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9毫米,全身暗紫铜色,呈金属光泽。头部扁平,复眼肾形,触角锯齿状,11节。前胸背板横长方形,略宽于头部,与鞘翅等宽。前胸背板中央有一突起伸向后方,与中胸愈合。腹部腹面第1~2节愈合,分为5节,腹部背面6节,蓝色发亮。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桃红颈天牛雌雄成虫之间的差异,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昆虫数学形态学手段,系统研究了雌雄成虫各形态学指标。结果表明,雌雄个体间在足间距和触角长度方面差异显著,而体长、前胸背板长和前胸背板宽等参数差异不显著。因此,个体大小(体长)不能单独作为区分其雌雄的参数。在成对性状比较上,桃红颈天牛左右鞘翅宽度在3个数据集(雌性、雄性和雌雄)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成对性状在不同数据集中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在参数比值上,桃红颈天牛雌雄成虫在鞘翅长/宽、触角各节/触角总长、前足腿节/前足长、中足各节/中足长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桃红颈天牛雌雄成虫身体两侧多个被测参数存在波动不对称性。因此,利用昆虫数学形态学技术可以区分桃红颈天牛雌雄成虫间的差异,并发现多个性状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一、形态特征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成虫体长2.6~3.8毫米,体壁褐色,背部呈暗褐色斑纹。喙端部和腹面、触角沟两侧、头和前胸背板基部、眼四周、前中后三对足基节基部、腹部三四节腹面及腹部末端被覆黄色圆形鳞片。喙和前胸背板约等长,有些弯曲,近扁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约10毫米,白色,无足,头部褐色,体态呈新月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从卵到成虫发育历期及繁殖能力,比较叉角厉蝽各虫态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叉角厉蝽的扩繁及生防潜能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室内条件下,以云南元江采集并在室内扩繁6代以上的叉角厉蝽为研究对象,在培养皿中采用单头饲养的方法测定叉角厉蝽生长发育指标(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在饲养盒中雌雄虫配对共培养测定其成虫繁殖力特征。运用显微照相系统比较叉角厉蝽各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结果】叉角厉蝽从卵到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为29.00±1.41 d,卵历期为8.00±0.21 d,若虫期为19.76±0.12 d,1~5龄若虫平均发育历期为3.24~5.38 d,卵孵化率为92.91%,若虫存活率为80.21%,雌、雄成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35.40±1.96和37.40±2.65 d;叉角厉蝽雌成虫交配后,一生平均产卵次数为4.73±2.01次,最多9次,最少2次,平均产卵前期为7.87±2.75 d,产卵期持续14.33±5.13 d,雌成虫与雄成虫交配单次平均产卵量为59.46±15.77粒,未交配雌成虫单次平均产卵量为29.34±15.31粒且为无效卵,最终无法孵化。叉角厉蝽卵为矮杯形或圆筒形,具卵盖,边缘有10~12根刺状精孔突,有金属光泽;1~5龄若虫体色红黑相间,若虫触角4节。1龄若虫触角第2和第3节末端有明显白色环,喙暗红色,接近体长,无翅芽;2龄若虫头部前段扁平突出,触角节间环变为红色,喙黑色;3龄若虫触角第2和第3节末端红色环明显,喙长为体长的一半;4龄若虫喙长为体长的一半,胸部刻点明显,出现翅芽,并延伸至胸部末端;5龄若虫喙暗红色,短于体长一半,中足和后足胫节中部出现白斑,翅芽延伸至腹部第3节;成虫体色黄褐与黑褐混杂相间,密布刻点,触角5节,喙黄褐色,最后一节黑色,喙长短于体长的一半,前胸背板侧角呈剑叉状突出,雄虫腹部近三角形,雌虫腹部卵圆形。【结论】明确了叉角厉蝽的发育历期和繁殖能力,证实叉角厉蝽无孤雌生殖现象。农业生产中可以喙的颜色、长度及翅芽发育作为叉角厉蝽主要形态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部分生态区散居型亚洲飞蝗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分析亚洲飞蝗形态特征与生态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利用数值分类方法,测定与分析富蕴县、托克逊县、哈巴河县实验种群、和硕县、玛纳斯县、哈密市农十三师黄田农场庙尔沟地区,采集的散居型亚洲飞蝗标本的体长、前翅长度、前胸背板长度、前胸背板宽度、前胸背板高度、后足胫节长度、后足股节长度、头宽、头高、颜顶角等10个性状,将雌性与雄性成虫共有地理差异的性状进行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雌性成虫不同地理种群体长、前翅长度、后足股节长度、前胸背板长度、前胸背板宽度、前胸背板高度、后足胫节长度等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雄性成虫体长、前翅长度、前胸背板长度、前胸背板高度、颜顶角等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地理种群亚洲飞蝗的雌雄成虫之间分化程度不一致。亚洲飞蝗的雌性与雄性成虫体长、前翅长度、前胸背板长度、前胸背板高度等性状不同地理种群之间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各个性状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变异的现象。聚类分析结果中,6个地理种群分为两个类群,富蕴县、哈巴河县、和硕县地理种群聚为一个类群,玛纳斯县、哈密黄田庙尔沟、托克逊县聚为一类群。主成分结果中,暖温带荒漠气候托克逊县地理种群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硕县地理种群单独分布,而大陆性寒温带干旱气候富蕴县地理种群与大陆性北温带寒冷气候的哈巴河县实验种群分布在一起,属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的玛纳斯县地理种群与哈密市黄田庙尔沟地理种群分布在一起。【结论】分布于新疆富蕴县、托克逊县、哈巴河县实验种群、玛纳斯县、和硕县、哈密市农十三师庙尔沟生态区散居型亚洲飞蝗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变异现象,形态上的变异是否与生态环境因素有关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镜扫描技术等对档案窃蠹Falsogastrallus sauteri Pic的形态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该虫触角分9节,前胸背板呈钢盔形,鞘翅无纵凹线但有10行刻点,腹部腹面5节,卵椭圆形、有一乳突。此外,还与形态近似的药材甲Stegobium paniccum(Linnaeus)成虫作了主要鉴别特征比较。  相似文献   

7.
<正>一、盲蝽的形态特征及在茶园发生危害特点(一)形态特征1.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2.若虫。若虫5龄,特征与成虫相  相似文献   

8.
成虫长卵圆形,体长3.5~4.0毫米。头、胸红褐色,触角灰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上有2个淡黄色斑,斑前方缺刻较小,鞘翅端半部黄色。胸部腹面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体毛灰白色。幼虫体长6~9毫米,黄白色,前胸背板骨化色深,腹面末端有铲形骨化板。  相似文献   

9.
八五年七月的一天,作者从17路车老满城终点站乘车外出,当车行经八农园艺系果树标本地边时,突然有一只小虫飞于车内,当即为我捕获。经鉴定为天牛亚科Cerambycinae中的微型短翅天牛(Molorchus heptapotamicus Play),这种微型天牛与我国已报道过的冷杉小天牛(Molorchus minor)同属,由于过去我国及新疆未曾报道,现将其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成虫体下方,前胸背板,前翅和足褐色或栗色。全被刺状毛。体长5 mm左右。颊部甚短,具小齿,复眼桃形靠近上腭,颞部甚短,触角11节,第1节膨大,第三节稍长于第1节。前翅很短,仅及腹部长度的一半,但略长于前胸背板。  相似文献   

10.
<正>绿盲蝽形态特征一、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0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兵蚁的形态特征量度比较了北美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pes)与常见黑胸散白蚁(R.chinensis)、黄胸散白蚁(R.flaviceps)、栖北散白蚁(R.speratus)、圆唇散白蚁(R.labralis)、尖唇散白蚁(R.aculabialis)的整体观、头部侧面观、头部正面观和上颚4个外部形态。结果表明,兵蚁头部、上颚、前胸背板的颜色及形状、触角节数、腹部颜色等体部特征都十分相似。将6种散白蚁兵蚁的全虫体长、头长至颚基、头长连上颚、头宽、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宽、后足胫节长的量度进行比较,仅在全虫体长这一项量度上存在差异,其余部位的量度之间存在相互重叠的现象。由此表明北美散白蚁从兵蚁的形态特征与量度上很难与常见5种散白蚁进行准确区分,需通过兵蚁和有翅成虫的形态特征共同进行鉴定或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2.
方红  张治良  高传部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820-7821,7829
通过对多年积累的金龟子蛹的形态学研究,系统描述了鳃金龟蛹的基本形态特征,首次编制了我国已知13属30种鳃金龟蛹的分种检索表。鳃金龟蛹的主要分类依据为:唇基、上唇及触角形状,额区特征,前胸背板形状,腹部背板有无发音器,发音器的数量及形状,腹部背板中纵线的形态,气门颜色及形状,尾部形状,尾角的有无;雄蛹外生殖器的形状,阳基侧突和阳茎端的形状;雌蛹臀节腹面形态、生殖孔形状及位置等。  相似文献   

13.
榆小蠹虫,别名毛小蠹虫,属鞘翅目小蠹科。在乌鲁木齐地区1年发生2代,近几年在农12师西郊片区道路林的长枝榆上发生日趋加重。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7~4.5毫米,头部黑褐色,有刻点,额上生有黄褐色茸毛,触角锤状赤褐色。前胸黑褐色,前胸背板发达,背部散生梭形刻点并排列成行,背部生有稀疏的黄褐色短毛。鞘翅和3对足均为赤褐色并有光泽。腹部腹面从第2节起向背面端部收缩成斜削面,第2腹节中央有1个明显的瘤状突起。卵尖椭圆形,长径0.8毫米,短径0.5毫米左右,初产时白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识别及为害症状幼虫(图1)成熟时体长约5毫米,略呈"C"字形,头棕黄色,体乳白色,多横皱,3对胸足。幼虫在土中生长、越冬。蛹(图2)长约4毫米,乳白色,复眼棕红色,翅芽向两侧伸出,腹部末端有一对长而稍弯曲的巨刺,在土层中生存。成虫(图3)体长3~4毫米,宽1.5~2毫米,棕黄色,头颈短,触角第一节膨大,第二节短粗,前胸背板宽度大于长度,后翅浅褐色膜质。  相似文献   

15.
<正>桃树红颈天牛主要危害桃、李、梨、梅、樱桃等。幼虫在木质部蛀隧道,造成树木中空,皮层脱离,使树木衰弱,常引起死亡。一、桃树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28~37毫米,体黑色发亮,前胸背面大部分为光亮的棕红色或完全黑色。头黑色,腹面有许多横皱,头顶部两眼间有深凹。触角蓝紫色,基部两侧各有一  相似文献   

16.
油菜蓝色蚤跳甲(PsylliodespunctifronsBaly)属鞘翅目、叶甲科,学名油菜蚤跳甲,又称点额黑跳甲,俗名地虼蚤、蓝跳虱。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mm、宽1.5mm,长卵圆形,全体蓝黑色,具金属光泽。触角10节,黄褐色,基部色淡,端部色暗,头顶刻点显著,前胸背板密布细刻点。鞘翅有纵列刻点11  相似文献   

17.
<正>1形态特征绿盲蝽象成虫体长约5mm,呈绿色,前胸背板为深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基部为绿色,端部为灰色;卵长约1mm,黄绿色若虫体呈绿色,有黑色细毛,翅芽端部深绿色。  相似文献   

18.
<正>一、形态特征双斑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成虫体长3.6~4.8毫米,体宽1.8~2.5毫米。体长卵形,棕黄色。复眼较大,卵圆形,突出。触角11节,长度约为体长的2/3。头及前胸背板橙红色;上唇、触角(基部1~3节黄色)、足的胫、跗节黑褐色,中、后胸腹板黑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管纹艳虎天牛雌雄成虫外部形态特征、触角和跗节感器种类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管纹艳虎天牛雌虫腹部较雄虫腹部明显粗壮,可作为鉴别雌雄虫的主要形态依据;触角上着生有4类14种感器,即6种锥形感器、4种毛形感器、3种刺形感器和1种B?hm氏鬃毛,其中B?hm氏鬃毛和锥形感器VI仅分布于雄虫触角,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I型在雌雄虫触角上分布存在差异;雌雄成虫跗节上均着生有3类7种感器,即4种锥形感器、1种毛形感器和2种刺形感器,同种感器在类型、分布和数量上无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其各类感器的功能和感受机理、与外界的化学通讯机制等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苹果蠹蛾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苹果蠹蛾成虫触角上存在8种感器:毛形感器(Ⅰ型和Ⅱ型)、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耳形感器(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器、鳞形感器、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鳞形感器仅存在于触角背面,栓锥形感器分布于触角鞭节各亚节腹面远端,其他类型感器在触角腹面、背面均有分布。每种感器的形态和分布在两性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类型感器在苹果蠹蛾成虫触角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