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旨在探究牦牛肾的组织学特征及增龄性变化。选取新生(1~7日龄)、成年(3~6岁)及老年(7~10岁)牦牛肾为研究对象,各5头份,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不同年龄牦牛肾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并测量肾单位的相关数据。组织学观察显示牦牛肾包含表面的被膜和内部的实质。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囊壁层富含胶原纤维,肾小体基膜呈PAS阳性;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其小管外围富含胶原纤维,上皮基膜呈PAS阳性。测量结果表明,单位视野(2.3×10~6μm~2)内肾小球数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肾小球内细胞数和肾小球细胞核大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的是,肾小球和肾小体的最大切面面积,成年达峰值,老年次之,新生最低。另外,随年龄增长,单位视野(2.3×10~4μm~2)内肾皮质与髓质肾小管上皮细胞数,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核的大小,远端小管上皮细胞核的大小分别与单位视野内肾小球个数、肾小球内细胞数和肾小球细胞核的大小、肾小球和肾小体的最大切面面积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牦牛肾的组织结构随年龄的增长出现差异性变化,推测这种变化可能与肾小球硬化、实质性细胞减少有关,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东北虎肾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一只 8月龄东北虎 (雌 )肾脏组织形态结构的观察 ,结果表明 ,其肾小体体积较小 ,数量较少 ,且呈集中分布 ;在肾小体周围的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细小而稀少 ,并有较多的大血管分布 ;且近曲小管内微绒毛和侧突较稀疏 ,肾小囊腔较窄 ;髓放线、髓质部内的肾集合管细小而稀少 ,肾集合管及髓袢呈较疏松分布。观察结果还表明 ,东北虎肾脏的组织形态学结构有着显著的生态适应特征。  相似文献   

3.
探索滑鼠蛇肾脏的组织结构与特征,为其人工养殖和野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通过常规大体解剖方法、组织石蜡制片技术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技术,对滑鼠蛇肾脏的组织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鼠蛇的肾脏由被膜与实质构成,被膜由内、外两层构成,实质包括大量的泌尿小管和少量的结缔组织。泌尿小管包括肾单位与集合小管,肾单位中的肾小体平均直径285.107μm,肾小囊内外层间距平均31.063μm;在肾小体周围的远端小管和近端小管分布紧密,近端小管的管壁厚平均16.275μm,远端小管的管壁厚平均15.245μm,集合小管的管壁厚平均26.937 6μm。滑鼠蛇的肾小体过滤功能较弱,肾小管浓缩尿液功能较强,排泄尿液量少,其肾组织形态学结构有明显的爬行类动物特征。  相似文献   

4.
蓝孔雀泌尿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孔雀主要泌尿器官有肾脏和输尿管。肾表面有极薄的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含量较少的小叶间和肾小管间结缔组织,内有淋巴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实质主要由大量肾小叶构成,每个肾小叶形似梨状,内有许多肾单位。肾小叶分皮质部分和髓质部分,可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皮质部分有中央静脉,中央静脉周围有肾小体。肾单位分皮质型肾单位(爬行动物型)和髓质型肾单位(哺乳动物型),输尿管管壁由黏膜层、肌层、外膜构成。  相似文献   

5.
杭丽  孙强 《养殖技术顾问》2013,(10):118-118
1肾小球性肾炎肾小球性肾炎是以肾小球炎症为主的肾炎。肾小球性肾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3种。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剖检变化常不明显,肾脏稍肿胀,被膜紧张,容易剥离,肾表面呈红色,切面皮质略显增厚,肾小球呈灰白色半透明小颗粒状隆起。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常表现为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其在皮质切面上及肾表面均能见到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的红色小点。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血管球毛细血管网贫血,毛细血管闭塞,仅见少数红细胞。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方法对1只人工繁殖的黄腹角雉进行解剖,观察其肾的解剖学特征;并取黄腹角雉的肾脏,制作石蜡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其肾脏表面有极薄的结缔组织包被,被膜的结缔组织深入实质,形成含量较少的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有淋巴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肾实质主要由大量肾小叶构成,每个肾小叶形似倒梨状,内有许多肾单位,分为皮质部肾单位和髓质部肾单位。但其皮质部和髓质部不如哺乳动物那样界线明显,肾单位数量与体重之比较哺乳动物高。  相似文献   

7.
蓝孔雀主要泌尿器官有肾脏和输尿管.肾表面有极薄的结缔纽织被膜,部分表面覆有浆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含量较少的小叶间和肾小管间结缔组织,内有淋巴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实质主要由大量肾小叶构成,每个肾小叶形似梨状,内有许多肾单位.肾小叶分皮质部分和髓质部分,可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皮质部分有中央静脉,中央静脉周围有肾小体.肾单位分皮质型肾单位(爬行动物型)和髓质型肾单位(哺乳动物型),输尿管管壁由黏膜层、肌层、外膜构成.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兔胎儿肾脏发育的组织学特征,采集四组比利时兔胎儿(平均体长1.9、2.75、4.7 cm和10.35 cm)肾脏,经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肾脏发育变化。结果显示:胎儿体长1.9 cm组肾脏呈果蝇卵型,在肾脏中央可见积聚的5个初级肾小体,远端小管位于其背后方,近端小管位于肾周边;胎儿体长2.75 cm组皮髓质已分化,皮质深层含第1代肾小体,皮质浅层含有分支的输尿管芽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肾小体;胎儿体长4.7 cm组皮质增厚,含第1~3代肾小体,浅层皮质类似2.75 cm组;胎儿体长10.35 cm组皮质进一步增厚,含1~7代肾小体,皮质浅层已无输尿管芽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肾小体,肾椎体和髓放线明显,肾乳头细长。这些结果表明,兔胎儿肾单位的发育是经输尿管芽的分支,从后肾中央起始向外推移,在皮质浅层大量形成肾单位,到临近出生时肾单位生成停止。  相似文献   

9.
<正>肾炎是指肾小球、肾小管、毛细血管网及其肾间质组织发炎的总称。按其病程可分为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属中兽医水肿范畴。是马、骡、驴的多发病。近年来,笔者采取中西药结合疗效良好,现将诊疗体会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本病多因某些传染病微生物毒素和中毒分解产物肾脏排泻时,强烈刺激肾小管,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导致其发炎。肾盂、膀胱、子宫、阴道、尿道等邻近器官炎症的转移蔓延亦可引发此病。营养不良,劳役过度,遭受暑、湿、风、  相似文献   

10.
肾炎病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肾小管以及间质组织发生的炎性病理变化的统称,可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以水肿、肾区敏感、尿中出现多种肾上皮细胞及各种管型为特征。各种动物均可发生,而多发生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马、牛有时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中国穿山甲肾脏的大体解剖和组织结构,掌握其生理功能,为其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大体解剖方法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技术对穿山甲肾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穿山甲肾脏呈浅棕红色,为表面光滑的多乳头肾,其平均纵径(44.00±0.34)mm,平均横径(26.00±0.87)mm,单肾平均重(20.00±0.33)g;肾被膜为双层的纤维膜,相对于豪猪中国穿山甲肾实质中肾小体数量少而且小,肾血管球较小而肾小囊腔相对较大,肾小管数量相对较多。中国穿山甲的肾属低等哺乳动物肾,其肾血管球过滤形成原尿的功能较低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2.
应用体视学方法 ,观测了双峰驼肾小体的光镜结构与电镜结构 ,求出相应参数 ,并与黄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双峰驼肾小体的体积与黄牛差异不显著 ,但肾血管球毛细血管线密度、体密度、平均长度和平均体积明显小于黄牛 ,而且双峰驼肾血管球毛细血管基膜也明显比黄牛的厚。表明双峰驼肾血管球毛细血管较稀疏 ,总长度较短 ,过滤膜的基膜层较厚。这些结构特征与双峰驼血管球低滤过率的机能特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小鼠生殖毒理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法研究二嗯英类环境激素多氯联苯(Aroelor 1254)对小鼠的生殖毒性,并用组织病理学方法研究毒性机理.内脏的组织病理学现察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接触多氯联苯的小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均出现有组织病理学变化.心脏主要表现心肌纤维颗粒变性,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肝脏主要表现肝细胞胞浆及胞核的病理变化,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扩张、充血.脾脏主要表现红髓轻度充血,轻度含铁血黄素沉着,巨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增多,出现炎性细胞;脾小体数量增加,脾小体周围淋巴细胞增生、部分细胞核染色质减少,甚至成空泡状.肺脏主要表现胞壁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充血、出血;动脉扩张充血;肺泡隔增厚.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上皮细胞颗粒变性,有的胞浆崩解使管腔狭窄,甚至堵塞:部分肾小球肿胀、充血,胞核染色质淡染,有的成空泡样:肾小囊狭窄;间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甚至出血:远曲小管胞浆溶解,残存一些散在的细胞核,个别细胞核染色质减少,甚至成为空泡状.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程度及表现的种类存在剂量.效应变化规律;并存在个体发育时期与效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家禽饲养中的科学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根据家禽的生理代谢特点合理选用药物 1.1家禽的肝脏、肾脏较发达,药物在体内代谢较快。但肾脏的肾小球体积小,毛细血管分支少,结构较简单,有效滤过压较低,滤过面积小,有些肾单位缺乏髓袢,对以原形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易在体内、血液中蓄积,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等药物,故不宜长期、高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了解宁都黄鸡泌尿系统的组织学特征,观察PAS阳性物质和肥大细胞在宁都黄鸡泌尿系统中的分布。通过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宁都黄鸡泌尿系统的显微结构;采用PAS反应法及甲苯胺蓝染色鉴定阳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宁都黄鸡泌尿系统由一对长条豆荚状的肾脏组成,每侧肾脏有一支输尿管,无膀胱和脂肪囊。肾实质由若干肾小叶构成,有皮质和髓质之分。肾小体体积较小,肾小球结构简单,数量众多。肾脏内有较多PA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肾小管间的结缔组织、肾小球基底膜以及连接小管上皮细胞的顶部。肥大细胞体积较大,呈紫红色,多为圆形和梭形,主要分布于肾小管间的结缔组织和肾小体内。结果表明,宁都黄鸡泌尿系统与常见家禽的泌尿系统显微结构相似,PAS反应法对鉴定宁都黄鸡肾小球基底膜的病理变化及研究预防尿结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肥大细胞对宁都黄鸡泌尿系统疾病的防御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动物临床上犬猫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见于幼龄与老龄动物。该病是一种以肾脏功能减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具有潜在性、破坏性及高病死率等特点。肾衰在临床上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肾前性肾衰包括肾急性缺血、肾小球灌流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由休克、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引起心输出量减少或相对不足所导致。  相似文献   

17.
鸡的几种常用药物中毒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鸡本身解剖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特性,决定了鸡药物中毒特征是发病急、发病数量大、死亡串高。应引起注意,积极防止。现将几种常用药物中毒的起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1.磺胺药中毒 鸡的肾小球结构比较简单,肾动脉的终末分支形成小动脉进入肾小囊内,只形成2-3条简单的毛细血管而没有多条的吻合支,因而有效滤过面积小,滤过率低,另一方面,鸡的含氮物质的最终代谢产物是尿酸而不是尿素,因而磺胺药、呋喃类药从肾脏排出时多与尿酸结合形成尿酸盐在结构简单的肾脏内沉积,使肾功能衰竭发生尿毒症;磺胺药无论是注射还是内服,鸡吸收率都较高,鸡尿呈酸性多在肾脏内发生结晶,损害肾脏。故用药量偏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即使不发生尿毒症死亡,也会产生较强的毒性反应,釆食量下降,薄软壳蛋增多,蛋壳质量普遍降低,雏鸡生长受阻。剖检可见皮下及内脏广泛出血,肝脏、肾脏质地变软肿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饮水中添加不同水平硼对固始鸡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将180羽1日龄固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试验Ⅰ、Ⅱ组饮水中分别含硼100,200mg/L,试验期6周。每周末每组随机选取固始鸡10羽,颈动、静脉放血致死,立即解剖取肾脏,Bouin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与摄影。结果表明,试验Ⅰ组1~2周肾小体血管球肿胀,肾小管管壁细胞肿胀、变性,集合小管和肾小管直部细胞颗粒变性;第3周起肾脏组织结构开始恢复,到第6周时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试验Ⅱ组1~2周固始鸡肾小体血管球的萎缩、坏死、崩解现象较为普遍,肾小囊腔变大,囊壁结构不完整;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细胞肿胀,细胞颗粒变性或水样变性;3~6周固始鸡肾脏的组织结构有恢复迹象;但第6周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仍比较明显。结论:饮水添加硼100mg/L,对1~2周固始鸡肾脏组织结构发育有一定的抑制或损伤作用,对3~6周固始鸡肾脏的组织结构发育有改善和促进作用;饮水添加硼200mg/L,则对整个试验期固始鸡肾脏的组织结构发育均有明显的抑制甚至毒性作用,进而影响机体排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感染组和对照组n=20,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一次性接种1×106个/L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液1mL,空白对照组接种1mL灭菌生理盐水。于试验结束后宰杀大鼠,立即剖检取小肠、脾、肺,Bouin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奥林巴斯显微摄影系统观察并显微摄影。结果显示,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小肠绒毛和肠腺受损严重,数量明显减少,结构模糊,绒毛上皮细胞和肠腺细胞明显肿胀、解体,细胞结构消失;肾脏肾小体数量减少,有的血管球明显萎缩甚至碎解,肾小囊腔明显增大,有的肾小囊壁层细胞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肺脏肺泡隔明显增厚,充血现象严重,肺泡隔内的细胞萎缩,胞核固缩,细胞结构模糊。试验结果表明,微小隐孢子虫对大鼠小肠、肾和肺等器官的组织结构具有明显损伤作用,进而影响大鼠的消化吸收、泌尿和呼吸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仔猪肾脏组织的主要病变和病毒主要分布的细胞类型,试验取人工感染PRRSV JXA1株的仔猪肾脏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其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毒GP5蛋白和N蛋白在肾脏组织内的分布。结果表明,感染仔猪的肾脏组织呈现广泛性充血和出血,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感染仔猪肾脏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RRSV GP5蛋白和N蛋白呈广泛性阳性着色,阳性细胞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等。说明PRRSV感染仔猪病毒粒子能够侵入肾脏组织,感染肾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