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自本世纪初从猪分离出抗酸菌以后,世界许多国家都先后报道了从猪淋巴结的结核样病变中分离出多种抗酸性分枝杆菌。近年来据国外报道这些抗酸菌主要是非典型分枝杆菌,并且禽、胞内分枝杆菌占绝大多数。两者由于生化特性相似而统称为M.avium-  相似文献   

2.
猪的抗酸菌病(Mycobacterial Infectiou)是由分枝杆菌属感染而发生的慢性疾病。主要经口感染,并在头颈部或肠系膜淋巴结形成局灶性脓肿或干酪样坏死。发生原因:本病的发生,因猪的饲养环境而异。一般在牛结核多发区饲养的猪分离出牛(型)结核分  相似文献   

3.
采集猪颌下淋巴结,猪肠系膜淋巴结,牛颌下淋巴结和牛肠系膜淋巴结各200份,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和传代培养,通过进行生长特性试验、生化鉴定试验和鉴别培养基生长试验对所分离出的分枝杆菌进行菌型鉴定。结果显示:猪颌下淋巴结中分离出耻垢分枝杆菌4株,鸟分枝杆菌4株,胞内分枝杆菌2株,胃分枝杆菌2株,蟾蜍分枝杆菌1株,龟分枝杆菌龟亚种杆菌1株;猪肠系膜淋巴结未分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牛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出瘰疬分枝杆菌2株,加地斯分枝杆菌1株;牛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出,瘰疬分枝杆菌5株,金色分枝杆菌2株,戈登分枝杆菌2株,蟾蜍分枝杆菌2株。猪、牛的感染率均为3.5%。  相似文献   

4.
正鹿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肠道传染病,以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褶、难以治愈且侵害4岁以下个体为典型特征。1病原体副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短杆菌,无运动性,不形成荚膜和芽孢,在病料和培养基上常成丛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具有抗酸染色的特性。在添加有抗酸菌死菌体或分枝杆菌生长素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初代分离培养比较困难。本菌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的抵抗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0,(4):46-46
猪抗酸菌病是感染抗酸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avium)引起的慢性淋巴结炎症,多数为隐性感染。该病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菌有致人肺结核的可能。2004年日本一些猪场大面积发生该病,猪场感染率达68.8%。该病在猪身上几乎无任何症状,有时有极为罕见的全身感染显现,猪发育不全,病变主要见于下颚淋巴结和肠膜淋巴结,呈干酪样变性。  相似文献   

6.
羊的结核病、伪结核病和副结核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羊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人、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是分枝杆菌属的3个种,即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和禽分枝杆菌。牛和禽分枝杆菌可感染绵羊,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山羊发病。分枝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附性菌,一般染色不易着染,常用抗酸染色观察本菌的形态。常用消毒药均可将其杀死,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正>1病因猪增生性回肠炎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是猪的一种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细胞内劳森菌是一种生长于肠黏膜细胞中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菌体杆状,两端尖或钝圆,革兰氏染色阴性,抗酸染色阳性。本菌从发病猪、带菌猪排出,通过粪便污染饲料、饮水传染给健康猪。本病潜伏期2周~3周,生长育肥猪最易感,2月龄以内和1周岁以上的猪不易发病。各种应激在本病的发生中  相似文献   

8.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牛出现顽固性下痢并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脑回样皱襞。副结核分枝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本菌对热和消毒药的抵抗力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  相似文献   

9.
<正>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接触性传染病,引起猪肠道病变,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病猪生长受到影响,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我国疑似病例有增多趋势,本文就我地区发现的疑似病例作一概述。1病原与流行病学PPE的病原为胞内劳森菌,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病猪肠黏膜细胞中。该菌多呈小弯曲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抗酸染色阳性,一旦  相似文献   

10.
猪增生性肠病义称猪回肠弯曲菌性感染,是由猪肠炎弯曲菌所引起的具有不同特征性病理变化的疾病群,主要发生于生长猪和育肥猪。  相似文献   

11.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副嗜血杆菌病也叫猪多浆膜炎综合症,或称猪纤维蛋白性浆膜炎和关节炎、革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1流行特点 本病哺乳仔猪多发.当仔猪断奶或离窝运输时最易发生,因此,又称为运输病.本菌只感染猪,可从健康猪鼻分泌物、患肺炎猪的肺脏分离出此菌,但正常猪肺分离不出来.在猪体内该菌为次要病原,只有与其他细菌或病毒协同时才能引发本病.试验证明,此菌可能为纤维素性、化脓性支气管炎的原发因素.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健康仔猪与带菌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而感染.气候突变,舍内猪只密度过大、拥挤、长途运输、舍内卫生条件恶劣等均可诱发本病.本病一般为散发,也可呈地方流行.病死率达50%.  相似文献   

12.
猪的布鲁氏杆菌病(B.suis),是一种自1914年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一种特殊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当时Traum(1914)从印第安那州流产猪胎儿中分离出该菌,多年后,该病被认为是由流产布鲁氏杆菌引起的。布鲁氏杆菌病在全世界多数国家的野生和家养猪中都有发生。该病在美国南部广泛分布,主要是由亚种1引起,在欧洲(除了没有布鲁氏杆菌病的英国和斯堪地纳维亚),布鲁氏杆菌病有少量流行。在非洲,一些国家有该病的报道,但在非洲大陆上的猪的数量不多,而且实际状况也不清楚。亚洲,特别是东南亚,该病有较高的流行性,中国和新加坡主要由亚种3引起。  相似文献   

13.
人的结核病灶中经常分离出的非典型性抗酸菌,近年来在猪结核样病变中也有检出,我们对末吉屠宰场151090头猪的肉尸,检查下颚及肠系膜淋巴结,有结核病灶的病例作为检查材料。  相似文献   

14.
猪的布鲁氏杆菌病(B.suis),是一种自1914年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一种特殊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当时Traum(1914)从印第安那州流产猪胎儿中分离出该菌,多年后,该病被认为是由流产布鲁氏杆菌引起的.布鲁氏杆菌病在全世界多数国家的野生和家养猪中都有发生.该病在美国南部广泛分布,主要是由亚种1引起,在欧洲(除了没有布鲁氏杆菌病的英国和斯堪地纳维亚),布鲁氏杆菌病有少量流行.在非洲,一些国家有该病的报道,但在非洲大陆上的猪的数量不多,而且实际状况也不清楚.亚洲,特别是东南亚,该病有较高的流行性,中国和新加坡主要由亚种3引起.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1976~1980年3月,5年之间在岩手县对41例家畜、家禽以下痢为主征的疾病进行了病性鉴定,对其中23例(56%)判定为沙门氏菌病。分离菌株数达161株,由鸡分离出鸡沙门氏菌和婴儿沙门氏菌;而由猪则分离出德尔比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利文斯通沙门氏菌及B群菌。另外从牛分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及肠炎沙门氏菌,但前者占大半。从分得的沙门氏菌来看,由鸡及猪分离的菌株耐药性菌株的检出率低,其耐药型也为SM或TC单药耐药型。反之,由牛分离者全部菌株为耐药型,其耐药模型也多属多种药物耐药性,特别是AM-SA-TC三种药物耐药性菌检出的很多。  相似文献   

16.
雏鸡汤卜逊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6年Scott首次从人的食物中毒食品中分离到汤卜逊沙门氏菌(Salmonella thompson),1939—1940年又从猪的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出该菌。Edwards和Bruner(1943)从禽分离到汤卜逊沙门氏菌。值得注意的是,自1945年Gordon和Buxton多次从暴发的雏鸡病中分离到本菌之后,有关该菌的报道逐渐增多,开始引起人们重视汤卜逊沙门氏菌在人类食物中毒与鸡病流行中  相似文献   

17.
Anvonen等(1969)首先报导过肠炎耶尔森氏菌0∶9型(下称YEO∶9)与牛种布鲁氏菌有强烈的血清学交叉反应,后为许多学者所证实。相继又发现本菌与羊、猪、沙林鼠种布鲁氏菌亦有交叉反应。由于这种交叉反应会给耶尔森氏菌病,尤其是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带来困难,所以它是迄今为止引起布鲁氏菌血清学诊断混乱的主要原因。1980年以来,在河南、福建等省曾有从人和动物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18.
郭爱珍 《兽医导刊》2012,(11):41-43
一、牛结核病的防控概述1.结核病是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病原是分枝杆菌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其中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人型菌)引起,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牛型菌)引起。2.人感染牛结核的情况。(1)发达国家。美国牛奶巴氏消毒前(1908年),10%~30%的人结核病例是由牛分枝杆菌感染所  相似文献   

19.
<正> 猪弓形体病是由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977年年底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及北京市兽医实验诊断所合作,从北京某猪场的病仔猪体内分离出猪弓形体,其虫株定名为水TPM虫株。并作了有关方面的研究工作,使北京首次确诊猪弓形体病的存在。1978年后我所在诊断及治疗方面进一步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基本上建立起了较完善的防制办法,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简称B.b菌)是猪波氏杆菌病(又称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简称AR)的主要病原菌。AR国外研究较多。Joulert等(1960)在法国从猪肺炎中分离出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