收益。1早春育苗及床土准备1.1育苗方法早春育苗可以采取薄膜小拱棚日光温床育苗和电热温床育苗以及生物能温床育苗。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以来笔者对传统火炕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改进、提高与创新。实践证明,经过改进革新的口烟火炕,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实用、节资效宏、能在寒冷的冬季培育出蔬菜适龄壮苗的良好效果,并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它是保护地蔬菜育苗技术上的一项革新。 回烟火炕温床的结构及性能 回烟火炕的结构简单,主要由底主烟道、底副烟道、底烟道出烟口、上回烟道、出烟道、炉灶等组成。火炕的长度为500~700cm,宽250~300cm,有效育苗面积为12~20m2。底主烟道深40~50cm,宽25~30cm,底副烟道深宽各20cm。在主副烟道上覆盖水泥板和称秸后,抹泥覆土,以…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电热温床一床多种苗温度管理困难的问题,笔者连续3年实践,摸索出同一电热温床培育多种蔬菜幼苗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冬季育苗技术就是围绕增温、保温、排湿和减少苗期病害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冷床越冬育苗、电热温床育苗和地暖育苗.茄果类蔬菜以早熟栽培为目的,为降低综合生产成本,以冷床越冬育苗为宜;瓜类、豆类及喜温蔬菜以早熟栽培为目的,以温床育苗为宜,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电热温床或锅炉地暖育苗.  相似文献   

13.
轻基质穴盘无土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秀丽 《长江蔬菜》2001,(11):15-16
轻基质穴盘无土育苗是近来蔬菜生产上引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是继大棚电热温床育苗后的又一次育苗革命。经过我区多年的试验和推广,轻基质穴盘无土秧苗以其显著的优越性逐渐被广大菜农所接受,推广普及面达到60%。传统的有土育苗主要是用塑料钵或其它容器盛营养土进行育苗(习惯称为营养钵育苗)。由于蔬菜育苗的量比较大,周期比较长,如果自己制作营养钵,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工(经过取土、运输、晒干、过筛、拌灰、加肥、堆沤等工序),并且使用寿命短、安全性较差,容易造成土传病害,运输困难。而轻基质穴盘无土育苗是采用专用的穴盘…  相似文献   

14.
早春瓜类蔬菜育苗时,常遇低温阴雨天气而影响成苗率,以致延误农时。为此,我们在总结菜农常规育苗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早春瓜类蔬菜育苗的新方法,即早春瓜类蔬菜基质无土育苗法。经过在广大菜农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这种方法育苗的主要优点有:(1)育苗成本低,用种量少,与常规育苗相比,能省种50%以上;(2)育苗不受外界自然条件限制,秧苗成苗率高,且避免了土传病源的侵染;(3)基质无土育苗使用材料来源广泛,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效果好。现将育苗方法介绍如下。一、育苗前的准备1.育苗箱的选…  相似文献   

15.
电热温床的功率选定大了增加电器设备成本,并且电器频繁通断缩短了仪器寿命,小了升不到设定温度,因此选定合适的功率是搞好电热温床育苗的重要技术环节。电热温床的功率选定值各地提出了一些指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蔬菜栽培学总论》提出100-140瓦/m~2,上海市农机所实验厂提出90-120瓦/m~2,北京蔬菜所提出50-70瓦/m~2,南京蔬菜所提出100-120瓦/m~2……,也有人从热学角度进行计算,从所见到的报导差异较大,50—140  相似文献   

16.
蔬菜早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蔬菜生产中,一般茄果类、甘蓝类、叶菜类及部分豆类、白菜类、葱类、水生菜类等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育苗已成为蔬菜集约化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早春是蔬菜育苗的最关键时期,对于蔬菜提早上市,保证淡季供应,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菜农经济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总结菜农常规育苗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早春瓜类蔬菜育苗的新方法,即早春瓜类蔬菜基质无土育苗法。经过在广大菜农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育苗方法介绍如下:1 育苗前准备1.1 育苗箱的选择 育苗箱可选择塑料泡沫箱、普通纸板箱、木板箱或装农药用的钙纸板箱。育苗箱规格:长×宽×高分别为40厘米(cm)×30厘米×25厘米,一次可育瓜苗500~800株。育苗箱上备一块箱盖,在箱盖底下固定一只25W普通白炽灯泡,以供育苗时光照、保温之用。1.2 培养基准备 培养基用砻糠或秕谷烧制而成。要注意待砻糠或秕谷有6~7成炭化…  相似文献   

18.
黄瓜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育苗方式选择 育苗方式可分为: (1)温室育苗主要在寒冷冬季或早春为日光温室冬春茬、早春茬黄瓜栽培,以及春保护地黄瓜栽培育苗。 (2)冷床育苗和温床育苗冷床育苗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培育秧苗,是冬春季节为露地栽培的舂茬黄瓜育苗。温床育苗是在冷床的基础上,利用酿热物或电热线加温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19.
蔬菜穴盘轻基质简易育苗技术(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地蔬菜无土育苗采用穴盘轻基质的形式和简易的设备设施、简单的操作技术,成功地替代本地传统的营养土钵育苗形式,在本地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7年首先在全区夏季甘蓝类蔬菜育苗上应用,并一举取得成功,培育的秧苗深受菜农欢迎.1998年全区夏秋甘蓝类蔬菜育苗应用面达40%,至1999年全区应用面达到100%,并在夏秋的芹菜、莴苣育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蔬菜穴盘育苗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芳  段炼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138-140,122
总结穴盘育苗优点,从设施设备(育苗棚架及覆盖材料、育苗床、电热温床、播种器械)、穴盘的选择与消毒、育苗基质、播种流程、苗期管理、成苗与运输等方面阐述蔬菜穴盘育苗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