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农民工,在一家建筑公司从事室外施工。入夏以来,因连续高温,公司决定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时,当日工作时间缩短为5个小时;达到40℃以上时,停止当日施工。然而我和工友们在领取8月份工资时,发现工资少了几百元。对此公司的解释是,工作时间减少了,工资自然也只能按实际工作时间结算。请问:公司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2.
虽然早在2007年6月8日我国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第四条第(七)项就已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但在现实中,由于许多劳动者对高温津贴不甚了解,加之被用人单位"忽悠",往往被"偷工减料",甚至被拖延或拒绝发放的事例远非个别.  相似文献   

3.
(续第8期第4 0页)3.农民工有权获取高温津贴《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即高温津贴属于国家规定的劳动报酬范  相似文献   

4.
高温     
<正>夏天一旦开启了高温模式,小伙伴们就只想空调、wifi、西瓜,不想工作挣钱养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情绪低落,不想吃饭,不想出门,不想工作……难道这都是高温惹的祸?你没有猜错!就是高温惹的祸!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达到35℃称为高温天气。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35℃就达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的标准。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7℃就达到了灾害性天气的标准。当气温达到35℃时,人体皮肤开始排汗,心跳  相似文献   

5.
祝遥 《农家科技》2008,(2):46-46
<正>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一定期限的考察期。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国家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一般情况下,在试用期间,劳动者的工资较低。  相似文献   

6.
评析:目前,强迫劳动者加班现象普遍存在。对此,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安排劳动者加班,如安排加班,首先,要因生产任务紧急;其次,必须与工会协商,经工会同意;再次,必须与劳动者协商、在劳动者自愿情况下才可以安排加班。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业》2009,(6):54-54
评析:目前,强迫劳动者加班现象普遍存在。对此,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安排劳动者加班,如安排加班,首先,要因生产任务紧急;其次,必须与工会协商,经工会同意;再次,必须与劳动者协商、在劳动者自愿情况下才可以安排加班。  相似文献   

8.
法律在线     
侵犯公民劳动权和劳动保障权的表现有哪些?1)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例如,《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度。”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拖欠工资要加付赔偿金国务院公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若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或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条例》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条例》还对用人单位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做了相关规定,如,对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上夜班、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少于90天、未对未成年工定  相似文献   

10.
设施栽培油桃物候期内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5年1-5月观测的设施栽培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na Maxim)物候期和日光温室内外气温、地温等数据,系统研究了油桃在整个物候期内温室内外气温、地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油桃的物候期较露地栽培油桃提前50 d左右。油桃萌芽、开花期,温室内的平均气温可达到11.8~13.7℃,最低气温在5℃左右,此气温水平较好满足了油桃萌芽、开花的需要。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内,温室内平均气温为14.9~24.1℃,但最高气温有时达30℃以上,应注意及时通风降温,延长温室的通风降温时间。温室内外气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晴天温室内外日温差比阴天大,温室内的气温始终高于室外的气温。1月下旬至3月中旬,日光温室内5 cm土层的平均地温为13.5~17.2℃,地温不能满足油桃根系生长发育的需求。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外地温的日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温室外地温日变化与温室外气温日变化具有相关性;温室内地温日变化较平稳,最高地温较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存在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1.
张魁 《农技服务》2005,(2):74-74
<正>1、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制度;2、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3、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4、因生产特殊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延长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延长的工作时间总共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要保证不低于正常工作时间的1.5倍;  相似文献   

12.
唐高霞 《吉林农业》2002,(10):23-23
夏秋季节,由于异常高温的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会受到抑制,引起热害,应引起足够重视。常见的热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薄膜育秧“烧秧”由于薄膜内环境的密封性,据测定:当气温达到25℃以上时,薄膜内的温度可达40℃以上,极易引起高温烧秧。如果有条件可在地膜内设置温度计测定膜内温度,定时检查温度;如果没有条件设置温度计,可根据气象预报,当最高气温达到25℃以上时,应及时揭膜。防治措施:①早晨当气温升到12℃以上时,应先在秧田中灌水,后  相似文献   

13.
 针对滇中地区广泛使用的塑料温室类型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进行了全年的观测研究,其中以温度为测试重点,并对测试所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地区冬季夜晚普通单栋塑料大棚内最低温度低于5 ℃的天数超过2/3,1,2月份则达到94.9%;冬季单栋塑料大棚白天升温作用明显,处于封闭状态时室内气温可超过40 ℃,而夜间保温效果不明显,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室外气温;冬季太阳辐射强,有利于大棚蓄热升温。夏季室外最高气温基本低于30 ℃,因此大棚的最便捷的散热方式就是利用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进行通风散热。  相似文献   

14.
一、薄膜育秧“烧秧” 由于薄膜内环境的密封性,据测定:当气温达到25℃以上时,薄膜内的温度可达40℃以上,极易引起高温烧秧。如果有条件可在地膜内设置温度计测定膜内温度,定时检查温度;如果没有条件设置温度,可根据气象预报,当最高气温达到25℃以上时,应及  相似文献   

15.
揭帘、盖帘时间与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对每天揭帘时间分别为9:00和10:00、盖帘时间分别为15:00和16:00的两个日光温室内气温和室外气温进行了连续实时测量,研究了揭帘、盖帘时间对日光温室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揭帘、盖帘时间对温室气温的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着季节和天气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初冬和早春的晴天里,适当早揭帘晚盖帘,有益于延长光照时间,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在寒冷的季节,适当迟揭帘早盖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温室温度。在室外气温≤-9.0℃时,温室内气温将降低到5.0℃及其以下,对喜温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必要时要采取短期人工增温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温热害对苏香粳3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中熟中粳稻苏香粳3号在孕穗至灌浆成熟期分别进行高温热害处理,结果表明:连续高温降低了苏香粳3号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且高温处理时间越长,其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下降幅度越大;处理期内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7℃,孕穗至抽穗期的日最高气温高于40℃的时间达8 d,其最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达72.2%和16.2 g,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气象台14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过去24小时,南方地区的高温红色警戒与东北、山东等地的强降雨相辅相成,对我国继续施压,天气格局的愈加复杂并没有减缓高温的脚步,江苏省气象部门最新数据显示,该省7月份多地高温天数创50年最高纪录,尤其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7—2021年临沧市逐日、逐时的O3浓度和气象资料,研究了O3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O3浓度夏季最低,秋末开始增长,冬末出现跃增,春季达到最高。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8 h滑动峰值较小时浓度峰值推后4 h。O3浓度与风速、气温日较差、日照呈正相关关系,与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气压要素相关性不明显。当日最高气温在28℃以上、气温日较差超过14℃、日最小相对湿度低于20%、日照时数超过7 h、日平均风速超过1.5 m/s时,发生O3污染的可能性增大,需警惕O3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人工仿真气候室,模拟重庆自然条件下高温状态,设计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试验(33℃、35℃、37℃、40℃),研究水稻抽穗期高温对其光合作用、叶片叶绿素值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且随高温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增大;同时,极端高温也会导致干物质积累减少,结实率明显下降。根据试验显现,连续3d以上日最高气温35℃以上可作为水稻高温热害指标。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夏季林火与气象环境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1-2007年黑龙江省所辖林区的夏季林火火场资料以及相应地区的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黑龙江省夏季林火特征以及夏季林火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夏季林火集中期为7月25日-8月16日,且夏季林火日变化明显,主要发生在15:00-17:00时,多发生在大兴安岭和黑河林区(50°44′~53°24′N,121°34′~126°40′E),此地区是黑龙江省夏季林火防御的重点区域,其中雷击火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雨日里,出现林火的概率较低,75%以上林火当日无降水;日最小相对湿度<40%时易发生林火,40%的林火当日最小相对湿度<30%;日平均气温在15~25 ℃、日最高气温25~35 ℃是夏季林火发生的关键温度区间;在日照时数超过6 h易发生夏季林火.经过方差分析发现:降水量、最小相对湿度与林火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气温、地温、日照时数、风速均与林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