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松粳16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以"通31/五优稻1号"为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松07-318。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2002。  相似文献   

2.
松粳1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松97—98为母本,东农V4为父本有性杂交,后代经系谱法进行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3.
优质香稻品种松粳香2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粳香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于2001年以五优A(香米)为母本,松98-131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食味清香,并具有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1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松粳16水稻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于2002年以通31为母本,五优稻1号为父本,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吉林省种植。  相似文献   

5.
龙粳3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2002年以空育131为母本,松99-1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优质、高产、抗病、耐冷的水稻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介绍了龙粳33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6.
松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所以松93-8为母本,通3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等特点.一般单产8 500 kg/hm2,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香稻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本文介绍了香型粳稻新品种龙稻204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龙稻20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以哈9230为母本、五优稻4号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稻新品种,在多年鉴定试验中表现出丰产性优良、品质好及耐冷性强等特性。2021-20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035.5 kg·hm-2,较同区域对照品种松粳22增产7.6%;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051.5 kg·hm-2,较同区域对照品种松粳22增产8.1%。2023年龙稻204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230006。该品种在适应区域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日数146 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松粳16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以"通31/五优稻1号"为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松07-318。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稻2012002。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属粳型常规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期短,早粳中熟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43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700℃。主茎叶数14片,株高约102 cm,穗长21.5 cm,每穗粒数约125粒,千粒重约为25 g。  相似文献   

9.
正松粳16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以"通31/五优稻1号"为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松07-318。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2002。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属粳型常规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期短,早粳中熟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43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700℃。主茎叶数14片,株高约102cm,穗长21.5cm,每穗粒数125粒左右,千粒重约25g。  相似文献   

10.
龙稻2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栽作栽培研究所以东农423为母本,松粳6号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择,F6株行稳定选育而成,代号哈11417。2015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黑审稻2015003,该品种主要种植区域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第二积温带上限。  相似文献   

11.
高粱籽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 个高粱杂交种脂肪含量的杂种优势及相关性,为优质高粱杂交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分析20 个高粱杂交种及亲本的品质性状,使用DPS对各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各品质性状间杂种优势的总趋势是:单宁>总淀粉>脂肪>蛋白质,蛋白质和脂肪的杂种优势以负向优势为主,总淀粉和单宁的杂种优势以正向为主;高粱籽粒中脂肪含量和单宁含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总淀粉和其他品质性状之间都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蛋白质含量与低亲、中亲和高亲值都呈不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低亲值呈不显著负相关、与中亲值和高亲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低亲值和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高亲值呈不显著正相关,单宁含量与低亲、中亲和高亲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高粱籽粒中单宁含量和总淀粉含量杂种优势较强,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优势较弱,单宁含量和脂肪含量正相关,总淀粉含量和其他品质性状负相关,脂肪含量遗传易受高亲影响,总淀粉含量易受低亲影响,单宁含量与双亲关系均很密切。  相似文献   

12.
邯棉646是以高产、优质品系邯4104为母本,高产、优质、抗虫品系邯郸109后代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棉铃虫、高产、优质、杂种优势强,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麦套种植。  相似文献   

13.
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和后代染色体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9个不同类型的葡萄品种为亲本,进行了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和后代染色体倍性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较差,难以获得杂种后代。其中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种子形成率、种子出苗率都高于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后代中共产生6株三倍体,以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13.2%,高于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在以三倍体为育种目标的杂交中,应以优质的四倍体品种做为母本来配置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棉“邯棉559”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基因累加和亲本性状互补原理,通过复合杂交创造出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种质邯4104,再利用高产、优质、抗虫的邯郸109进行抗虫Bt基因转育,经系统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早熟不早衰、抗棉铃虫的棉花新品种邯棉559。该品种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5.
邯豆9号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国审品种沧豆四号为母本、自育优良品系邯9119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的特点,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2011年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高油大豆新品种沧豆6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沧豆6号是以郑77249为母本、沧9403(科丰6×尖叶豆)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系谱法经多代选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特点是高油、高产、抗性好,适宜在黄淮中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冀3927是以转基因棉花品系279系为母本、抗病优质品系039系为父本,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和稳产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沧豆10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以96B59为母本、以96QT(群体)为父本,经自然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夏播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蛋白、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黄淮中部地区春播种植。2011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新单26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03年用自选系新328/04白做母本,自选系新7红做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单交种.经连续5年的各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田伯红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65-65,83
沧谷4号是以528为母本、冀谷14号为父本,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夏谷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抗病等特点。2009年12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并定名,可在冀鲁豫夏谷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