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一例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兔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介绍了兔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症状、病变以及诊断要点,并结合药敏实验对症治疗,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省泰安等地的5起兔的腹泻疫情进行临床诊断,根据初步诊断结果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培养,可疑菌经多重PCR鉴定为A型魏氏梭菌.根据疫情报爆发时出现的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确定上述5起兔的腹泻疫情与兔魏氏梭菌感染密切相关,分离的魏氏梭菌的的血清型为A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剖检和革兰氏染色方法对病死兔进行诊断后,确诊为仔兔魏氏梭菌病。在采取对兔舍及周围设施消毒,将病兔隔离治疗,未感染兔群接种魏氏梭菌灭活苗以及改善养殖环境等防治措施后,发病兔场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遏制。  相似文献   

4.
兔魏氏梭菌是兔下痢的病因之一,对当前发展毛用兔业危害极大.我们用牛、猪等动物制备抗魏氏梭菌高免血清(A型),再配用一些抗菌素和收敛药,预防和治疗魏氏梭菌兔下痢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 A 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兔致死率很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㈠临床诊断2004 年4月上旬,在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场内,所养的獭兔中发现一种以急性下痢为特征的病症。根据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因调查、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兔 A 型魏氏梭菌病。㈡流行特点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土壤、蔬菜、饲料、污水、动物的乳汁、粪便和健康动物的肠管中。病兔和带菌兔及其排泄物,含有病原菌的土壤和水源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6.
魏氏梭菌(CI.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杆菌(CI.perfringens)。魏氏梭菌是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的一种致病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种常见菌。本文主要综述了兔魏氏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与检测技术、防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夏秀丽 《吉林农业》2010,(10):169-169
文章介绍了兔魏氏梭菌病的特点及临床症状,总结出兔魏氏梭菌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病,以家兔急性水泻为特征,发病兔致死率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最为常见,即使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兔场也有该病的发生。该病多发生于断乳以后的家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因此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其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病兔和带菌兔及其排泄物,以及含有本菌的土壤、饲料、蔬菜、污水、人畜肠道内以及粪便都常含有。当兔舍环境卫生条件差或消毒不彻底时.病原菌迅速大量繁殖,此时常因饲养管理不善和各种应激因素造成兔的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本病的暴发。2005年4月。我县近郊一养兔专业户饲养的兔突然发病、死亡.并伴有剧烈的腹泻等症状.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造成大量死亡,经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10.
獭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一种高度致病性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兔致死率很高,常给獭兔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1发病情况2009年11月下旬,抚顺县某养殖獭兔农户,饲养的120只獭兔突然发病,经询问畜主得知兔群未进行过任何疫苗的免疫接种。经笔者和同事的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用药3d后病情好转,又对症治疗5d全群治愈,从发病到治愈共死亡45只。  相似文献   

11.
魏氏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主要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2006年5月10日,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獭兔场的500多只獭兔部分发病,出现死亡,将死亡的5只獭兔送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兽医院剖检,初诊为魏氏梭菌病,后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A型魏氏梭菌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2.
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兔急性胃肠疾病.以泻出大量水样粪便,导致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徐燕 《农家致富》2012,(2):40-41
兔魏氏梭菌病又叫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的粪便,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一、流行特点本病的主要传播源是兔。病菌可随病兔的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家兔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急剧腹泻、脱水、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不同日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均易感,以1~3月龄幼兔发病率最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最为常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现将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魏氏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主要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家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多发生于断乳后至成年的家兔.该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排出灰褐色或黑色水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2007年10月至12月,我处接诊了40余例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确诊为魏氏梭菌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家兔魏氏梭菌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魏氏梭菌,病兔以急性腹泻为特征,故又称魏氏梭菌泻痢。1~3月龄幼兔最易发病,冬春季节更为严重。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喂饲适当,加强管理魏氏梭菌是一种条件性传染病,特别是单一、过多喂饲稻谷、小麦、甘薯等高淀粉低纤维饲料时更易发病。因此,要适当搭配青饲料、粗饲  相似文献   

18.
A型产气荚膜毒素培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魏氏梭菌病是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A型魏氏梭菌致病因子是菌体产生的外毒素,其中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A).如果要生产优质高效的A型魏氏梭菌疫苗,就必须培养出含大量活性的α毒素菌苗.试验采用A型魏氏梭菌菌种,按照不同比例、不同代次菌种接种及培养基中加入糊精、蛋白胨、硫乙醇酸盐物质等方法,对所产生的A型产气荚膜毒素量、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拓宽了A型产气荚膜毒素培养工艺,对临床A型魏氏梭菌菌苗的生产和检验提供了一定地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灭活菌苗在防制兔魏氏梭菌病中的应用试验鲁承,鞠玉琳,李太元(延边农学院)(龙井市制药厂)(延边农学院)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免的一种急性死亡的消化道传染病。病的特征是急性水样腹泻,有腥臭味,致死率极高。是家兔尤其是长毛兔、獭兔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20.
顾永江  潘成勇 《农技服务》2012,29(5):626+631
总结了魏氏梭菌病、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和兔瘟这几种典型兔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