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超轻型飞机森林防火航空点烧技术的研究颜元庭,关长海,李显贵(黑龙江省森保所,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能否大量开展计划烧除是衡量一个国家森林防火工作水平从初始的林火控制阶段过渡到林火管理阶段的重要标志。用轻型飞机进行大面积计划烧除时,地面不用人工控制也不跑...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森林计划烧除试验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松林计划烧除试验分析 (一)不同坡向及一天中最佳点烧时间对计划烧除的影响本研究从1988年6月开始,在西昌磨盘林区建立林火生态定位观测站,开展林内、林外气象对比观测;17种可燃物含水量动态测定;不同森林类型可燃物数量及热值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害可燃物积累动态的研究;并于同年12月26日至31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计划烧除小面积试验。试验研究区本底基础数据见表4和5。  相似文献   

3.
森林防火引燃弹及其发射器的研究张立坤,颜元庭,张俊玲(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哈尔滨水泥厂)能否广泛开展计划烧除,是衡量一个国家森林防火工作从初始的林火控制阶段过渡到林火管理阶段的重要标志。我国北方三省区每年点烧防火线任务量高达10多万km,这是一...  相似文献   

4.
森林火灾是森林灾害的一种,森林灾害又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组成部分。森林火灾预防、控制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方面,对我国林业生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及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和功效勿庸置疑。近年来,我国森林防火研究与实践在其广度、深度上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生物防火、计划烧除及遥感监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该学科注入了众多新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必将对提高我国林火管理水平、减少森林灾害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一新形势下,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的利用对森林的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讨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趋势及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和对策,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在评价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应用,提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应该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计划烧除的作用与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划烧除是管理森林可燃物、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防治病虫害、促进山林复壮更新的重要措施。文章回顾了计划烧除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阐述了计划烧除的应用及研究,总结出实施计划烧除的主要技术及操作程序,论述了国内目前计划烧除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尚勇子保护区内冷山河区域实施火烧干扰前后哺乳动物对栖息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计划烧除对哺乳动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计划烧除后野生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均有明显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样性指数逐渐恢复到未干扰月份;不同物种在烧除前后被监测到的痕迹数量变化趋势具极大的相似度。研究认为,计划充分和管理完善的火烧间伐在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计划烧除,又称"计划火烧",是森林防火工作中一项科学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计划烧除以低成本、可控制的手段对森林可燃物、森林病虫害进行积极干预,从而达到预防森林火灾发生,改善林分生长条件的目的。从森林土壤、森林植被、森林生物、森林碳贮量、森林地表径流五个方面阐述了计划烧除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提出计划烧除在改善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为计划烧除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依据美国大自然保护中心所属林地上计划烧除面积、次数及预备火烧面积等数据,研究计划烧除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表明,计划烧除的烧除面积、烧除次数及预备烧除面积均是东南方位的计划烧除最大,南部地区次之;计划烧除间隔为2-5年;1988-2008年十年间,计划烧除面积总体增加,2008-2018年十年间,计划烧除面积也在增加,但与1988-2008相比,增加面积较少;每年的计划烧除面积与计划烧除次数和为计划烧除所准备的面积大小有关,呈一定的正相关,即计划烧除次数越多,为计划烧除准备的面积越大,计划烧除面积就越大。建立起来的认识能为我国的计划烧除和林火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对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及有效保护自然资源至关重要,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丽江市拉市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从保护区管理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保护区生态系统及保护区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保护区生态系统监控体系、严格依法治理、开发生态旅游业、加强保护区建设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开展计划烧除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保护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保护区开展了计划烧除工作。开展计划烧除能有效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增加动物食源,缓解日益突出的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冲突,增加群落生物多样性,有效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计划烧除对中、大型野生动物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对土壤内的节肢动物影响较大,林下基径3cm以下的幼树大部分被烧死,频度较高的计划烧除对群落更新有一定的影响,产生的烟雾及灰尘对附近的空气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计划烧除与森林景观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计划烧除对森林景观影响的研究方法和计划烧除对景观结构成分包括本底/基质、斑块和廊道等及景观多样性的影响。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结合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跟踪网络,弄清计划烧除对森林景观的各种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以及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等;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计划烧除效率,如无人机技术、遥感技术等,运用激光雷达和红外扫描方法,对中大尺度火烧效果快速评估;同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聚焦热点,融合方法,开展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景观研究。研究结果能为林业经营和森林景观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主旋律,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石,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保护特定区域生态系统、丰富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平衡区域内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根据调查问卷分析、资料收集以及近几年保护区建设管理数据的统计,研究了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4.
林地火延烧与贴地层气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重视林火行为的研究,因为它标志着森林防火科学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现代化林火管理离不开林火行为的研究,计划烧除和林火预报更需要林火行为指标为其提供依据。近年来我国森林防火专家发表了许多林火行为的学术论文,开创了我国林火行为研究的新篇。我们在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连续开展这方面的野外测试。不但测试林火行为指标,同时还平行观测了样地的梯度气象状况。这里着重研究两种易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天然林的火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和天然林资源的特,点,提出天然林的火管理对策:①建立林火预测预报系统;②林火监测与通讯系统;③充分开展计划烧除;④营建生物防火林带;⑤增加阔叶树种比例.营造针阀混交林;③通过抚育措施提高林分抗久性  相似文献   

16.
谈谈计划烧除的几个问题高建邻计划烧除,又称之为计划用火。是林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它利用火对森林有利的一面,在事先确定的林区内,对植被施以有计划的焚烧,减少可燃物载量,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并给森林的发育带来一定益处。计划烧除分低强度和高强度两种...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秋,安庆市防火办选择在大龙山林场开展了计划烧除防火隔离带工作.通过2007~2008年防火期检验,在火源管理难度较大的山场周围采取计划烧除措施,对控制与减少林火的发生与蔓延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既减轻了森林火灾处置扑救工作的压力,又有效保护了重点林区的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8.
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系统相比,退化的生态系统物种的种类组成、群落或系统结构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降低,土壤和微环境恶化,生物间相互关系改变。美国生态恢复学会认为,生态恢复是帮助生态整体恢复,并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恢复生态学则是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一门科学。其内涵包括帮助恢复和管理原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过程。与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次生演替不同,生态恢复强调人类的主动作用,它包括人类的需求观、生态学方…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特性,生态系统产物和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的空前丧失促使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研究开展以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及其各阶段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介于水陆之间的生态系统,是一个过渡带,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对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本研究采用全面调查、样地设置等多种方法对物种进行了调查,运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指标体系对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较全面的评价,旨在今后对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管理措施及发展提供有效依据,在保护的同时进行更合理的开发利用,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